提到“一門九進士”,大家首先想到的估計是清朝康熙年間大學士陳廷敬,陳氏一族出了9位進士、6位翰林。隆皇帝親書"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的楹聯,陳列于山西的皇城相府,那裡也早已是國家5A級風景區。可是你知道嗎?如今咱們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也有這樣一處“一門九進士”的宅邸——那就是位于無棣古城裡的吳士芬故居。
2020年9月26日,适逢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金秋粉絲節,來自全省近百名壹粉大咖們來到無棣古城,探尋這座兼具南北建築園林之風的“豪宅”裡的秘密。
吳士芬(1796-1856),海豐(今無棣)縣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進士,曆任翰林院編修,江西南安府知府,廣西、河南按察使,直隸、貴州、陝西布政使,提督浙江學政、内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等職,後增光祿大夫。吳氏家族自清代順治至光緒,曆九朝240年間,出科貢仕官達百人之衆,其中進士9名,翰林學士3名——名副其實的“一門九進士”!
“儒風吳氏書萬卷,在朝為賢九進士”,吳式芬故居經世代相傳, 至今已有五百餘年曆史。如今這裡占地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餘平方米,院内古木參天,氣勢古樸典雅,有“十畝治園”之美譽。
我們壹粉在當地導遊的帶領下從一個小門信步走進去,本以為幾分鐘就能出來,沒想到竟然逛了半個多小時之久,而且在裡面被美景和古建築深深陶醉,大家一邊聽着導遊講解,一邊紛紛拍照錄像。筆者更是陶醉其中,“沉醉不知歸路”,仿若穿越回了明清時代,夢回齊魯燕趙大地的古宅,做了一回古雅文人。
這座故居的特色說起來就是它的與衆不同之處,它的禦賜匾額高雅華貴,名人詩文刻石如錦上添花,廳堂命名文風盎然,家藏充盈金石味十足。院内椿槐伴柳、青磚切路、花草點綴、樹影斑駁,廳堂間雕梁畫棟、回廊穿梭、朱門格扇、楹聯媲美,室内紅木幾案、名人字畫、陶瓷器皿、古香古色。
尤其是吳士芬的書齋“陶嘉書屋”和“雙虞壺齋”,書香墨馨,文化含量殊高。縱觀整個吳家大院,既有明清官宦莊園之恢弘氣勢,又有江南園林古建之藝術特色,是一處極具考古價值和建築藝術價值的古代文化遺存。
吳式芬紀念主展室設在吳式芬故居的儀仗廳,其東側北牆鑲嵌着三方刻石,中間一方是清代主盟詩壇的王士祯題給吳紹詩的,左右兩方刻石分别為劉墉和鄭燮所題。儀仗廳門匾"尚書第"是清大學士于敏中題寫,橫匾"進士人家"是文華殿大學士張廷玉所書。廊柱楹聯是吳式芬金石學盟友何紹基題贈的,廳内對聯是清甲骨文專家王懿榮篆書。館内陳列分櫥展、壁展兩部分。櫥展陳列有海豐吳氏家譜、吳式芬書稿、金石文手迹和吳式芬主要著述等。
在吳式芬故居的南牆上有一副對聯是:“新添十竹皆紫玉、恰對九峰如畫屏”。此石刻是清代曾任湖廣總督的吳榮光為贊頌“海豐吳式”撰寫一副楹聯。“紫玉”比喻吳式後人,“畫屏”泛指吳式先賢。十竹,指吳式十六世上的10名英才,均為清朝七至五品官員。“九峰”分别是吳氏十至十五世的一、二品官員。
提起這副對聯的來曆還有一段佳話。當年68歲的吳榮光解甲歸田路過吳宅,吳士芬熱情相邀,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請老前輩留下墨寶。老前輩沉思片刻說到:“你們海豐吳氏科甲如林,忠君愛民,清廉儉樸,誠信勤勉,是難得的棟梁之才呀,我早想好了一副對聯。”于是吳榮光揮筆寫下了這幅楹聯,千古傳頌。
關于吳士芬,還有一個“醫詩”的典故。
據說由于吳式芬學富五車,滿腹經綸,文學修養深厚,頗有詩名。有幾個學子,自恃有點學問,幾次登門,難為不了吳式芬,幾個人商量一番,就以求教之名,再次登門。落座之後,一學子言道:“先生詩醫之名,遠近聞名,指教我輩後生很是精點,醫治詩作,藥到病除,學生頗為受益,我輩學識淺陋,詩篇幼稚,先生醫來當然順手,請問先生,是否所有詩篇都有毛病,那些流傳于世的前輩詩作,是否也有可醫之病?”
吳式芬聞說,已知來意,但不點破,拈須一笑,說:“前輩巨制,豈是我能指摘的,但,任何詩作或格于景,或拘于情,或拘泥于韻律,真正白璧無瑕者,倒不多見。”
“能否試舉幾篇,請先生指教?”
“願聞其詳。”
“唐杜牧的詩《清明》,千年來一直傳唱,這詩有毛病嗎?”
吳式芬講道:“這首詩确為千古絕唱,但胖腫了些,第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下雨或淋瀝或紛紛,無須點明,紛紛兩字多餘。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斷魂’,是行人當然在路上,田地裡行走的是農夫,所以路上兩字多餘。第三句‘借問酒家何處有’,何處有三字,本是诘問句格式,何又添借問二字。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此句最為不通,指路者可能是牧童,也可能是農夫,也可能是村姑,何必如此寫實,以詞害意呢?”
“先生如何醫治呢?”
“吃瀉藥,将詩詞瘦身,去掉二字,諸位看可否:清明時節雨,行人欲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
又一學子愛開玩笑,說到:“先生,我這兒有四句諺語,不見于詩篇,隻說人生有四喜,可有毛病?”
“哪四喜?”
“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确是四喜,但有些偏瘦,需吃補藥。第一句‘久旱逢甘霖’何為久旱,三個月?三年?這須體現旱的程度。第二句‘他鄉遇故知’何為他鄉,十裡之外則為他鄉,也須體現他鄉的遠近。第三句‘洞房花燭夜’此為人間大倫,一個正常人,一般都會有洞房花燭之喜。金榜題名難了些,但學子學習所為何來,不就是為金榜題名嗎?要把這兩句化為不可能之事,則為大喜。”
“如何醫治?”
“吃補藥,每句補二字:十年久旱逢甘霖,萬裡他鄉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燭夜,老農金榜題名時。”
學子皆歎服。
吳氏家族的趣事多得說不完,大宅庭院裡的小院落一間接着一間,徜徉在明清古宅之間,聆聽着文化名人故典,真希望這條路永遠也走不完,總覺得打開哪扇木門就會穿越到從前。
戀戀不舍的走出吳家大院,還沉浸在這座官邸“豪宅”的恢弘氣勢裡,轉眼又被無棣古城的宏大所震撼了。隻見亭台樓閣,層層落落,信步其中,俨然遊走于一副明清畫卷之中,隻差古裝遊客穿插其中了。
據導遊介紹,整個無棣古城遵循“存古、複古、建古”三個原則,突出“古”、“水”、“綠”三個主題特點。城外有護城河、荷花灣等水系環繞相聯,景區内除了吳士芬故居外,還有荷花灣水利風景區、大覺寺、馮安邦将軍府、四城門、關帝廟等十八處景觀,是魯北和天津以南曆史文化風貌的典型代表,是千年曆史文化古城,素有“觀一城則窺魯北全貌”的美譽。
一城一故事,一人一傳奇。曆史需要沉澱,文化需要傳承。将曆史與傳統文化巧妙結合,将古建築根植在現代文明的大地上,讓人們記住這些故事,深悟當地的文化特色,打造獨特的文化品牌……這些,在無棣古城吳家大院裡都做到了。這是一個讓人來了還想再來的地方,是一個值得流連忘返的地方。
壹點号潭水流深
本文内容由壹點号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