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像頭模組利用透鏡成像的原理,來實現圖像的成像;通過感光芯片及相關電路來記錄和傳輸圖像信号的。
二. 攝像頭基本結構
攝像頭結構組成:
三. 鏡頭(Lens)
理論上,鏡頭可以隻由一個鏡片組成,但由于光學原因,單個鏡片的成像不可避免的存在色差、球差、彗差、像散等等一些列像差問題,尤其在邊緣部分,成像很差。多個鏡片的組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校正像差。
其次,如果鏡頭變焦需要多個鏡片改變間距來實現 。而且變焦後,像差會發生變化,因而變焦鏡頭普遍需要更多鏡片才能完成變焦和不同焦距的像差校正。
再次,很多鏡頭的對焦也是通過鏡片位置改變實現的。
一般手機攝像頭是通過電機控制鏡頭整體前後移動來改變焦距。
親拆某手機鏡頭從裡到外:1薄平面 1凹凸不規則曲面 1規則曲面 1規則曲面,共4片。
标準鏡頭:以适用于35毫米單鏡頭反光照相機的交換鏡頭為例(36*24mm感光元件),标準鏡頭通常是指焦距在40至55毫米之間的攝影鏡頭,它是所有鏡頭中最基本的一種攝影鏡頭。
廣角鏡頭:焦距短于标準鏡頭、視角大于标準鏡頭。 廣角鏡頭的基本特點是:鏡頭視角大,視野寬闊。具有将距離感誇張化,對焦範圍廣等拍攝特點。使用廣角時可将眼前的物體放得更大,将遠處的物體縮得更小,四周的圖像容易失真也是它的一大特點。廣泛用于大場面風攝影作品的拍攝,能增加攝影畫面的空間縱深感。
長焦鏡頭:“大炮筒”,焦距長,看得遠。長焦距鏡頭通常分為三級,135mm以下稱中焦距,中焦距鏡頭經常用來拍攝人像。135-500mm稱長焦距。500mm以上的稱為超長焦距适用于拍攝遠處的景物。如球場上的特寫以及野生動物的拍攝,因無法靠近被攝物,超長焦距鏡頭就大有用武之地。
四.紅外濾波片(IR)接下來說一下這個IR濾波片的作用,首先為什麼要有這個東西,沒有他行不行,答案肯定是不行的,你可以想一想,做手機的往死了扣成本,不會無緣無故加東西的,那麼這個有什麼作用呢?主要作用就是濾除紅外光,如下圖可以看出人類的可識别的光是400~700,而感光元器件(sensor)他的可識别範圍更廣泛,那麼我們最後成像是需要給人來觀看的,所以我們想到隻保留人類可識别的波長的光。這樣找到了一種材料去截斷超過700的光。從下面色卡中的圖像可以清晰看到有或者沒有這個IR濾波片所拍攝的照片是不一樣的,不加濾波片,多餘波長的光會很影響後續的ISP的調試工作。
根據不同的濾光方式分為兩類IR CUT Filter,兩種各有各的優缺點如下圖,相對來說藍玻璃的效果更好一下,但是成本大概是前者的10倍。
另外注意一點:
這裡都有不同的塗抹材料,IR朝向Lens,AR朝向Sensor:
五.圖像傳感器(sensor)
傳感器:即感光元件CCD或CMOS。
CCD就像傳統相機的底片一樣的感光系統,是感應光線的電路裝置,你可以将它想象成一顆顆微小的感應粒子,鋪滿在光學鏡頭後方,當光線與圖像從鏡頭透過、投射到CCD表面産生電流,将感應到的内容轉換成數碼資料儲存起來。CCD像素數目越多、單一像素尺寸越大,收集到的圖像就會越清晰。
CMOS則是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組件,它和CCD一樣負責将光線轉變成電荷。隻是工藝不同。目前手機攝像頭幾乎全部使用CMOS傳感器。
CCD的優勢在于成像質量好,但是制造工藝複雜,成本高昂,且耗電高,應用于攝影攝像方面。在相同分辨率下,CMOS價格比CCD便宜,但圖像質量相比CCD來說要低一些。CMOS影像傳感器相對CCD具有耗電低的優勢,加上随着工藝技術的進步,CMOS的畫質水平也不斷地在提高,所以目前市面上的手機攝像頭都采用CMOS傳感器。
圖像傳感器原理:(以CCD傳感器為例)
電荷耦合器件(CCD)原理簡單。我們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個沒有蓋子的記憶芯片。撞擊記憶單元的光子在這些單元中産生電子(光電效應),因此光子的數目與電子的數目互成比例(光的明暗)。然而光子的波長(顔色)并沒有被轉換為電子。換言之,CCD 裸芯片實際上沒有把色彩信息轉換為任何形式的電信号。拍攝出來的照片是黑白的!(那為啥能得到彩色數據?)
解決方案:
理想方案:使用三棱鏡分離出紅綠藍三基色,分别通過3片CCD獲取這3種顔色的各自明暗程度,而後對應相加混合即可。---昂貴複雜。
加入有這樣一張圖片:
通過三棱鏡後得到的3個sensor的值為:
絕大多數相機的方案:拜爾濾光片(馬賽克濾波片) 單CCD 算法插值(ISP運算)。 拜爾濾光片使每個像素隻能産生紅、綠或藍三色當中一種顔色的值。但是在輸出時,由相機處理單元執行空間色彩插值法,使每個像素均包含三基色的成分。
拜爾濾光片:
由于人對紅色光不敏感,對綠色光敏感,所以拜爾濾光片的色彩比為:紅:綠:藍 = 1:2:1所以為了得到真實色彩值,紅和藍的算法一樣,和綠不一樣。
六. 電機馬達
有人會感覺到奇怪,為什麼攝像頭上怎麼還有馬達呢?這個主要是由于人懶。像以前的人們拍照,拍照片的話,拍照的人需要不停的移動位置,找到一個合适的位置,找到圖像的最清晰的點進行拍照,而人懶就使用電機馬達代替人類不停的移動找到最清晰圖片的位置。
目前的攝像頭馬達大概分普通音圈馬達(VCM),中置式馬達,閉環馬達,光學防抖馬達等。 AF對焦方式和原理(FV), 重力的影響,OTP.
我把他剖析出來,您就可以清晰的看到一個關鍵點,這個馬達長得有點怪,如果高中學過電磁感應的話,就會明白,線圈通電會産生磁場,流經磁場的電流大小可以推動如圖中的鏡頭進行向前或者向後的移動。這就形成一個簡易的馬達,這種結構叫做VCM(Voice Coil Actuator/ Voice Coil Moto),這個過程将電能轉換成了機械能。
普遍手機用的都是這種VCM的電機控制鏡頭移動,而這種馬達又随着技術的進步分為了open,close loop,中置馬達。關于open和close loop的不同:
簡單來說,由于馬達控制鏡頭的移動,由于這是一個運動的過程,所以有各種不确定性(例如彈簧彈力,鏡頭重量等等),假如ISP讓鏡頭移動到10mm處,但是鏡頭隻移動到了8mm處或者11mm處,但是ISP不清楚呀,這樣就會造成問題,呈現在用戶手中的照片是有點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從open 馬達發展成為了close loop,如下圖,提供了一個Hall Sensor,加了一個反饋機制,這樣做有如下好處:
說移動到哪裡就移動到哪裡,更加精确
對于ISP來說依賴更少了,所以對焦更快
同時電機更加穩定,從而更省電,功耗更小。
同時這樣的成本就高了起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