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接診過一位患者,78歲,曾在家裡多次暈倒,他自己和家人都覺得是腦血管問題引起的,但是最後經過檢查後,發現并不是這樣的原因,而是跟心跳有關,他的心跳太慢了。他和家人都很不解,因為他們聽說心跳越慢越長壽,想了一下覺得确實是這樣,人活一輩子它要跳幾十億次,跳得越快壽命就容易縮短,乍一想,似乎很有道理,但真的是心跳越慢,壽命越長嗎?長壽的人的心跳有什麼特點?接下來就和大家講一講。
心跳與壽命之間的确有關聯,我們來看看研究得出的結果:
我國台灣和醫藥大學的研究人員對于200萬份的樣本進行了研究,最後得出:心跳快确實容易縮短壽命。而且頻率不同,對于壽命的影響也有所不同:
可能有的人會說了,壽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的确是這樣,不過這項研究結果是在排除了抽煙、糖尿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後得出的。
(圖片來源生命時報)
一般來說,哺乳動物一生中心跳的總數是差不多的,跳得越快,壽命越容易縮短,個頭大的動物,比如海豚、獅子等,它們的壽命就比倉鼠、土撥鼠等要長得多。
那麼,跳得過快,對健康有什麼不利影響?
要看是哪裡跳得太快,因為心室和心房不是同時跳的,若是前者跳太快,容易引起心悸等不适,嚴重時會增加猝死風險,若是後者跳太快,可能會引起胸悶心慌,增加腦梗風險。
由此可見,心跳慢有利于長壽,是可信的,但是越慢越好嗎,沒有限度?
并不是,開頭這位患者的經曆其實就是一個例子,并不是越慢越好,如果慢到不正常了,對健康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如果慢到每分鐘60次以下,就需要注意了,若是低于45次,需警惕,很容易引起血液循環異常,讓人出現頭暈、氣短等不适,甚至暈倒,若是本身就患有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沒有重視心跳異常,沒及時發現,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可能會威脅到生命安全。
心跳每分鐘在60-100之間都是正常的情況,如果非要說保持在多少更好,結合上述研究結果,在這個範圍内,低一點或許更有益健康,60多次可能要比90多次更好一點。
一般情況下,生理性、藥物與疾病這幾個因素對心跳頻率的影響比較大,對于生理性因素,如年齡、飲食、職業等,比如專業運動員的心跳就比常人要慢一點,這種窦性心動過緩一般是不用特殊治療的。
除此之外,也有的人會出現心跳不規律的情況,一會慢一會快,這種也要注意。不管是太快太慢還是交替出現,經常發生的話,都建議大家及時檢查一下,排除一些疾病。
以下2招,幫你的心跳減減速:
第1招:少吃讓心跳提速的食物
①糖、鹽等調味料
②含有咖啡因
③辛辣食物
這些食物容易引起神經興奮,過量吃不利于心髒健康,對血管也不利。
第2招:合理減重
澳大利亞的一項研究發現,對于減肥的肥胖房顫、心跳過快的患者來說,減重後,症狀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由此可見,減重是有利于給心髒減減速的。當然了,也不是越輕越好,将其控制在合理範圍内即可,BMI也不宜低于18.5。
綜上所述,在正常範圍内,心跳慢一點的人,壽命可能更容易延長,以上2招,有利于降低心率,不妨照着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