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考慮問題的角度和思考方式

考慮問題的角度和思考方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1 22:37:01

魯迅在《僞自由書》中,講過一則笑話:

夏日正午,一農婦做事做得正苦,忽然歎息,“皇後娘娘真不知道多麼快活,這時,還不是在床上睡午覺。醒過來的時候,就叫道‘太監,拿個柿餅來!’”娘娘都如此奢侈,皇帝自然可以“餓了吃油條,渴了喝香油”,肯定“想咋着就咋着”!

這是個看事物的角度問題。站在“農婦”角度,猜“想咋着就咋着”的皇帝,中間隔着長城一樣的“階層固化”,結果如“哥德巴赫猜想”難解。換做皇帝的角度,也不是每件事情,都能“想咋着就咋着”。

據《清室外紀》載,道光三十年,“上一日思食片兒湯,令膳房進之。次晨,内務府即遞封奏,請添置禦膳房一所,專供此物,尚須設專官管理,計開辦費若幹萬金,常年經費,又數千金”。道光說“前門外某飯館,制此最佳,一碗直四十文耳,可令内豎往購之。”内務府回複“飯館已關閉多年矣。”道光皇帝感歎“朕終不以口腹之故,妄費一錢而已”。

考慮問題的角度和思考方式(觀點看問題的角度)1

身為“一國之君”的皇帝,遠非“農婦”想的“想咋着就咋着”,真實情況,甚至有一點窩囊。

徐珂《清稗類鈔》載,道光帝有件黑狐端罩,襯緞稍大,需到宮外改制。内務府報告,改制須1000兩白銀。道光看出内務府在“添置新衣”上的“貓膩”,朝服補丁摞補丁,“艱苦樸素”是做到了,由“補丁”又引出新的貪腐。有一次,道光見曹振镛的朝服也打了補丁,高興之餘問曹振镛補綴費用。曹說,打一塊補丁,需銀三錢。道光立刻明白,内務府補綴一塊補丁五兩白銀。按道光當年白銀價算,五兩白銀合八十錢,一塊補丁相差七十七錢。也就是說,道光帝一塊補丁的價格,是曹振镛一塊補丁的二十七倍!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晚清小說家李伯元,在《南亭筆記》中,記有光緒帝吃雞蛋的往事。光緒幼年很喜歡吃雞蛋,但又不敢放開膽子滿足食欲,隻能一天吃四枚雞蛋。原因是禦膳房所購雞蛋價格太高,一枚雞蛋需白銀三十四兩。一天僅雞蛋,光緒帝就需花掉白銀136兩。按光緒朝物價,内務府一枚雞蛋的價格,市場上可買5000枚雞蛋。有一天,光緒問老師翁同龢,雞蛋“此種貴物,師傅亦嘗食否?” 翁同龢覺察到其中貓膩,回答很巧妙“臣家中或遇祭祀大典, 偶一用之, 否則不敢也。” 光緒最終沒弄清其中道理。

在“雞蛋”價格上,被人愚弄的皇帝,不止光緒一人。就連以“文治武功”聞名于世的乾隆,同樣在“雞蛋”上栽了跟頭。

據《春冰室野乘》載,有一天,乾隆早朝召見汪由敦,乾隆問:“卿昧爽趨朝,在家亦曾用點心否?”汪由敦回答:“臣家計貧,每晨餐不過雞子四枚而已。”乾隆聽了大驚:“雞子一枚,需十金,四枚則四十金矣。朕尚不敢如此縱欲,卿乃自言貧乎?”汪由敦趕緊詭辯:“外間所售雞子,皆殘破不中上供者,臣故能以賤值得之,每枚不過數文而已。”聽了汪由敦的解釋“上乃颔之”。

考慮問題的角度和思考方式(觀點看問題的角度)2

從文人的角度看,好像皇帝是連雞蛋價格都“搞不定”的白癡,實則大錯特錯。有清一代,内務府大臣絕對是皇族直系,旁系或漢臣絕無染指可能。所以,汪由敦、曹振镛、翁同龢在乾隆、道光、光緒面前,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王顧左右而言他”。從他們的角度,明白那是“皇族家事”,作為“職業經理人”,是無權幹預“董事會分紅”的。站在皇帝角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帝判斷臣子對錯的标準,在對自己忠誠與否,至于政績與貪腐,并不重要。

先賢治國,儒家講“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道家講“治大國,若烹小鮮”。從不同角度,闡述“治國之道”。如同廚師燒菜,色、香、味、型俱佳,從而“衆口不再難調”。同樣問題,站在農婦、文人、重臣、皇帝不同角度,結果不再大相徑庭。辦法是,讓“農婦”和“皇帝”,享有平等、自由的權力和保障權利的“制度”。

看問題的角度,可“遠近高低各不同”;制度卻隻可“風能進,雨能進,皇帝不能進”,講究“人人平等”。“烹小鮮”之“烹”,是廚師對火候的拿捏;“治大國”之“治”,乃“制度對人治的制約”。“烹”與“治”“大”與“小”,權力若裝進“制度的籠子”,結果就不會因看問題的角度而改變。


摘自| 《領導文萃》2019年2月上

稿件來源 | 《思維與智慧》

本文作者 | 王俊良

責任編輯 | 少時

微信編輯 | 箋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