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文化媒體融合?【保護曆史遺存,堅定文化自信⑤】,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黃河文化媒體融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保護曆史遺存,堅定文化自信⑤】
編者按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黃河沿線的傳統工藝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财富。日前印發的《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規劃》對深入挖掘黃河文化時代價值、推進黃河文化遺産系統保護、創新黃河文化傳承利用等方面作出部署安排。如何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黃河流域曆經歲月淘洗而流傳至今的文化瑰寶、文藝“絕活”?我們邀請四位黃河文化“守藝人”講述他們的守護故事,并請專家建言如何推進黃河非遺系統保護,讓黃河文化惠民利民。
夏日裡,黃河甯夏段河道兩岸綠意盎然。新華社發
【一線講述】
一縷茶香氤氲一座城
講述人:甯夏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甯夏八寶茶配置技藝傳承人劉曉虹
當南方的茶葉、桂圓和北方的枸杞、紅棗相遇,會産生怎樣的味覺體驗?在甯夏吳忠市剛剛舉辦的第二屆早茶文化節上,八寶茶和衆多美食一道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朋友。
曆史上,吳忠曾是商賈雲集的水旱碼頭,各地特産在這裡交易,又沿古絲綢之路去往西域或中原。往來客商用天南海北的幹果煮上一碗茶,緩解疲憊、結交新友。八寶茶就這樣流傳至今。
據祖上講,我們劉氏這一支祖籍滇南,世代以制運茶為業,後離開茶馬古道,舉家遷入黃河古渡。清鹹豐年間,太爺爺偶然得到一個茶方,從此形成了劉氏八寶茶配制技藝。打小,我就跟着長輩學習抓茶、制茶。那時候,隻有家裡來客人才會泡上一碗。後來,八寶茶不再是待客的專屬,和牛肉面、數十種小菜面點自由搭配,成為當地人的飲食“新寵”。吳忠早茶還融合了廣式早茶元素,将休閑飲食與社交生活融合,親朋好友品着茶聊天閑談、溝通感情。就這樣,早茶文化逐漸興盛,并成為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6年,我家面館開業,一進門就設置了茶品體驗區,顧客吃面時總會順便點一碗八寶茶。剛開始,一天能賣三百多元;半年後,營業額就翻了十多倍。越來越多顧客慕名而來,八寶茶的風頭漸漸蓋過了面。第二年,我注冊成立公司,定名“劉三朵”八寶茶。我在傳統八寶茶基礎上,打破“老八樣”,增加藥食同源、開拓用料種類、改進制茶工藝,研發出适合不同人群的養生八寶茶品,茶底也從過去的春尖茶拓展到烏龍茶、白茶、黑茶、普洱茶、竹葉青等不同種類,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茶香裡怎能少了文化體驗?2019年,甯夏首家八寶茶文化館亮相,遊客不僅可以了解八寶茶的曆史文化、觀看茶藝表演,還可以在茶藝師指導下制作一碗茶。從茶具到包裝,處處體現着甯夏非遺文化元素。去年,“劉三朵”八寶茶被列為第六批甯夏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茶香四溢,帶動當地農産品銷售,也帶火了旅遊業。去年,吳忠市被中國烹饪協會授予“早茶文化地标城市”稱号,“美食 旅遊”讓黃河岸邊的這座城市更“火”了。如今,吳忠早茶餐飲門店已經發展到570家,年銷售收入10億元,帶動就業1萬餘人。
從一碗待客茶變成一張城市金名片,我打心底覺得自豪。
裴武傑在制作澄泥硯。苗俊攝/光明圖片
一方硯台研墨銜古今
講述人:山西運城市新绛縣澄泥硯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裴武傑
澄泥硯,與端硯、歙硯、洮硯并稱為中國四大名硯,是其中唯一以材質命名的硯種。這一特殊材質來自黃河的饋贈——沉澱千百年的“古”泥。小時候,我和父親常扛着鐵鍬去河邊挖土,尋找真正适合做澄泥硯的原料。
與石硯受限于石材的形狀不同,黃河泥賦予了澄泥硯更強的可塑性。揉泥、制坯、精雕細刻,手藝人天馬行空的藝術構思在一方硯台上得以盡情展現。而在燒制過程中,窯變奇幻,開窯就像“開盲盒”,不受人為控制的成色紋路成為每一方澄泥硯獨一無二的“黃河胎記”。
近些年,常有人跟我說,裴氏澄泥硯的品質越來越貼近古籍中描述的“觀若碧玉,撫若童肌”。起初,我以為隻是制作工藝改進的緣故。後來,漫步河邊,看着從前雜草叢生的河岸變成綠意盎然的汾河生态公園,我恍然大悟:久久為功的黃河治理早已從源頭上淨化了制作澄泥硯所需的原料。以往取上來的泥中總是摻着些雜質,以緻燒制出的成品顔色偏深,有細微的顆粒感。而現在泥質更細膩,制成的澄泥硯溫潤如玉,顔色也更鮮亮。
輕撫硯台,黃河新顔恍在眼前。我常常思考,如何加入更多現代美學元素,讓制硯古技藝更好地融入新時代。擡頭眺望間,遠方山水給了我答案。黃河九曲十八彎中宛若天然太極圖的乾坤灣、巍然屹立的太行山、綿延起伏的呂梁山,早已為我繪就“圖紙”。我捕捉靈感,設計制作了《表裡山河》文房套裝,由硯台、鎮紙和筆山組成,用澄泥獨特的花紋,為壯麗山河譜寫贊歌。墨汁在“河道”裡蜿蜒流淌,猶如母親河的潺潺流水;層巒疊嶂則用澄泥特有的質感和花紋呈現,彰顯黃土高原的蒼茫力量。傳統技藝同現代審美相融,讓更多人感受到黃河文化的魅力。
雖說澄泥硯早已名揚四海,可許多人卻隻識硯台,不知其背後深遠的文化内涵。為此,我常錄制一些關于澄泥硯曆史文化、制作工藝等方面的科普視頻發布于網絡平台,也會開設直播分享每方硯台背後的故事。每當看到點贊數“ 1”、粉絲量“ 1”,就覺得這份堅守和努力,值了。
甯夏銀川市月牙湖鄉濱河家園四村非遺麻編手工坊的展示廳内展示的麻編作品。新華社發
一曲箜篌飛入百姓家
講述人: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箜篌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音樂學院箜篌專業教師魯璐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雲頹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箜篌是中國傳統彈撥樂器,興盛于漢唐,卻在清代失傳,人們一度隻能通過壁畫和浮雕探尋箜篌背後的音樂記憶。出生在黃河邊的我,家就在河南新鄉這個古代箜篌的重要發源區域。如何喚醒這件沉睡千百年的古老樂器?我想從曆史中尋到答案。
絲綢之路是箜篌傳播的重要通道。我走出校園的第一件事,就是帶領箜篌團隊飛敦煌、穿沙漠,全身心撲在箜篌文化挖掘、保護、傳承事業上。2015年,我們開啟了“絲路箜篌尋根之旅”,與古箜篌出土地新疆且末縣政府合作,在當地建立公益教學基地。通過對絲綢之路沿線洞窟、古墓與古寺拉網式的探尋與考察,我們完成了《世界箜篌五千年文物圖鑒》的編著。我還邀請國内外知名作曲家參與中國箜篌樂曲創作,書寫《箜篌樂曲創作指南》,累計編創箜篌樂曲100餘首,大大充實了中國箜篌音樂曲目庫。
令我自豪的是,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的群衆遊行中,我懷抱着由我創新設計、老家新鄉經開區制造的“九天鳳凰”箜篌,登上了中華文化彩車,向世界展示箜篌所代表的黃河文化。
近年來,在新鄉市相關政府部門支持下,我的團隊探索出了一條“文化 藝術 教育 産業”的多元發展路徑,2018年啟動了“箜篌曆史基礎資源整理與保護工程”。目前,已整理出有關箜篌的詩歌600餘首、曆史記載5000餘條、世界各地箜篌曆史影像1500餘幅,其中沿黃九省區的圖像遺存近200幅。
依托于此,新鄉市經開區還建立了世界第一家箜篌博物館,創建久鼎箜篌文化藝術創業産業園,目前申請了30多個箜篌專利。曆經論證、線描、設計等十餘道程序進行實物複原活化後,200多件複原仿制的箜篌樂器走出凝固的曆史,走進火熱的生活。
2019年開始,我着力推動箜篌藝術進校園,在9所中小學投放100餘件箜篌樂器,打造了9間箜篌教室,至今已公益培養了1000餘名少兒箜篌傳承人,他們從小就感受到了黃河文化跨越時空的魅力與風采。
今年6月,新鄉市公布了第六批非遺代表性項目,箜篌藝術入選其中。我期待着這一古老而璀璨的藝術煥發勃勃生機。
陝西大荔縣羌白鎮阿壽村村民在展示非遺保護項目——面花。新華社發
一件草編緻富助振興
講述人: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産黃河口草編火燠技藝第4代傳承人張奎善
我的祖輩都是做草編的,記憶裡父親幾乎每次下地幹活回來都會尋摸柳條編個筐子啥的。看着一條條細長柔軟的柳條在父親手裡變成各種活靈活現的物件,我很着迷,就跟着父親學習草編技藝。
黃河口草編技藝曆史悠久,制作時,需要将黃河口的稭稈、白蘆、蒲草等天然植物放在蠟燭火焰上烘烤,熱脹時反複用力使其彎曲或變形。小到花草魚蟲,大到巨型背景,草編作品綠色環保、不易變形,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火燠技藝對手藝人的要求很高,父親一開始教我,就提醒我既要準确把握火候和力度,又要做到心、眼、手協調一緻。得到父親真傳後,12歲時,我制作的草編火燠作品《雄鷹展翅》就獲得了山東省幼兒教具一等獎。
有段時間,不少人覺得草編工藝品經濟價值不高,沒有發展前途,于是選擇外出打工。“手藝人怎麼能丢了手藝。”父親的叮囑在耳畔萦繞,那時我每天工作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稭稈、柳條進行創作,40多年來從未間斷過。
我創作的第一個火燠大型作品是以北京故宮九龍壁為原型的《九龍壁》。每條飛龍均有5000~6000個鱗片,以高粱苗、玉米皮等為原料,曆經構思、紮胚、剪、削、煮、烤、染、串、粘等百餘道工序。光龍的眼睛我就試了上百種,更别提染色的困難:稭稈外面有一層油,光滑卻極難上色。在創作的十多年時間裡,失敗了上百次,但我始終沒有放棄。
2016年4月,《九龍壁》參展中國十三屆民間文藝山花獎,赢得評審專家高度贊賞。《花開富貴》《丹鳳朝陽》《朔風擊浪》等作品也多次獲獎并得到喜愛。
2010年,我成立了墾利東方草編傳統藝術有限公司,在研發新産品的同時積極參與公益創業培訓活動,手把手傳承草編工藝,帶動農民增收緻富。前兩年,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墾利街道在我的老家邵家村建設了以“黃河口草編”為主題的火燠技藝展館、草編非遺廣場,并邀請我參與其中,傳承黃河文化有了更廣闊的舞台。今年,邵家村又多方協調籌措資金,推動草編産業向規模化産業化方向發展。
看到政府這麼重視,我的心裡樂開了花。作為非遺傳承人、“守藝人”,希望通過這門手藝帶領更多人緻富,扮靓百姓美好生活。
【專家點評】
連接傳統與現代,講好“黃河文化故事”
作者:李海林(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後、西南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對于中華兒女來說,奔騰而來的黃河不僅是一條地理意義上的河,更是一條文化精神長河。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黃河流域的文化藝術,對延續曆史文脈、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正如所強調的:“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産的系統保護,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曆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黃河沿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是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關心關懷和堅強領導下,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績。做好黃河沿線的非遺保護傳承工作,講好“黃河故事”,關鍵是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找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
加快建立完善黃河文化遺産台賬,做到“心中有數”。《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完善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體系,大力保護黃河流域戲曲、武術、民俗、傳統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産。當前,應深入開展文化遺産調查,摸清黃河流域現有文化遺産總量及分布情況,在厘清黃河文化開發、利用、保護狀況的基礎上,形成并定期更新黃河文化遺産保護目錄,明确不同文化遺産的保護等級。利用先進科技手段建設黃河文化遺産檔案館、黃河文化數字博物館、黃河非物質文化遺産數據庫,作為公共文化資源項目對公衆免費開放。黃河沿線分布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生态脆弱區,應建立東中西部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作機制,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促進各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号和中華民族形象。繼續實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促進傳統傳承方式和現代教育體系相結合,不斷壯大黃河非遺的傳承隊伍。
夯實沿黃地區非遺研究力量,做到“胸中有道”。當前,應加快整合黃河文化相關研究力量,建設跨學科、交叉型、多元化創新研究平台,系統研究梳理黃河文化發展脈絡,充分彰顯黃河文化的多源性、多樣性。比如,可在一些高等院校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學科體系建設和專業建設,在職業學校開設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相關專業和課程,支持代表性傳承人參與教學科研,把非物質文化遺産内容貫穿國民教育始終,構建非物質文化遺産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特色課程,綜合展示黃河流域在傳統工藝、傳統音樂等領域的文化成就,推動其融入現實生活。可利用文化館(站)、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産相關培訓、展覽、講座、學術交流等活動,廣泛開展社會實踐和研學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産館、黃河非遺傳承體驗中心,集傳承、體驗、教育、培訓等功能于一體,不斷增強人們對非遺的參與感、獲得感、認同感,讓黃河非遺服務當代、造福人民。
把豐沛的文化資源轉化為豐厚的經濟社會發展優勢,做到“手裡有勁”。黃河流域曆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星羅棋布、各具特色的文化遺産,為區域文化發展提供了優越條件,也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文化支撐。特别是黃河沿線的非遺資源,散發着濃濃煙火氣,塑造着沿黃百姓的精氣神。黃河文化遺産保護,各類主體應積極發揮作用。比如,政府部門要充分引導,為文化遺産保護和開發利用提供政策支持;鼓勵社會力量和公民積極參與黃河文化遺産保護,拓寬文化遺産保護的資金來源,增強人才支撐。在具體工作中,要充分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對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和助推作用,比如,對非物質文化遺産及其得以孕育、發展的文化和自然生态環境進行整體保護,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再如,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産助推百姓緻富、服務基層治理、點亮美好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将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與美麗鄉村建設、農耕文化保護等相結合,守住文化根脈。發揮文化創意設計力量,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旅産品和服務,讓黃河文化點亮百姓幸福生活。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發揮上中下遊在自然景觀、生态風光、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等方面的獨特優勢,把文化旅遊産業打造成支柱産業,充分發揮黃河文化在推動沿黃地區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生态保護、社會進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既讓百姓“錢袋子”鼓起來,也讓百姓的日子潤起來。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張勝、王建宏、張文攀、楊珏、王勝昔、趙秋麗、李志臣、王斯敏光明日報通訊員王婕、劉軍旗、魏強、王娜
《光明日報》( 2022年07月06日07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