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進入 5G 時代,信号更強,速度更快了,玩起來也更容易沉迷了……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手機幾乎形影不離,晚上睡覺的時候手機也會放在枕邊。
然而,手機緻癌的隐憂仍然籠罩在許多人的心頭:手機會緻癌嗎?
這個問題,可以明确給出回答:大概率不會。但是手機的确是“可能緻癌物”!
不要慌張!下面海心來為大家解釋一下。
手機被歸為“可能緻癌物”
為了實現無線通信,手機需要發射射頻波。
由于手機在使用過程中靠近頭部,它們發出的射頻波可以從幾厘米厚的顱骨進入大腦。
射頻波會對生物組織産生熱效應和非熱效應,這導緻一些人擔心手機的電磁輻射可能會讓人患腦腫瘤的風險增加。随着5G技術的推出和普及,進一步增加了人們對于手機增加腦腫瘤風險的擔憂。
其實早在2011 年,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就把電磁輻射(手機)歸到了“可能緻癌物”一類。
不過,“可能緻癌物”并不等同于“一定緻癌物”!
“可能緻癌物”的意思是:目前還證明不了它緻癌,但值得繼續關注。
輻射是什麼?有哪幾種?
輻射,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可以說,輻射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陽光裡的紫外線、熱飯用的微波爐、上網用的wifi、樓外面的高壓電線,就連裝飾用的石頭等等,都會帶來不同的輻射。
所以,你大可不必談“輻射”就色變。我們日常說的輻射緻癌,通常指人造輻射。人造輻射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
兩者的區别是能量高低,其對人體的傷害程度也不同。
● 電離輻射能量較高,可以直接破壞DNA,造成基因突變,因此有緻癌風險。電離輻射多用于醫療環境,比如X光,CT、PET-CT,放療等。
● 非電離輻射能量低,不足以破壞DNA,理論上沒有緻癌風險。其他日常接觸的輻射均為非電離輻射,如微波爐、手機、信号基站等等。
離開劑量談輻射,都是耍流氓。普通公衆1年接受電離輻射的上限是1個單位。而1次普通X光的輻射隻有0.1個單位,CT的輻射在2至10個單位之間。
因此,作為非電離輻射的手機輻射,輻射量實在太少,正常使用不會對人體造成過多傷害。
手機輻射“可能緻癌”,
有相關的科學依據嗎?
口說無憑、數據支撐。十餘年來,在科學界,很多機構、專家确實做過一些科學實驗,探究手機輻射與癌變的相關性。
● NTP發布手機電磁輻射動物研究數據
2018年,美國國家環境衛生研究院下屬機構國家毒物管理局(NTP)發布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關于手機電磁輻射(RFR)的動物研究數據。
該研究發現,相比未受輻射影響的大老鼠,遭受輻射的雄性大老鼠的心髒腫瘤發生率較高。但在雌性大老鼠以及雄性和雌性小老鼠體内,患癌迹象“并不明顯”。
不過,有學者指出,該研究中使用的輻射水平不能與人們使用手機時遭受的輻射水平進行直接比較。因為研究期間,實驗用的大老鼠和小老鼠的整個身體都承受到無線電頻率的輻射,且遠遠高于人類日常的接受水平。
所以,該項研究并未得出“手機緻癌”的直接相關結論。
●IARC發布“手機使用與腦瘤風險”相關論文
當前,5G越來越普及。由于它使用的是相對于3G、4G高得多的頻率(> 6000 MHz),也就是毫米波。因而,人們更關注它是否會對皮膚和其他人體組織造成毒性。
2022年3月29日,英國牛津大學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研究人員合作,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雜志》(JNCI)發表了題為:Cellular Telephone Use and the Risk of Brain Tumors: Update of the UK Million Women Study (《手機使用與腦瘤風險:英國百萬女性研究的最新進展》)的研究論文。
其研究結果可以稍适安撫心情。該大規模研究顯示,使用手機不會增加腦腫瘤的風險。
●睡前玩手機或增加部分人甲狀腺患癌風險
雖然手機輻射很可能并不會緻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夜間玩手機産生的夜間光源可能會增加甲狀腺癌的發生風險。
醫學權威雜志《癌症》上有一項新研究,對464371人進行了12.8年的随訪後發現,接觸光源最多的一組,跟最少的一組人群相比,前者患甲狀腺癌的風險增加55%。尤其是女性更容易在光源的接觸中患上癌症。
當然啦,這裡的夜間光源并不僅僅是手機亮光,小夜燈、室外燈光和電腦等電子産品産生的藍光都算!
當然,這也僅僅是一種可能,也有研究認為手機輻射和甲狀腺癌無明顯關聯,還有研究認為這種關聯僅限于少數具有特定遺傳突變的人群中。
無論如何,夜間的光源對調節睡眠的重要激素——褪黑素有抑制作用,時間一長,晝夜節律發生紊亂,就會影響人的心血管系統、内分泌系統和神經系統等。
真正危險的
潛在電離輻射在哪裡?
如此看來,從理論到現實,目前都沒有什麼科學證據支持使用手機會緻癌,大家不用過度緊張。
我們還是更應該關心,生活中那些潛在且容易接觸到的電離輻射。他們都在哪裡呢?
● 陽光中的紫外線
皮膚癌是歐美最常見的腫瘤類型,每年有幾百萬人被診斷為各種皮膚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有一個文化習慣——日光浴。
紫外線屬于電離輻射,長期暴曬,會顯著增加皮膚癌的風險。大家如果常去陽光強烈的海邊或高原,一定要注意保護。
● 天然放射元素
大自然中存在很多天然放射性元素,比如鐳-226、钍-232、氡氣等,它們廣泛存在于石頭、土壤和空氣中。家裡如果裝修用了天然石料,一定要看一下檢測報告。
氡氣無色無味但具有放射性,特别容易在密閉地下室聚集。因此,房間通風很重要。
● 醫用輻射
X光,CT、PET、放療等,都會産生電離輻射。當然,每一次的輻射量是不高的,并不會緻癌。患者如果生病了,需要确診或治療的時候,該用還得用,因為利大于弊。但健康人,尤其是兒童,做這類檢查一定要謹慎。
文末總結
總而言之,我們身邊充滿了輻射,絕大多數是無害的非電離輻射。大家了解并規避真正有風險的電離輻射,就不會對身體造成很大傷害。
此外,雖說不用過度擔心手機輻射,但是長時間看手機、打電話,還是會造成視覺疲勞、頭疼等問題。
所以,适時遠離一會兒手機,多放松放松身體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