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後,紙價又一次大幅上漲,一些龍頭造紙廠紛紛漲價。環保新政的實施,使得造紙行業不得不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
紙價上漲帶動整個圖書市場的圖書定價上漲,如何控制紙張印制成本,成為編輯熱議的話題。本期詞彙解析帶您了解印刷行業的一些術語。
令:紙張的計量單位。印刷用紙以500張全張紙為1令。
令重:1令全張紙的質量。一般以“kg”為單位。令重由定量乘以1令紙張的總面積來計算,公式為:令重(kg)=紙張的幅面(m2)×500×定量(g/m2)÷1000。
上式中由于定量的單位是“g/m2”,而令重的單位是“kg”,所以需要再除以1000。計算時需要注意紙張的單位。
印張:印刷用紙的計量單位。一全張紙有兩個印刷面即正、反面。出版業規定以一全張紙的一個印刷面為一印張,或者對開紙兩個印刷面為一印張,亦即一全張紙兩面印刷後就是兩個印張。印張也是圖書出版術語,亦說明印這本書需多少紙張。
印張的計算在書刊出版中具有重要意義。每測算一種書刊的印制成本時,印張是計算印刷費用、裝訂費用、紙張用量及其費用的基本單位。
計算每種具體書刊的印張數,一般是通過印張與頁面數的折合關系來進行的。在開本确定的前提下,1印張的書頁面數與開數相同,而頁數是開數的1/2。如對于32開本的書刊來說,1印張有32面,合16頁。因此,要計算書刊的印張數量,隻需用書刊的頁面數(下簡稱“面數”)除以開數,即:
紙張加放率:印刷時用來補償紙張損耗的餘量。因一般以理論用紙量的百分率表示,也稱加放數、伸放率。計算實際用紙量時,可将理論用紙量乘以“1 加放數”的系數。如加放數為4%,則該系數就是1.04(即1 4%=1.04)。
正文用紙令數:實際上的書心用紙總量。因為書刊的用紙量除了正文之外,還應包括與正文用同樣的紙一起印刷的前言、目錄、索引、附錄、後記等輔文在内。如果書名頁、題詞頁等也使用與正文相同的紙張并随正文一起印刷,按書刊用紙量計算的上述原則,也應計入正文用紙總量中。
計算一種書刊的正文用紙總量時,先要算出書刊正文的單冊印張數,然後乘以書刊的印數計算出總印張數。最後,由于用紙總量應以“令”表示,所以再把總印張數換算成令數。
結合前述的印張數計算方式,以“令”為單位的正文用紙總量公式為:
封面用紙令數:一種書刊的封面紙張用量。以令計。
計算時,第一步:須先根據書刊的開本大小和書脊寬度以及是否有勒口等來确定“封面紙開數”,即确定一全張封面用紙能印多少本書刊的封面。對于沒有勒口的平裝書刊來說,若書脊寬度小于或等于7毫米,并且印制封面用的紙張與正文用紙雖品種不同但大小規格相同,封面紙的開數就可以直接取書刊成品開數的1/2(如16開本的書刊需用8開的封面紙)。如果具體書刊缺少其中任何一個條件,就不能采用這種方法,而必須具體計算開數。
第二步:根據封面紙開數、書刊印數和加放數計算實際用紙令數。因為1冊書刊隻用1個封面,所以書刊印數為多少,就需要用同等數量的封面。又由于開數就是1張全張紙可以開切的份數,所以将書刊印數除以封面紙開數,就可得出需要用的全張紙數量,再将之除以500(因1令紙有500張),轉換成以“令”表示的理論用紙令數。最後再把加放數加上,就可算出封面實際用紙令數。公式為:
用紙噸數:印刷品所用紙張的噸數。市場上紙張的銷售及貿易,通常是按質量單位“噸”來計價。在按“噸”計價時,就需先将“用紙令數”轉換成用質量單位“噸”來表示的形式(一般稱“用紙噸數”)。轉換方法是将某種紙張的令重乘上用紙令數再除以1 000(将“千克”換算成“噸”)。即:
印張的折算系數:1頁的印張數,亦即開數倒數的2倍。以32開本為例,16頁(即32面)可折合1印張,所以1頁就等于1/16印張,折算系數為0.062 5(即2/32);于是,2頁為0.125印張(即0.0625×2=0.125),4頁為0.25印張(即0.0625×4=0.25),以此類推。以16開本為例,1印張隻有8頁書頁,所以1頁書頁等于1/8印張,折算系數便為0.125(即2/16);于是,2頁書頁為0.25印張(即0.125×2=0.25),4頁書頁為0.5印張(即0.125×4=0.5),以此類推。
書刊印刷材料
白紙闆:白色的比較高級的包裝紙闆。又名馬尼拉紙(manilla paper)。白紙闆用于印制兒童教育圖片和文具用品、化妝品、藥品的商标。定量為200g/m2~400 g/m2。特點是薄厚一緻、不起毛、不掉粉、有韌性、折疊後不易斷裂。
白紙闆分為雙面白紙闆和單面白紙闆。雙面白紙闆隻有用于高檔商品包裝時才采用,一般紙盒大多采用單面白紙闆,如制作香煙、化妝品、藥品、食品、文具等商品的外包裝盒。單面白紙闆表層為白色、光滑平整,底層呈灰白色,較粗糙。其吸水性強,質地柔軟,薄而挺括并耐折,适用于單面彩色印刷和制作包裝盒;書籍裝幀中多用于制作書套、軟質書封殼、活絡套硬襯、精裝圓背書殼的中徑紙等。
膠印書刊紙:不僅拉伸強度高,而且表面強度好,主要供高速膠版輪轉印刷機印刷普通圖書、期刊正文的紙張。膠印書刊紙的定量有52g/m2、60g/m2、70g/m2等多種。因主要供高速輪轉機使用,故成品形态一般為卷筒紙。現教科書用的基本上是膠印書刊紙。
膠印新聞紙:以膠印方式印刷報紙等的專用紙張。其特點是松軟多孔,印刷适應性強,不透明,有一定的機械強度,尤其是吸收性很好,能使油墨在很短時間内就滲透、固着(印刷品折疊時就不會粘髒)。但是,這種紙的白度較低,表面平滑度不同(印刷圖片時應使用較粗網目),日光曬後容易變黃發脆,難以長期保存。新聞紙多用于在高速輪轉機上印刷報紙、期刊及一般性圖書。它的定量為45g/m2~51g/m2,成品形态有平闆紙和卷筒紙兩種。
膠版印刷紙:專供膠印機印刷書刊的紙張。簡稱“膠版紙”,舊稱道林紙(woodfree paper)。膠版紙紙面潔白平滑、組織細緻均勻,具有較好的表面強度,耐水性好。膠版紙分為雙面膠版紙(雙膠紙)和單面膠版紙(單膠紙),主要用于普通書刊的封面和正文、一般畫冊的正文以及中檔商标、宣傳資料的印刷,是現印刷業中應用最多的紙種之一。膠版紙有較多規格,中國常見的膠版紙紙張克重為50g/m2、60g/m2、70g/m2、80g/m2、90g/m2、100g/m2、120g/m2、150g/m2、180g/m2。其中常用的平闆紙規格有787mm×1092mm、850mm×1168mm、
880mm×1230mm。常用的卷筒紙規格有寬度787mm、1092mm、850mm。
中小學教科書用紙:專門用于中小學教科書印刷用的紙張。國家标準GBT 18359-2001《中小學教科書用紙、印制質量标準和檢驗方法》規定了中小學教科書使用紙張的範圍和質量要求。其中規定彩色印刷的教科書内文可使用A等紙張印刷;單色印刷的教科書内文可使用B等或C等紙張印刷。封面應使用120g/ m2及以上的膠版印刷紙或銅版紙,彩色插頁應使用80g/m2及以上的膠版印刷紙或銅版紙。美術教科書彩色内文應使用銅版紙。
字典紙:一種高級的薄型書刊用紙。其紙薄而強韌耐折,紙面潔白細緻,質地緊密平滑,不透明性好,有一定的抗水性能。字典紙主要用于印刷字典、詞典、百科全書、科技資料、袖珍手冊以及其他工具書。字典紙對印刷工藝中的壓力和墨色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印刷時必須在工藝上特别重視。字典紙的定量有25g/m2、30g/m2、35g/m2和40g/m2等,成品形态主要為卷筒紙,也有平闆紙。
盲文印刷紙:用于盲文印刷的紙張。這種比普通紙張厚,為的是在紙張上紮出凸起的點字能夠讓盲人的手指觸摸而識别,一般采用120g厚牛皮紙。在印刷盲文時,首先用特制的打字機在雙層鐵皮上打壓出凹進的點子,制成盲文凹凸模具,然後将盲文印刷紙置于兩個模具鐵皮之間,經加熱加壓,在紙上壓制出排列不同的凸起圓點即制成盲文書頁。現在的盲文印刷可以使用絲網印刷或是發泡油墨印刷,對紙張沒有特殊要求。也就是說,普通紙張都可以用作盲文印刷紙。
印刷用紙幅面規格:紙張大小。一般是根據國際标準和國家标準分切好的平闆原紙的尺寸規範。國際标準将紙張幅面分成幾個不同的系列,如A系列和B系列。其中A0或B0稱為全開紙,根據分切的次數又有A1、A2、A3、A4、A5以及B1、B2、B3、B4、B5等幅面。以A系列為例,A0的尺寸為1189mm×841mm,A1的尺寸為841mm×594mm,A2的尺寸為594mm×420mm,A3的尺寸為420mm×297mm,A4的尺寸為297mm×210mm等等。印刷機和印刷品也根據這些标準采用相應的幅面。
中國的标準曾經一度與國際标準不同,将787mm×1092mm定為正度紙。為了适應多次裁切光邊後又能保證足夠的尺寸,造紙廠又生産幅面為889mm×1194mm或35inch×47inch 的全張紙,稱之為大度紙。在中國國家标準等同采用國際标準之後,787mm×1 092mm的紙張幅面就成為需要逐步淘汰的非标準規格。由于國内造紙設備、紙張及已有紙型等諸多原因,新舊标準尚需有個過渡階段。
對一本書的正文而言,開數與開本的含義相同,但以其封面和插頁用紙的開數來說,因其面積不同,則其含義不同。通常将單頁出版物的大小稱為開張,如報紙、挂圖等分為全張、對開、四開和八開等。
由于國際國内的紙張幅面有幾個不同系列,因此雖然它們都被分切成同一開數,但其規格的大小卻不一樣。盡管裝訂成書後,它們都統稱為多少開本,但書的尺寸卻不同。現裁切規格尺寸大度為大16開本210mm×297mm、大32開本148mm×210mm和大64開本105mm×148mm;正度開本為16開本188mm×265mm,32開本130mm×184mm、64開本92mm×126mm。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