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砂糖橘很容易落果,那麼我們就要重點進行保果。環割是一個經常用的方法,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而不同的環割方法對砂糖橘的坐果率也有所差異,這點大家有沒有進行仔細研究呢?
2016到2017年這兩年期間,為了研究環割隊砂糖橘坐果率的影響,廣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張社南老師以砂糖橘為實驗材料,在廣西桂林市廣西特色作物研究院的砂糖橘園,研究其落果規律及不同環割(剝)對坐果率的影響。
實驗條件:
在開花前選樹勢中庸和花量中等的 3 株樹作為試驗樹,在每株樹盤上鋪 40 目尼龍紗網,每天統計試驗樹落蕾、落花和落果數量,至生理落果結束放秋梢前停止,試驗樹不噴植物生長調節劑保花保果,田間肥水管理和修剪、病蟲防治等按常規進行。
實驗方法:
環割(剝)試驗,共設 5 個處理。
處理 1:第 1 次生理落果前主幹環割 1 圈,第 2 次生理落果前主幹環割 1 圈。
處理 2:在第 2 次生理落果前主幹環割 1 圈,以後每 15 天環割 1 次,共環割 3 次。
處理 3:在第 1 次生理落果前主幹環剝 1 圈,環剝寬度 0.2 毫米。
處理 4:在第 2 次生理落果前主幹環剝 1 圈,環剝寬度 0.2 毫米。
對照:不環割(剝)。
試驗設置3 次重複,随機排列。
實驗結果如下表:
實驗結果表明:
砂糖橘開花期在 4 月上旬,開花期間無落蕾、落花現象。
第 1 次生理落果出現在 4 月 21 日至 5 月 23 日,曆時 33 天。
第 2 次生理落果出現在 5 月 16 日至 7 月 10 日,曆時 56 天。
第 1 次 生理落果末期與第 2 次生理落果前期約有 6 天重疊。
第 1 次生理落果率在 60%以上,第 2 次生理落果率在 30%以 上,自然坐果率 5%左右。在 2 次生理落果即将開始前環割和環剝的坐果率與産量均極顯著高于對照。
從謝花開始到第 1 次生理落果為 12-15 天,所以第 1 次環割時間确定在謝花開始時至 15 天進行,如果在盛花期或謝花期環割,環割後 15 天割口愈合,落果才開始,沒有起到保果作用,生理落果後期再環割也沒有起到應有的保果作用。
第 2 次生理落果從謝花後 35-40 天時開始落果,第 2 次環割也要求在這個時間段進行。
張社南老師認為:砂糖橘宜采用環割保果,不宜采用環剝保果。
環割次數以 2 次為宜,在 2 次生理落果即将開始前各環割 1 次,即處理 1 效果最佳。
如果出現花量少或開花後長時間陰雨少日照的特殊天氣時,可在第 2 次環割 15 d 後再割 1 次,共環割 3 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