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冬至養生關鍵在三個字

冬至養生關鍵在三個字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1-11 18:01:38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裡黑夜最長的一天

此後,白天慢慢變長

此時也是陽氣初生之時

固護好陽氣,人體陽氣充足

才能祛病延年

這時要重視養生保健

小圈這就給大家介紹這個節氣

應該如何吃,怎麼養生~

冬至如何養生

劉涓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治未病中心主任醫師

1

藥補不如食補

冬至是進補的大好時機,俗話說“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

适宜冬至補益的食品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溫補類

雞肉、羊肉、牛肉、鲫魚等,可以配合白菜、蘿蔔、馬蹄、茭白、蓮藕性平的蔬菜等一起同煮,溫補又不易上火。

2、平補類

蓮子、芡實、薏苡仁、蓮藕、燕窩、銀耳、百合等,此類食物性平,沒有偏性,适合冬至平補,配合溫性的肉類一同食用。

3、滋補類

海參、甲魚、鮑魚、黑芝麻、黑豆、阿膠膏等具有滋陰益腎的功效,适用于素體偏虛的人群,但是注意不能過量使用,否則會滋膩礙胃,影響消化。

冬至進補固然對身體有好處,但是也不能盲目跟潮流,一定要切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滋補,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注意養心養腎

冬至是補養的最佳時期,要遵循“秋冬養陰,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

冬至後的養生原則就是盡量減少陽氣的消耗,保養腎的精氣,所以冬至養生在養精神方面要注意養心養腎。

1.要做到靜神少慮

保持心态的平和,心情愉悅,不患得患失。

2.最好每天能睡個“子午覺”

3. 可以選擇在陽光下适量運動

運動時間一般選擇上午9點至11點,下午2點到3點,戶外運動時間不要太長,每次半小時到一小時為宜。以身體微微出汗為宜,不可出大汗,使陽氣随之外洩。

4. 适當的早睡晚起

增加睡眠,有利于人體陽氣的潛藏和陰精的積蓄,使人體達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3

防寒保暖不可少

注意保暖,冬季的穿衣要講究“衣服氣候”,就是衣服裡層和皮膚間的溫度始終保持32℃-33℃,可以緩沖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

尤其是頭部、背部和足部,“頭為諸陽之會”,頭部既是陽氣彙聚的地方,也是陽氣散失最快的地方,所以冬季出門最好戴一頂帽子;人體的督脈走行在背部中線脊柱上,風寒從背部經絡侵入人體後容易損傷陽氣,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所以貼身的保暖背心在冬季也是不可或缺的;再就是離心髒最遠的雙足,足底的皮下脂肪不足,足底有許多穴位通過經絡與髒腑關聯,保溫能力有限,容易受寒,所以足部保暖同樣非常重要,出門要記得穿棉鞋,現在的很多年輕人特别愛露腳踝,冬天也不例外,這一點一定要注意,不能要風度不要溫度。

暖足小技巧

我們可以多做踮腳運動或用55℃左右的熱水泡腳,如果平時四末不溫,手腳容易涼的人可以适當使用溫性的藥物比如幹姜、桂枝、蘇梗等适量進行足浴,每天30分鐘,使身體微微出汗為宜。

這些方法可以疏經活絡,加速血液循環,使雙足始終保持溫暖,利于身體健康。

曬太陽

長曬太陽可以助力人體陽氣的生發,冬至的人體陽氣開始萌發的時刻,大自然也處于“陰盛陽衰”的狀态,我們應該順應自然,固護陽氣。

特别提示:中老年人在冬至之後更應該做到上幾點,在萬物收藏的冬至充分利用其特點進行正确的養生。

4

藥補不如食補

如果體質沒有特别的偏性,建議冬至進補以食補為主,采用性溫性平的食材,比如羊肉炖蘿蔔、香菇炒木耳、天麻炖雞、蓮藕豬脊髓湯、西紅柿牛腩湯都是不錯的溫補的選擇。

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補益脾腎是冬至補養髒腑最重要的法則,之前我們提到的肉類、各類蔬菜以及黑色的堅果、豆類、五谷類都具有很好補益脾胃的作用,可以補養精氣、提高人體免疫力。

推薦一種适合冬至後飲用的茶飲:

桂圓紅棗枸杞茶:益氣養血,驅寒通絡

食材:

紅棗25個、枸杞子20克、桂圓肉15個、紅糖适量。

方法:

把紅棗、枸杞和桂圓共煮至紅棗軟爛,再加少許紅糖,趁熱飲用,每天飲用500ml左右。

适宜人群:

這種茶飲非常适合冬至後飲用,尤其是常感氣血不足、心悸心慌、健忘失眠、膚色偏黃偏暗、手足不溫及有黃褐斑的人群。

注意:

該茶飲比較甜,不放紅糖也會有甜味,性偏溫燥,所以糖尿病患者以及素體痰濕比較重的人群不宜飲用,或者陰虛火旺有上火的症狀、消化不良的時候不要過量飲用。

冬至養生關鍵在三個字(你不知道的養生秘訣)1

5

冬至節氣養生3大禁忌

忌無病進補

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會傷害身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具有補益功效的食物和藥物一般都是性溫滋膩的,長期過量服用會引起上火或者影響消化吸收的功能,凡是藥物都有一定的偏性,補藥也不能多多益善,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

忌慕名進補

很多人不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而慕名進補,就拿生活中常見的雞湯來說,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喝的,雞湯營養豐富,雞湯所含的營養物質是從雞油、雞皮、雞肉和雞骨溶解出的少量水溶性小分子,其蛋白質僅為雞肉的7%左右,而湯裡的雞油大都屬于飽和脂肪酸。所以膽囊炎患者、慢性腎髒病患者、肝功能不全的患者都不宜喝大量的雞湯。

忌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虛則補,不虛則正常飲食就可以了,同時應當分清補品的性能和适用範圍,是否适合自己的體質。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不同的體質,各有各不同的補法,搞錯了就會适得其反。

冬至吃什麼

1

一隻雞—禦寒補身

雞肉性微溫,偏向于性平,身體比較健康,既不體虛又沒有燥火的人,冬季可以多吃雞肉。南方雖然入冬,但氣溫較北方要溫暖得多,雞、鴨、魚類就很适合清補。

雞湯的營養非常豐富,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物質,可以提高生理機能、強筋健骨,預防寒涼。

注意:一定要湯肉一起吃。

2

一口羊肉—溫陽補虛

南方冬季适合雞、鴨、魚類清補,而北方冬季則更為寒涼,食補上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熱量的食物,羊肉就是不錯的選擇,溫陽補虛,可以散寒濕、補精血、暖心胃。可以搭配白蘿蔔食用,不僅在味道上相得益彰,營養方面也可以取長補短。

3

一碗蘿蔔湯—化痰消食

“冬吃蘿蔔夏吃姜”,白蘿蔔有消積化痰補氣順氣的作用,冬天容易受寒感冒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可以在家裡炖點白蘿蔔湯輔助治療。

注意:蘿蔔性偏寒涼而利腸,脾虛洩瀉的人最好少吃。

4

一籠山藥—健脾胃

先調脾胃後進補,脾胃好,才能吸收營養。中醫認為,山藥性甘平、無毒,有補脾益腎、養肺、止瀉之功效,補而不滞,不熱不燥,男女老幼都适宜,有病無病都适用。

5

一碗栗子粥—補腎

冬季主閉藏,正是補腎的季節。中醫上講,寒氣内應腎。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是人體的“先天之本”。民間俗話說:“腰酸腿軟缺腎氣,栗子稀飯賽補劑。”

進入冬季以後,飲食中的肉類增多,經常喝栗子粥調理,不僅補腎,而且滋養脾胃,緩解肉食帶來的負擔。

6

一把堅果 溫腎助陽

冬至時節,陰氣最盛,陽氣初生。中醫認為,堅果多偏溫熱,此時吃就如同“雪中送炭”。大多堅果還有補腎的功效,與冬季養腎的規律相契合。

1. 杏仁

富含鋅、鎂、鉀、鐵等礦物質,其鈣含量更是所有堅果之冠,氨基酸種類也非常豐富。杏仁還是一味中藥,能止咳化痰、潤腸通便,《本草綱目》認為其有“潤肺,消積食,散滞氣”三大功效,對五髒都有好處。經常吃還能養顔益壽、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腦血管。

注意:每天20克左右即可,腹瀉時别吃。

2. 核桃

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礦物質以及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等營養物質,有助防止細胞老化、健腦、增強記憶力及延緩衰老。中醫認為核桃仁味甘性溫,能黑發,固精,治燥,調血。

注意:每天20克左右即可,能補腎固精,潤肺止咳、化痰定喘,順氣補血。

3. 栗子

栗子有“幹果之王”的美譽,是“味美價廉”的滋補良藥。它的碳水化合物比其他堅果多3倍~4倍,蛋白質和脂肪相對較少,還富含胡蘿蔔素、核黃素、維生素C等多種維生素。栗子味甘、性溫,有補腎壯腰、健脾和胃、活血止血的功效,有助改善腎虛,腰膝酸軟無力、筋骨疼痛等病症。

4. 花生

蛋白質含量非常豐富,每100克花生可提供身體每日所需的一半以上蛋白質,以及豐富的膳食纖維、鎂、鐵、鋅等營養物質。《本草綱目拾遺》記載“花生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補氣、清咽之癢”,經常吃有養血補血、補脾潤肺、滋潤肌膚的效果,對心腦血管也有益。

注意:每天20克左右即可,連皮(紅衣)一起食用,可增強養血止血的效果。

來源: CCTV生活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