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霜初結,梧葉灑金,碧天如水,柿葉新紅。
當深秋的手翻閱過層層的樹葉,吟唱着秋日告别的小調,澄碧的秋水映出山色的波瀾,最濃重的秋天正像一首首等待閱讀的詩詞。
在這惹眼醉人的秋色中,有一種樹默默地等待着一場秋末的初霜,在秋日極緻的寒冷之後成就最豐潤甜美的果實。
而人們也将它看做寒露、霜降節氣的美食佳品,它就是柿子。
雖然柿子是秋暮必備水果,但相比之下,柿子樹總是低調沉默奉獻着自己的果實,人們的印象裡它的美是葉片落盡後,燈籠般的柿子挂滿了枝頭,煞是好看。
實則,柿葉也是秋日不可錯過的風景,且柿子樹還有諸多藥用、食用的功效,富有詩意和故事——柿葉紅染,客思滿山,讓我們一起去探尋秋日屬于柿子樹和柿葉的美好和溫暖。
山間柿子紅了
床頭春酒百花香,醉裡誰知柿子黃——柿子樹,封侯之樹,入畫君王柿子樹總是那樣靜默地,于最遠的山中,伴着深秋飒飒的風,長成一樹深紅。
正如幾百年前它那樣安靜地護佑着一方百姓,救助了一位饑餓瀕死的孩童,原以為隻是芸芸衆生中的過客之一,他卻成為了明朝的開國皇帝。
為了感念救命之恩,他為它披上戰袍,封侯以榮——這就是來自明代人記載的朱元璋封柿子樹為“淩霜侯”的故事。
朱元璋兒時家貧,當時旱災、蝗災和瘟疫盛行,民不聊生,他的父母和大哥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相繼離世。
來自電視劇《朱元璋》劇照
對于一個少年來說,簡直是毀滅性的打擊,據他自述“魂悠悠而覓父母無有,志落魄而泱佯”。
但草民哪裡有悲傷的時間,就連埋葬父母的土地都是好心人提供的,為了活命,他去寺廟成了和尚,形單影隻,孤寂寒苦,經常被欺負,而後還被發配去各地要飯化齋。
朱元璋有次餓了幾天,快要撐不下去了,幸好天無絕人之路,正好遇到一顆果實累累的柿子樹,他便一次吃了十枚,度過了危機。
碩果累累的柿子樹
多年後他打仗途中路過此地,又見到這顆柿子樹,他便脫下戰袍,披在它身上,謂“封爾淩霜侯”。
故事的真假無從得知,大概是為了說明朱元璋是一個知恩圖報的好皇帝,但也從側面說明柿子樹在饑荒的時候拯救了許多的饑民,人們對它心存感念。
古往今來,柿子總是出現在很多藝術品中:“柿”通“事”,人們取諧音,事事平安,柿柿如意。
明憲宗的《百事如意圖》中,用柿子和柏樹枝表達了百事如意(百柿如意)的期盼,就是諧音的反映。
明憲宗朱見深《百事如意圖》
柿子有趣的發展史——不止《長安十二時辰》這麼簡單除了諧音梗,我國還有悠久的柿子樹的栽種曆史,,柿子原産于中國,人工栽培柿子樹有幾千年,最初野生柿子味道較澀,而後和軟棗、黑棗嫁接後口感軟糯甜美。
《禮記·内則》中記載柿子為皇家專供果品,平民無福消受,西漢司馬相如《上林賦》中記載“盧橘夏熟,枇杷橪柿,梬棗楊梅,櫻桃蒲陶”,說明漢代的皇家苑囿便栽植柿子樹。
而真正讓柿子成為民間果品的要屬唐宋時期,柿子樹的栽植方法傳入民間,産量大增。
幾年前大火的《長安十二時辰》中惹人垂涎的長安特産“火晶柿子”便從側面說明當時柿子的普及。
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張小敬大口朵頤,火晶柿子
無塵最為推崇的還是老饕張岱《陶庵夢憶》的《鹿苑寺方柿》一篇。
蕭山方柿,皮綠者不佳,皮紅而肉糜爛者不佳,必樹頭紅而堅脆如藕者,方稱絕品。然間遇之,不多得。
鹿苑寺有十幾棵柿子樹,六月暑熱時,柿子大如瓜,脆如冰雪,食後眼目為之明,但口感很澀。
于是當地人用桑葉煎水,等到冷卻後加鹽少許,将柿子放入甕内,水沒過柿頸,隔兩日食之,甜美非常。
美味的柿子
因為柿子在果實未熟時會産生很多單甯,口感生澀導緻動物不會吃它,而成熟時單甯便減少,以供動物食之而幫助其傳播種子。
柿子因為富含單甯,還被用作添加劑,如葡萄酒的長久地儲存就需要釀酒時加入食品抗氧化劑,同時它還被用作化妝品及抗衰老等的領域。
柿子的維C含量較高,還有多種微量元素,同富含果膠,有助于潤腸通便。
而人們為了讓柿子口感更好,盡快成熟,除了自然經霜,還會把它放在米裡,有多種方法,但是柿子不宜多食,它含有鞣酸,會和胃酸一起産生胃結石。
柿子柿葉相映紅
卻憶吾廬野塘味,滿山柿葉正堪書——柿葉成書,極盡風雅話說柿樹有“七絕”:一壽,二多陰,三無鳥巢,四無蟲,五霜葉可玩,六嘉實,七落葉肥大。
除了柿子外,柿葉作為柿子樹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有特别的往事。
《新唐書·文藝傳中·鄭虔》記載:“”虔善圖山水,好書,常苦無紙,於是慈恩寺貯柿葉數屋,遂往日取葉肄書,歲久殆遍。
滿山柿葉正堪書
鄭虔善于畫山水寫字,但是苦于無紙,于是儲存用慈恩寺的柿葉來題字畫畫,寫了好幾屋的柿葉,而後他把詩畫獻給玄宗,皇帝也非常喜歡,在尾部署名“鄭虔三絕”。
且鄭虔善于寫書,通地理山川,雖為官卻一貧如洗,讓後人敬仰和感歎。
楊萬裡寫“卻憶吾廬野塘味,滿山柿葉正堪書”,蘇轼寫“瓦池研竈煤,葦管書柿葉”均是源自這個典故,古人的風雅和勤奮可見一斑。
柿葉翻紅霜景秋
柿葉翻紅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紅樓——柿葉紅染,來自深秋的挂念柿葉除了典故外,更多還是秋日那一樹深情丹心。
詣紅樓院尋廣宣不遇留題
李益 〔唐代〕
柿葉翻紅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紅樓。隔窗愛竹無人問,遣向鄰房覓戶鈎。
霜秋至,柿葉紅,天空湛藍紅樓高聳,詩人訪友發現還有一片幽竹,向鄰居借來戶鈎打算開門一睹盛景。
簡單的小事,卻在詩句中潇灑不凡,充滿雅趣,似乎跟作者走進那一片深秋,感受無限秋情。
柿葉一林紅,蕭蕭四面風
菩薩蠻·過張見陽山居賦贈
納蘭性德 〔清代〕
車塵馬迹紛如織,羨君築處真幽僻。柿葉一林紅,蕭蕭四面風。功名應看鏡,明月秋河影。安得此山間,與君高卧閑。
納蘭性德更是寫出了那一片火紅的柿子林,秋風飒爽中,友人的居所幽僻安靜,避開了紅塵的喧嚣與嘈雜,看淡功名,心内如鏡,映襯明月秋水,澄澈明淨。
在這裡與友人卧談,真乃幸事和快樂。
除了觀賞之外,柿子還有無盡的思念,如“柿葉紅如染,橫陳幾席間。小題秋樣句,客思滿江山”;
離别未歸的想念“條桑初綠即為别,柿葉半紅猶未歸”;盡享秋日閑适的“薰爐茶鼎偶然同,晴日鴉啼柿葉風”等等,是秋日各種情感和思念的體現。
秋空映襯柿子樹葉
喝柿茶,吃柿子,喝柿酒,用柿木——渾身是寶的柿子樹柿葉因其中含有的單甯物質,在觀賞外還能制作成柿子茶,柿葉沏水後味道清新,具有“止咳定喘,生津止渴,活血止血”的功效,長期飲用,有助于滋潤皮膚,安眠消腫。
同時柿子樹也渾身是寶,其樹幹木質堅硬,紋理細膩,是制作家具、器械、文具和工藝品的上好材料。
嫩柿葉還能用作家畜飼料,其中丙種維生素與蘆丁、膽堿、黃銅、甙等成分,具有穩定血壓、清血、軟化血管和消炎作用。
柿子林,也宜觀賞也宜食
柿子除了生食,還能做成柿餅、柿霜、柿酒、柿醋、柿糖等。可謂十分豐富。單我國就有幾百種柿子,如方柿,尖柿等。
說了這麼多,你有沒有喜歡上這樣的柿子樹,回憶起兒時水果貧乏時吃柿子的快樂。
霜降就快到了,聽說“吃了霜降柿,不會流鼻涕”,小夥伴們有空可以吃一兩枚柿子,有機會也可以去火紅的柿子林走走,感受秋日柿葉之美。
借柿子吉祥的寓意,願大家事事如意、事事順利、時時吉祥(柿柿如意、柿柿順利、柿柿吉祥),度過最溫暖幸福的秋冬!
#柿子##霜降##朱元璋#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字,麻煩支持 關注 點贊 評論,非常感謝!
無塵和你一起找尋文化背後的小确幸,在古典文化世界裡體味美好,在瑣碎生活中撿拾點滴的溫暖!
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字為原創,特此聲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