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家長們教育意識的提升,不少家長也逐漸開始意識早期孩子啟蒙的重要性,尤其是數學啟蒙的重要。于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們就開始教孩子認數字、學數數,甚至,還會提早教孩子簡單地加減乘除的數學運算。
我們小區大部分家長都是從孩子開始學說話,就教孩子數數,美其名曰“數學啟蒙”,還經常帶孩子跟别的同齡小朋友比較誰能數得多,數得快。但是孩子機械地數數字,真的是數學啟蒙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最重要的數學啟蒙,是要讓孩子感知數學的有趣和有用。如果單純地讓孩子刻闆地記憶數字、并進行加減法的運算,枯燥無趣,隻會讓孩子産生學習的抗拒心理。
數學啟蒙的精髓在于“數數”,但是這種“數數”不是要求孩子數得多,數得快,而是讓他們知道數字是什麼,讓她們明白數字和數量的對應關系。
數學啟蒙,不是一定要買專業的教具,不是一定要做數學題,不是一定要報昂貴的培訓班。我們可以借助很多生活中的常見物品,在日常的生活和遊戲中,就把啟蒙工作給做了。
《123來數樹》就是一本視覺效果極佳的數數書,一隻螞蟻、兩隻蜥蜴、三隻老鼠……越來越多的動物爬上了這棵大樹。不僅能提高小讀者的閱讀興趣和專注力,教會兒童認識小動物,還讓他們在快樂有趣的故事從基礎的123開始練習數數,同時輕松理解“加法”這一概念。
這本書的作者阿努什卡·拉維尚卡爾,是印度首屈一指的童書作家,她以擅長的荒誕詩将爬滿動物的多彩之樹表現得趣味十足。簡短的詩句、富有韻律的節奏,非常适合兒童大聲朗誦,讓他們在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體會童謠的語言之美、韻律之美。
帶領孩子走進奇妙的數字世界數字本身是比較枯燥的,很難激起孩子的興趣。所以很多孩子數數都隻關注數字,卻不關注“數字”背後的含義,數了半天隻是記住了數字的叫法而已。隻有在孩子理解的基礎上,才能激發興趣,讓孩子産生思考的興趣。
《123數樹》中以小朋友喜歡的動物為主角,以一種不斷重複、逐漸積累的情節來推動故事進展。
你看,一隻暈乎乎的螞蟻,晃悠悠地爬上樹了;2隻做夢的蜥蜴也懶洋洋地來散步,它們也要到樹上去;三隻愛管閑事的老鼠,也爬上樹偷偷地四下張望;還有四隻傻乎乎的兔子,也跳上樹玩起了捉迷藏……
樹上的動物越來越多,哎呀,10頭笨重的大象從遠處走來了,它們也要到樹上去,可以還有沒有地方啊?
一隻隻動物接二連三地爬上樹,在教會兒童認識小動物的同時,還能讓他們從基礎的123開始練習數數。
書中采用印度中部岡德部落傳統的藝術插圖,以極具視覺沖擊力的方式展示了一棵活潑多彩而又充滿生機的動物之樹。書中數字還搭配有對應的英文,讓數字學習和英語啟蒙同步進行。
意大利傑出的幼兒教育家瑪麗亞·蒙特梭利提出,2-6歲是兒童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在這個階段,如果家長能夠引導到位,孩子會更容易喜歡上數學的抽象思維,從而培養邏輯推理能力。
孩子在幼兒階段是具象思維,他并不理解數學的意義,所以不懂活學活用。很多家長在教孩子數學的時候,總是很簡單粗暴地想讓孩子記住數量的概念。但是越是這樣,我們卻發現,孩子可能知道,兩個蘋果和3個蘋果放在一起是5個蘋果,但無法理解2 3=5這個算式。
家長們小心思教孩子數數的時候,不要一口氣從1數到多少,而是拿實物教給孩子,讓孩子把數字跟實物對應起來。
借助這本書來說,鮮明可愛的小動物是孩子最為感興趣的,一隻又一隻鮮明的動物累積到樹上,很輕松,就可以讓孩子明白不同數字所代表的不同含義。并且在腦海中理解數字與實物的關系。
而且當所有的動物都擠到大樹上後,更容易讓孩子明白數量的累積。這種具象的方法讓孩子不但學會了加法,還學會了數字的靈活運用。
除了通過繪本來學習數學,學數數,家長們最好和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如果帶孩子來戶外,可以利用數落葉來啟蒙孩子,去海邊可以數數小石頭;如果在家中,可以讓孩子來分蘋果,吃桔子的時候來數一數桔子瓣等等。
數學思維是孩子基于對數學的認知和理解并能夠靈活運用的能力,父母們可以抓住生活中一切和數學相關的事物,引導孩子學習認知。
《123來數樹》是一本教小孩子數數的圖畫書,裡面有很多可愛的小動物,一隻隻小動物爬上樹,使這棵活潑多彩的動物大樹變得生動起來。從基礎的123開始,帶領孩子走進奇妙的數字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