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掃除心垢

掃除心垢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18:37:59

新疆方言中保留了很多古漢語詞彙

如“設慮、垢痂、惡水、言傳、放翻

晚夕、靸、啬、嗍、灒、镘、槾....”

這樣的古漢語詞彙

如今還鮮活存在于新疆人的口語中

今天我們來說說“垢圿”這個詞

垢圿,新疆方言讀為【gòu jia】,就是指

“粘附依附之物”、或者指“污垢”

焉耆方言說“垢圿”,一般意義上是泛指

人的身體上長有垢圿,衣服上也存有垢圿

鍋邊上是洗不幹淨的垢圿

桌子上是成年累月積下的垢圿

掃除心垢(垢圿而不是垢痂)1

“垢圿”在新疆方言中是一種無所不在的東西

但是“垢圿”不一定是髒的

也有可能是指器物上的“包漿”

人身上的垢圿不洗會發癢發臭

人血管裡的垢圿不除會要命

人心裡頭的垢圿不去心眼會越來越窄

人腦子裡的垢圿太多三觀就不正

但是老家居、老物件上的老垢圿

是不能随便擦洗掉的,全憑老垢圿

這些東西才有年代感和流傳的價值

垢圿在這裡就是時間的印記

是歲月滋養的文化

掃除心垢(垢圿而不是垢痂)2

焉耆陝西巷子

新疆方言中還有“垢圿賣成肉價錢”的俗語

這話出自陝西關中方言中的“垢圿成肉”

原義是指“污垢之物貼在肉上,也當肉論”

比喻“無賴、訛人”之類的行為

如:“爛菜葉子當好菜賣,垢圿成肉咧。”

“借人的東西不給還,時間長咧

倒成了他的東西了,垢圿成肉咧”

掃除心垢(垢圿而不是垢痂)3

“垢圿”一詞中

“垢”,《說文》解釋為“濁也”

後來逐漸有了“污穢,髒東西”之意

如:污垢、泥垢、牙垢、垢膩

垢穢、垢敝(又髒又破)等

“圿”,《廣韻》、《集韻》、《韻會》

《正韻》等都解釋為“積垢也”

大體上說,“垢”、“圿”、“垢圿”

這三個詞說的就是一個意思

掃除心垢(垢圿而不是垢痂)4

“垢圿”一詞是流傳久遠的古漢語詞彙

它的的來曆和《山海經》有關

據《山海經·西山經》記載:

“ 華山之首,曰錢來之山

其上多松,其下多洗石”

晉代郭璞注“洗石”雲:

“澡洗可以石磢體去垢圿。”

(磢,音chuǎng,用碎瓦、石塊等沖刷)

掃除心垢(垢圿而不是垢痂)5

一直到現在,“垢圿”一詞

在江西南昌、九江贛語區

新疆、甘肅、陝西關中、河南大部分地區

和江淮官話區都是人們常說的高頻詞

垢圿的引申義也非常有意思

從某種意義上來

垢圿是一種可再生資源,所以引申為

“可再生的東西”,有“去掉後又回來之意”

如俗語常說“錢是人身上的垢圿”

意思是錢既然是流通的

它就如人身上的垢圿,洗了生,生了洗

錢過多了,錢就不屬于自己了

錢如空氣如水

而人隻長着兩個鼻孔一張嘴

所以沒錢而猴急的人,大可以安貧樂道

因為錢就是垢圿,沒有也别太在意

掃除心垢(垢圿而不是垢痂)6

在西南官話中

四川成都有“圿圿”之說,意思是

“皮膚上的污垢”,也泛指一般污垢,如:

“ 洗了半天衣服,圿圿還原封原樣在上頭”

“汗出得多,圿圿就多”

雲南昭通有“膩圿垢”的說法

意思是“髒乎乎”

姜亮夫所著《昭通方言》:

“凡垢必多膩,膩者著塵則為垢

故膩曰膩圿垢”

掃除心垢(垢圿而不是垢痂)7

掃除心垢(垢圿而不是垢痂)8

掃除心垢(垢圿而不是垢痂)9

有人把“垢圿”寫為“垢痂”

但“垢痂”更像是一個生物學名詞

其中的“痂”,指的是“傷口或瘡口血液

淋巴液等凝結成的東西

傷口或瘡口痊愈後,自行脫落”

雖然“痂”也算的上是“污垢”之物

但确有以偏概全之誤

所以“垢圿”應是正字無誤

掃除心垢(垢圿而不是垢痂)10

掃除心垢(垢圿而不是垢痂)11

舉例來說:

1、人心上如果長了垢圿,

眼睛看啥都是髒的。

2、人眼睛裡如果長了垢圿,

腦子裡頭也不會清楚。

3、人腦子裡如果長了垢圿,

啥事情都往髒裡頭辦呢。

掃除心垢(垢圿而不是垢痂)12

《韓非子·大體》:

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難知。

《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六》:

垢圿塵滓也。

《新修增補大藏經》、《律宗新學名句》:

五毀辱法,一頭發長,二爪長,

三衣裳垢圿,四不知時宜,五多有所論。

李劼人·《大波》:

我洗了幾十年的衣裳…

啥子髒圿圿我洗不脫?

掃除心垢(垢圿而不是垢痂)13

掃除心垢(垢圿而不是垢痂)1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