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抑郁症為什麼會讓人思維混亂

抑郁症為什麼會讓人思維混亂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5 05:53:44

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

思緒像誤入了黑漆漆的洞穴。

洞外的夥伴揮舞着手臂呼喊着告訴你:“太陽真好,外面真熱鬧啊,快出來一起玩兒吧!”

你一轉頭,目之所及是黑黝黝的洞壁。

沿着洞壁向外看去,洞口的光亮聚焦成一個點,顯得如此遙不可及、充滿未知。

這黑黝黝的洞壁,就像是心靈的牆壁,阻擋在你和外部世界之間。

不論其他人如何呼喊邀約,你依然将自己困在思維的洞穴裡。

你看着牆上晃動的影子,堅信那才是真實的。

抑郁症為什麼會讓人思維混亂(潛在抑郁症患者)1

pexels

日常生活中,從來不缺把“影子”當真實的烏龍想法。

比如,一次聚會後,大家誇你沉穩大方、安靜得體,你思考了下,覺得那隻是“老實、木讷”的好聽說法。

又比如,三個人的友誼,另外兩人總是單獨出遊,你開始心神不甯,自我反省,私下扒了一篇又一篇“不合群的人如何社交”的僞科普。

再比如,新來的同事嗓門很大,說話飛快,于是你心想“這大概是個很兇的人吧”,再也不敢和他有眼神接觸。

“為什麼别人不喜歡我?為什麼我不合群?為什麼誰都要欺負我?”

帶着這樣的想法,你逐漸陷入抑郁......

你看到的都是你主動選擇的

并不難發現,前文的三個短例都不是什麼大事。

但對于事件的消極解讀,卻給自己造成了很大影響。

這就像讓不同的人看同一張海的圖片:

有人聯想到飛翔的海鷗與椰子樹,感到自由、開闊、愉悅;

有人則聯想到遠去的白帆和海底的屍骸,覺得悲傷、壓抑、痛苦。

大家看到的畫面一樣,卻引發不同的心境。

對此,認知行為療法(CBT)之父亞倫貝克認為:

感受不由事物本身決定,而是由大腦對其的解釋決定。

認知(想法)影響感受,因此消極的思維模式會強化消極的情緒。

抑郁症為什麼會讓人思維混亂(潛在抑郁症患者)2

圖解:CBT療法認為,人們的想法、情緒、行為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産生一些難以察覺的“鑽牛角尖”的想法,比如:

進商店什麼也沒買,老闆一定看不起我。

朋友比較好看,大家一定都更喜歡她。

今天出門沒打扮,油光滿面肯定被嫌棄了。

仔細想來,這些想法和推論并沒有恰當的邏輯關系。

但我們習慣了消極的思維模式後,就會使其不由主地作用在我們的情緒和行為中。

亞倫貝克将這些非理性的、誇大的思維模式,稱為“認知扭曲”。

并認為,它們是造成焦慮、抑郁等情緒功能障礙的重要因素。

改變思維方式,是改善情緒的重要手段之一。

抑郁症為什麼會讓人思維混亂(潛在抑郁症患者)3

pexels

10種常見的扭曲認知

認知行為療法中有一套著名的ABC理論。

理論認為,事情的前因A(activating event)并不會直接引發後果C(consequence)。

你被事件激發起的認知、信念B(belief),才是連接二者的橋梁。

面對同一事件A,不同的信念B會激發起不同的後果C1、C2、C3......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大腦會“偷懶”采用一種“自動化思維”。

不自知地用慣有的思維方式去處理不同的事情。

有些信念B是錯誤、扭曲的,但由于我們無意識地不斷地重複它們,便一遍又一遍引發了不好的結果。

依據《伯恩斯焦慮自助療法》,我們歸納出以下10種最容易導緻焦慮、抑郁的思維模式——

1、非黑即白(All-or-Nothing Thinking)

兩極化思維,認為所有的事情非此即彼、非好即壞,沒有中間狀态。

傾向于用兩極化的方式考慮問題的人,常常将“總是”、“永遠”、“一定”等絕對化的詞語挂在嘴邊。

2、過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

因為個别的不好經曆,便假設之後的事情都會朝着不好的方向發展。

比如,發了一條朋友圈沒有人點贊,便會覺得自己人緣很差,不受人待見。

抑郁症為什麼會讓人思維混亂(潛在抑郁症患者)4

來源:電影《丈夫得了抑郁症》

3、心理過濾(Mental Filter)

隻關注身邊的負面信息,而忽視積極的事情。

比如,旅行中風景優美、食物美味,但總惦記着酒店前台糟糕的态度,認為當地人都很傲慢無禮。

4、優勢打折(Disqualifying the Positive)

總是貶低自身優勢,将功勞歸結于運氣或者偶然。

拍了一張漂亮的肖像照,朋友一直誇你長得漂亮有氣質,你卻打心眼裡覺得全是修圖師的功勞。

5、妄下結論(Jumping to Conclusions)

根據事情的結果推斷出自認為可能的原因,哪怕根本沒有信息來支持推論。

例如,在約會的餐館等對象吃飯,遲遲等不來,便感到有些怅然,覺得對方變心了、不再把自己當回事了。

殊不知,對方也許正堵在高架上。

抑郁症為什麼會讓人思維混亂(潛在抑郁症患者)5

來源:電影《丈夫得了抑郁症》

6、極端化想象

又叫災難化想象,誇大事情引發的後果。

好比工作中出了一點差錯,便腦補出領導訓斥自己,甚至将自己無情開除的大戲。

而實際上,對方最後隻說了一句“下次注意”。

7、情緒化推論(Emotional Reasoning)

錯誤地将事件引發的情緒當成最終的後果,依靠感覺來證實結論的真實性。

比如說,還有兩周要期末考試,3門功課沒有複習,你焦慮又心急,覺得“這次肯定完了,肯定會考砸”。

但其實,如果放下焦慮情緒,從那時就開始拆分目标,2周複習3門并不是一件難事。

8、應該句式(should statement)

是指,以“應該”做什麼來進行思考的方式。

例如,本來約好了牙醫看牙,他卻遲到了,你感到悶悶不樂,覺得對方輕視自己“明明付了錢,他就應該準時到”。

殊不知,對方也許剛哄完大哭的女兒,才匆匆趕來。

抑郁症為什麼會讓人思維混亂(潛在抑郁症患者)6

pexels

9、貼标簽(Labeling and Mislabeling)

優秀的導演拍一部爛片,也并不證明他水平就如此。

相反我們很容易對自己格外苛刻,下意識貼上負面的标簽。

就好比,本來隻是有些超重、控制不住飲食,情緒上來便覺得人生完全失控,自己是一個“扶不上牆的爛人”。

完全忽略了自己有耐心、堅強、善良等其他品質。

10、個人化(Personalization)

将所有的過錯歸結于自身,誇大個人的重要性與影響力。

比如,今天某位同事臉很臭,看起來氣鼓鼓的,你便開始自由聯想——

是不是和ta說話語氣太重了?是不是工作交接沒到位?

可也許人家隻是起晚了,還在起床氣呢。

抑郁症為什麼會讓人思維混亂(潛在抑郁症患者)7

pexels

建立積極的思維方式

我有一位朋友,大學時期跟風參加過不少社團,但都呆得不怎麼開心。

學生會裡,他覺得叫大一屆的學長學姐“xx部長”、“xx副部長”很奇怪,也不理解大家為什麼圍着他們送吃送喝,那麼殷勤。

參加某個演講社,第一堂課是“解放天性”。

新社員們被拉上台表演空中飛人和大猩猩,大家熱情高漲、手舞足蹈,他在一旁尴尬地想要隐形。

“那時候就認為,是我太不合群了,沒有辦法和一群人一起玩,肯定有什麼問題。”他告訴我。

直到後來參加了工作,機緣巧合下,認識了一些一樣喜歡心理學的朋友。

周末去茶社小聚,安靜但深入地聊天,讓他再次感到被團體接納的幸福。

“原來我也可以很合群的!” 他特别激動。

抑郁症為什麼會讓人思維混亂(潛在抑郁症患者)8

來源:電影《丈夫得了抑郁症》

有的時候,扭曲的認知就像對自己的“誤會”。

它遮蔽了我們許多的潛能,也偷偷奪走了很多人生體驗。

就像開頭的比喻,若是總盯着洞中黑漆漆的影子,便會下意識覺得它就是事實本身;

又比如我的朋友,隻是兩次社交受挫,便差點認定“我就是不适合社交的人”。

關于如何糾正“認知扭曲”,拓寬我們的人生體驗,《伯恩斯焦慮自助療法》中提到一種“角色扮演”法。

伯恩斯認為,“容易抑郁的人大多善良”,這句話并不全對,他們可能對别人很善良,但對自己很殘忍。

我們總是用最鋒利的詞語劃傷自己,卻用最溫柔的語句安慰朋友。

因此,可以試着用“聲音外化”的方式,讓别人來扮演自己消極的一面,從而幫助自己喚起自我同情。

你需要邀請一位足夠信任的朋友或親人,告訴ta你的消極情緒,并請ta扮演你腦内的消極想法。

而你的任務就是通過對話,不遺餘力地駁倒ta。

抑郁症為什麼會讓人思維混亂(潛在抑郁症患者)9

來源:pexels

就像這樣:

消極想法(同伴扮演):下周當衆演講,你絕對會大腦一片空白,你從小就不擅長這個,這次又會被看扁了。

積極想法(自己扮演):我确實沒有高超的演講技能,但也不至于糟糕,之前的經驗表明,隻要活動前認真準備,達到平均水平還是沒有問題的。

消極想法(同伴扮演):可是你一緊張就容易結巴,中學的時候就因為上台結巴被嘲笑了。

積極想法(自己扮演):後來我發現,隻要上場前閉眼深呼吸,就能穩住自己,自那以後再沒結巴過,況且當時嘲笑我的男孩兒也被丢出去罰站了啊!

把你的消極想法,想象成帶有攻擊性的敵人。

你需要戰勝它,然後在心裡抱抱那個被“攻擊”的自己。

在與消極想法辯駁的過程中,積極的、充滿力量的那個的自我也會愈發明晰。

當然,不是所有的消極想法都是有害的,有些消極是具有保護性、提醒作用的。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那些持續困擾我們、扭曲變形、與事實不符的想法。

識别、辯駁、行動,然後慢慢成為更好的自己。

作者:編譯作者:清筠

圖源:Pexels

首發:壹點靈心理(yidianling0)

專注心理成長,溫暖而有力地愛着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