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不斷開闊眼界着力提升格局

不斷開闊眼界着力提升格局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2 16:39:47

不斷開闊眼界着力提升格局?來源:中國青年報“我表達(能力)不好,但我相信我做的事老師和同學們都有看到”作為由團中央學校部組織的“大學生骨幹培養學校”第十一期學員實踐活動的成員,在廣東活動期間的座談中,來自雲南的李順成磕磕巴巴地說出了自己成為雲南農業大學學生會主席的原因他常常憨笑,說話總是一個字、一個詞地往外蹦,會颠覆人們對學生幹部的傳統印象,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不斷開闊眼界着力提升格局?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不斷開闊眼界着力提升格局(骨幹們的大格局是如何打造的)1

不斷開闊眼界着力提升格局

來源:中國青年報

“我表達(能力)不好,但我相信我做的事老師和同學們都有看到。”作為由團中央學校部組織的“大學生骨幹培養學校”第十一期學員實踐活動的成員,在廣東活動期間的座談中,來自雲南的李順成磕磕巴巴地說出了自己成為雲南農業大學學生會主席的原因。他常常憨笑,說話總是一個字、一個詞地往外蹦,會颠覆人們對學生幹部的傳統印象。

有比蓋新房更重要的事

改革開放的成果遲到了20多年才來到李順成的家——雲南省昆明市尋甸縣金源鄉高峰村一個隻有兩三張床大小的房子。2003年,因政府搬遷至當地,李順成的家鄉才得以通水通電通路,也正是從那時起,李順成開始了他的求學之路。在家庭條件的制約下,父親當年的求學路被迫中斷,如今父母、叔叔靠着家裡4畝玉米地,再加上打些零工幫人摘煙,全力供李順成讀書。

對于李順成的家鄉來說,出個大學生很難。“小時候上學要走5公裡山路,我們幾個小孩每天5點多就起床了。遇到下雨的時候,我們會用油紙把書包在裡面,身上淋濕了無所謂,書不能淋濕。遇到溝的時候,為了不被水沖走,我們都是幾個同學攙扶着一起過。”李順成憨笑着講出當年的艱辛,苞谷飯和土豆用熱水泡一下就是一頓飯,晚上放牛回來肚子餓,一元錢的方便面分成兩頓吃,肉和米隻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到。

李順成的學習都是在忙裡偷閑中進行的,他攤開雙手,一道接一道的疤都是小時候割豬草時留下的。除了上課聽講,就是趁放牛的時候再看看書本,“别人的書很新,我的書是很爛的,等快期末考試的時候,我的書後面的殼子都掉了。”李順成說。後來,辍學的同學越來越多,李順成卻堅持下來了,從小學、初中到高中,他一直是班裡的班幹部,成績也是名列前茅。

而進入雲南農業大學後的班幹部競選卻給了李順成一個下馬威。“我站在台上做自我介紹,我來自雲南,我叫……我突然把自己的名字給忘了。”這一幕李順成到現在還記憶猶新,他記得同學們給他鼓掌鼓勵,但是那場競選卻毫無疑問地失敗了。

自此以後,他每天對着鏡子練習自我介紹,并把下一次的期待留給了校學生會的面試。“面試的時候部長問我會不會做PPT,我那時候根本不知道PPT是什麼。還讓我向一個女生推銷衛生巾,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就大聲地把廣告詞念出來了,他們當時都笑我,我現在看到那個女生還覺得有點尴尬。”就是這樣,面試“一問三不知”的李順成卻意外地通過了淘汰率接近80%的學生會面試。他用激動、特别激動來形容自己當時的心情,然後開始默默地下功夫學習一些對于其他同學來說極其平常的事,以彌補他在農村十幾年來教育上缺失的東西。李順成把手機輸入法從九鍵改成全鍵來熟悉在電腦上打字的感覺,PPT也從完全不懂到如今幫老師做課件幾乎一次性通過,并自學一次通過了計算機二級考試。面試他的學長後來告訴他,當時看中的不是他究竟會多少,而是從李順成身上看到了一種别人沒有的态度和品質。

對于李順成來說,當選學生會主席便是意料之中的事了。一共19人投票,李順成以高票17票當選。“我覺得我做的事老師和同學們都看在眼裡。比如他們叫我去掃地,我肯定不會隻掃地,我還會把地再拖一遍,在農村學不來偷奸耍滑”。

日後在學生會的工作中,李順成及其團隊為學校拉到了華為25萬元創新創業專項經費;為社團嘉年華晚會拉到四五萬元的贊助,參與晚會的人數遠超了場館的承受能力,“我們把會場的800個椅子換成了1500個小凳子都坐不下,後面還站着很多人。”李順成自豪地談起自己舉辦的活動受到學生們的歡迎和喜愛。與此同時,之前的幾屆學生會賬目上幾乎沒有留下錢,李順成卻為下一屆留下了一萬七八千元的經費。“給他們留一些錢,希望他們能比我做得更好一點兒。”李順成說。

榮譽也随着李順成的努力紛至沓來。校級年度人物,省級三好學生,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雲南省唯一一個大學生團十八大代表,共青團雲南省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代表,并被選為團雲南省委委員候選人。這些榮譽他卻從沒有跟爸媽提起過,他說:“又不是小孩子要糖吃,沒什麼好說的。掙獎學金和其他涉及錢的事我會說,不讓他們擔心。”

各種獎學金的獲得,再加上兼職輔導員的工資,李順成大學3年來,隻朝家裡要了1萬元,用于大一時的學費、生活費。“我媽總問我還有錢嗎,我說有,我媽說我是不是不吃飯呀。”李順成笑着講出這段與母親的對話,和目前多數大學生和家長的對話截然相反。

出身貧寒的李順成曾經對掙錢極度地向往,村裡有幾個搞房地産掙了錢的,他們開着小轎車回村的模樣讓李順成覺得無比風光,他說:“要是沒讀書的話,我現在一定是個小土老闆,我有闖勁兒,那時又對掙錢特别渴望。”

如今的李順成把目光投向了整個雲南省,之前的那些想法都隻能為自己謀福利,現如今他更希望能讓整個雲南省都擺脫物質、精神的雙重貧困。李順成大學期間積極參與支教等志願活動,他的同學說他:“你别再去那些地方了,再去你就回不來了。”

李順成在當地看到了許多政府幫扶沒有起到積極效果的情況,“比如政府給他一頭牛,他卻把牛賣了換酒喝,不是政府不好,是他自己沒有那個意識。”雲南省的精神脫貧是李順成認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然而有很多地方不重視對下一代的教育,把孩子交給隔代人撫養,短時間的支教也根本不能真正地幫助到他們。

李順成今後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夢想,他想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落實到切實有效的政策上,用自己一絲絲的努力,為家鄉帶來一絲絲的改變,幫助家鄉脫貧。“要不是因為我上學,我家借點錢肯定把新房子蓋起來了,但這都是為了自己,我現在覺得,有比這些更重要的事”。

趁年輕從幕後走到台前

在過去的34年,深圳大學學生會主席一直是大四的學生。楊澤斌是第一個大三時就成為學生會主席卻并不擔心别人說自己經驗不夠。他同時擔任校學生會主席、學院團委組織部副部長,在班級中也是班委和班導。在學院和班級工作的經驗,幫助楊澤斌了解學院、班級、學生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便于開展學生會的工作。“雖然有些人會說我年輕,但我在過去的兩年中在完成部門事務的同時,還參與到校會的項目組中組織各種活動。”楊澤斌談起4月28日在深圳大學錄制的《開講啦》節目,便是由他帶領的活動小組負責的。

年輕對于楊澤斌來說更是一種資本。不同于一般大四的學長在考研與畢業的壓力之下難以親力親為學生會的工作,楊澤斌時間上更為充裕,雖然學習和學生會工作會有沖突,但是對于楊澤斌來說學生會的工作是在尋找意義,“要是過去的兩年我把全部精力放在學習上,可能績點會高一點,但我覺得在學生工作中得來的獲得感對我來說更有意義。”同時,與多數學生會成員同齡,楊澤斌可以更好地了解他們在想什麼,來更好地溝通交流、開展工作。

情懷,成就感和獲得感,是楊澤斌一直熱衷于投身各種學生工作的原因。“你辦的活動有人會去看甚至是搶票;你所做的權益維護工作有人會去重視甚至是跟進,迫切地想去向你了解;或就是公衆号推文裡的點贊、留言,都是我實現獲得感的地方。”楊澤斌說。

剛剛上任學生會主席的楊澤斌有太多設想,他留下來更是為了改變。當前校學生會仍舊面臨諸多困境,社團聯合會、校學生會、院學生會之間缺乏溝通,彼此搶活動、搶熱點,同時新生的自媒體力量也來争搶受衆面。楊澤斌希望完善信息資源的集中和共享,并突出校學生會的執行力優勢來逐一破解當前的困境。同時他提出“學生會是一家人”,并積極加強與全校23個學院主席的溝通交流,他們組建了一個群,名字就叫做“學生會一家人”。楊澤斌甚至通過在深圳大學召開的廣深高校主席團會議,跟外校開展交流合作,以響應省學聯的燈塔工程。同時設想借助粵港澳大灣區的熱點,積極搭建粵港澳大灣區主席論壇。楊澤斌說:“交流永遠是一件好事,我們的目标就是做全國一流的學生會。”

大一在外聯部,大二在公關部,如今準大三就上任主席的楊澤斌靠能力和魄力征服同級甚至高年級的副主席和各個部長。他說:“不是我一個人當主席,我的背後有一整個team,我更想從幕後走到台前,跟他們一起去完成一些事情,不想隻在最後露面談卸任感言。”

如果要當官,就到基層去

今年博士三年級的呼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内蒙古漢子,卻橫下一條心想紮根在西北這片熱土,從基層幹起。

呼和從研究生階段開始進入學生組織,如今是西安交通大學剛卸任的研究生會主席。而本科時的呼和更專注于自身的專業,做數學建模并參加了各種大賽,也拿了不少獎項。但性格使然,呼和不是一個願意做書呆子的人,他更願意跟人打交道,願意與更多有趣的人相識,去提升自己。他同時覺得,985院校出來的學生基本可以衣食無憂,雖然難求大富大貴,但再差也能保證溫飽,所以在這種現實下,呼和想要追求一些意義——服務國家。

本科、碩士到博士一直就讀于西安交通大學的呼和,對母校的西遷精神有深刻的理解和傳承使命感。西安交大的定位便是“紮根西部、服務國家、世界一流”,呼和取前兩個來要求自己,并滔滔不絕地講起了西安交大的西遷曆史,談起那一輩人黨讓去哪裡就去哪裡的情懷,“現在我們交大學生的口号是‘做西遷精神新傳人’,我家在北部,求學又在西北,我更清楚這邊的落後以及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現狀,所以我願意在基層工作,要到第一線去工作。”呼和談起自身公仆精神的培養就是在校園裡形成的。西安交通大學每年為西北留下40%的人才,為西部培養了30多名院士。西遷也為西安市帶來了很多軍工企業,帶動了産業發展。可以說,這是一種從學校到老師再到學生的傳承。

呼和說:“如果要從政的話我會選擇做選調生,到基層鍛煉。”博士生協會中的一個學長也對呼和産生了不小的影響。經濟學博士畢業後,學長放棄了在工作崗位上60萬元~100萬元的年薪,而去做了一名選調生。因為當時這位學長是“大骨班”第六期的學員,在參與去江西的大骨實踐活動中,他親眼看到的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成為他不顧一切投身基層工作的理由。

與此同時,華為也為呼和開出了50萬元的年薪。他卻說:“不管從不從政我一定會留在西北。雖然很多人說年輕人需要到北上廣去闖蕩闖蕩,但我覺得,如果大家都這樣,西部就沒有人才了。”

學生會沒有束縛我向往自由的心

浙江大學的楊華昕從小學就開始專業學習乒乓球,2011年楊華昕獲得了國際乒聯青少年巡回賽男子第三名和山西省乒乓球錦标賽男單冠軍。

“我還是挺有心氣和興趣的,畢竟選擇了這條路就想一直堅持下去。”楊華昕說。然而,之前打球還并不太影響學習,到了高中之後大家在假期裡學得更用功,在學習上楊華昕發現自己和大家的差距越來越大。于是他選擇了單考單招,最終通過了浙江大學的體育生考試。并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獲得山西省乒乓球錦标賽男團冠軍和男雙冠軍。

楊華昕身為運動員比較喜歡自由,所以在一開始的時候并不想加入學生會,但出于豐富大學生活的想法,以及被學生會“全心全意服務為你”的宗旨所吸引,楊華昕在大一時加入了院系學生會,當院裡的同學都看到或參與了自己辦的活動時,楊華昕感受到了獲得感。

大二時楊華昕便決定到校學生會嘗試一下。新年狂歡夜長達五六個小時的精彩演出讓楊華昕改投文藝部而放棄了老本行體育部,他想為大家提供這樣一個舞台和平台。大二在文藝部的工作中,楊華昕舉辦了兩場晚會——新年狂歡夜和120周年校慶,并深深地感受到校學生會比院系學生會組織架構更嚴密,從中收獲了時間管理、人際交往、組織意識、分析思路等方面的提高。

一般都是大三當部長,大四進主席團,楊華昕卻提前在大三報名且順利進入了主席團。“開始的時候覺得學生會或者不适合我,但進來之後發現學生會是一個架構嚴密、充滿愛的大家庭。”楊華昕點點頭說,“有約束的自由,幫助我認識到自己該做什麼。”

關于未來,楊華昕更想進入體育類的公司或事業單位,通過做一些體育數據分析方面的工作,把比賽指标轉化成數學模型來分析,從而推進國内的體育改革。楊華昕感慨,“體育人的身份好像真的融在血液裡一樣,畢竟打球打了十幾年,對體育相關的事情我有思考、有興趣。”每一場體育競技比賽的背後都會有一個團隊在付出,不僅是乒乓球,其實我國的體育科研,在有些領域上仍是欠缺的,遠不及國外那麼發達,而楊華昕想做的正是去完善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