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可以信嗎?季顯偉繪畫作品本文的話題嚴不嚴肅取決于你信不信星座我個人是無可無不可我觀察過很多人信星座主要是因為還沒找到對象,得多保留一個和女孩子聊天的話題,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星座可以信嗎?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季顯偉繪畫作品
本文的話題嚴不嚴肅取決于你信不信星座。我個人是無可無不可。我觀察過很多人信星座主要是因為還沒找到對象,得多保留一個和女孩子聊天的話題。
信星座有不同的信法,就好比看别人走鋼絲,有的人的信是站在安全的位置上,口裡說“我相信他不會掉下去”。而有的人的信是真敢讓走鋼絲的人背着他走,說“我相信你不會讓我掉下去”。一般信星座的人都是前一種旁觀者的“信”。在社交場合裡一上來就說“星座全是胡說八道”,那至少是不幽默,把好好的聊天氣氛給搞糟了。
我記得我念大學的時候,寝室的一個同學喜歡研究星座,問我的生日,我說我是九月十五的。從那以後我知道自己是處女座的,吹毛求疵,追求完美……以後的幾年裡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因為我是處女座的。事情做好了因為我是處女座的追求完美、事情沒做好是因為我是處女座的太追求完美……後來工作後,我的一個同事也喜歡研究星座,問我什麼時候的生日,我說是九月十五的,他問我是陰曆還是陽曆,我說陰曆。推算到陽曆呢就是十月初的,他說我是天秤座的,比較看重事物的平衡,面對選擇比較糾結。從那以後的幾年裡無論生活中遇到什麼事情我都能感覺到天秤座對于我來說真的是太準了。後來我發現處女座和天秤座和我都很搭。這個有一點預言的自我實現的意思了。也就是說一旦你認準了一個觀點或說法,你的語言和行為就會潛移默化地向你認準的那一部分靠攏。
一般什麼樣的人會信星座呢?
大部分都是在生活中遇到了各種問題的人比較容易信星座。他們在談論星座的背後都是在談各自的現實問題,這就像在聊天過程中,一個人在引用小說、電影的情節,我們沒有必要強調小說和電影是不是虛構的。星座對他們來說是一種解決問題的工具,就像科學是另一種解決問題的工具是一樣的。而人生本來就是一部分可知和一部分不可知的混合體。
人們為什麼會信星座呢?
首先,人腦面對這個複雜的世界有一種簡單化的傾向。了解一個人很難,通過星座貼個标簽就簡單多了,這有助于我們迅速地做出決策,比如看星座搭不搭去判斷倆人合不合适。
另外,有研究發現,人的認知系統是基于模版式的,某些固定的模版就很容易被人接受。比如處女座就是吹毛求疵的,巨蟹座就是顧家的,人一旦相信了這些模版,就會自我強化,所以你覺得星座越來越準。
星座最早的起源是什麼時候呢?
很難确切地說出人類是從何時開始有星座概念的,這類天文知識遠在有曆史記載以前就被人們所領會。古代的人從地球上看太陽一年裡在天球上的自西向東的運動路徑(也就是黃道區域),所經過的就是這十二個星座。太陽系的各大行星的繞日軌道也常常是在黃道十二星座的平面裡出現,以古人的觀察和對世界的感知,十二星座和其他天體構成的位置關系,和地面上的大事件是有直接聯系的。這裡說的古人不隻是我們的古人,這是人類古代文明的共同感受。
就我個人查詢到的資料來看,星座理論有幾個小問題:
首先,星座理論是兩千年前古希臘人以3月21日的春分點為開始,把整個天體360度劃成12份,叫12星宮,你出生的時候,太陽在白羊星宮,你就是白羊星座,太陽在雙魚星宮,你就是雙魚座。
但這個算法有兩個問題,第一是,星宮是以春分點為起點計算的,但地球是自轉的,像陀螺一樣的,不是穩定的,它會搖擺,所以會導緻每年的春分點并不固定。按照地球的自轉計算,有些年份春分點已經退到了雙魚宮。這會造成什麼結果呢?就是現在的白羊宮裡面其實不是白羊座,你出生的時候太陽并不在白羊座。你用星座算了半天,卻不知道,其實你根本不是白羊座,而是雙魚座。第二個問題是,星座其實是一種占星術,但按照這個行業的說法,一個人出生的時間是有争議的,有的占星師認為是從人成為受精卵開始算,有的則認為從剪臍帶開始算。不同的算法,你就屬于不同的星座。
其次, 古人能看得見的行星就7個,所以古代人占星算命都會依照這7個展開。但随着時代的發展,1781年發現天王星,1846年發現海王星,後來又發現冥王星。根據占星術認為,凡是太陽系裡面能看得見的行星,都對人有影響,那每發現一個新行星,都得把它放進星座系統裡面。而到現在,小行星有20多萬顆,怎麼放得進去?事實上,很多關于占星術的研究,70%是1975年以後做的,主要的目的是娛樂大衆。
另外,信星座的人都特别相信它能預測婚姻與愛情。據說天蠍座和雙魚座特别配,水瓶座和巨蟹座就犯沖。但在2007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有一個研究,把英格蘭和威爾士2000多萬個結婚夫婦進行統計,結果發現沒有任何兩個星座是絕對相配的,也沒有兩個星座是絕對不配,基本上哪個座和哪個座在一起,結婚率和離婚率都差不多。科學家也做過調查,同一個城市裡,出生時間相差5分鐘的人,性格和命運根本沒有相似的地方。
那為什麼有人覺得星座很準?其實很簡單,就是巴納姆效應,人們常常會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和自己非常相符,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每個人的思維都有選擇性,會優先選擇和自己相符的信息,或者選擇一些自己能夠接受的信息,然後就覺得他很準,這是一個求同傾向,也是造成大部分人認為心理測試結果準确的原因。
星座史上有個著名的實驗,法國有個心理學家,在報紙刊登了一則廣告,說現在有占星大師免費算命,隻要你把你的星座圖寄過來,就把算命結果發給你。結果有80%的人說,實在太準了。但是其實他寄給每個人的隻是一個著名殺人犯的心理解析而已。
人的語言是有邊界的,但人的思想是沒有邊界的,一旦給思想貼上了語言的标簽,思想就飛不動了。
再見朋友們,我愛你們!
季顯偉
2022-9-5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