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啟示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啟示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30 12:11:48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啟示(大學筆記十)1

本文首發于公衆号:儒門讀書錄

1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所惡于前,毋以先後;所惡于後,毋以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詩》雲:“樂隻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詩》雲:“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僇矣。《詩》雲:“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于殷,峻命不易。”道得衆則得國,失衆則失國。

朱熹注解說,“老老”就是“老吾老”,“民不倍”的“倍”即背離的背,“絜”念斜,用繩子度量的意思,“矩”是畫矩形所用的工具。“老老”、“長長”、“恤孤”這三件事,“上行下效……可見人心之所同,而不可使有一夫之不獲矣。”因此,“君子必當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間各得分願,則上下四旁均齊方正,而天下平矣。”

第二句話是對“絜矩之道”的進一步解釋。凡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句話引用三句《詩經》:

  • 第一句說的是,“能絜矩而以民心為己心,則是愛民如子,而民愛之如父母”。
  • 第二句話,“節”是“截然高大”的意思,“具”即“俱”,“辟”即“僻”,偏的意思,“僇”即“戮”,意思是“不能絜矩而好惡徇于一己之偏,則身弑國亡”。
  • 第三句話總結前兩句,“監”是“視”的意思,“峻”在《詩經》中寫作“駿”,意思是大,“不易”是難保的意思,這句話是說,要以殷商為鑒,知道天命難保,必須“絜矩而與民同欲”。

“絜矩之道”就是推己及人,根據人心人性中的共同點,去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在儒家看來,這是一切政治的出發點,下文所說的所有平天下的道理,“皆自此而推之”。


2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奪。是故财聚則民散,财散則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

《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

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

朱熹注解說,“先慎乎德”承接前文的“不可不慎”,“有人”指“得衆”,“有土”指“得國”,能“得國”,自然不缺财用,因此德為本,财為末。如果本末倒置,就是和民衆相争,教大家互相劫奪。“悖”是逆的意思,我們怎麼對人講話,别人也怎麼對我們講話,怎麼獲取财富,也會怎麼失去财富。

後面引用的幾句話是對上一段的反複說明。舅犯即晉文公的舅舅,名狐偃,字子犯,當時和晉文公一起出逃,因此這裡稱“亡人”。


3

《秦誓》曰:“若有一個臣,斷斷兮無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惡之;人之彥聖,而違之俾不通;實不能容,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此謂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

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好人之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朱熹注解說,“個”在《尚書》中寫作“介”,“斷斷”是“誠一之貌”,“彥”是“美士”,“聖”是“通明”,“尚亦有利”的“尚”是“庶幾”的意思。“啻”念赤,但、隻、僅的意思,“不啻若自其口出”即不僅是口頭說說而已。

前半句話說的是,如果有一個臣子,沒什麼才能,但坦誠寬厚能容人,别人有能耐就像自己有一樣,别人通明俊秀,自己也歡喜,而且不隻是口頭說說而已。這樣的臣子,作為君王要留住,能保子孫黎民。

“媢,音冒,忌也”,“違,拂戾也”,“俾”念比,使之的意思,“殆,危也”,“迸,讀為屏(屏退),古字通用。猶逐也”。

後半句話說的是,如果一個臣子,雖然有才能,但不能容人,對國家是有害的,要遠遠地趕走。

後一句話中,“命”字當作“慢”或“怠”,“拂”是拂逆的意思,“菑”是古代的災字,這裡的君子是“以位言之”,即指君王,“發己自盡為忠,循物無違謂信,驕者矜高,泰者侈肆”。

這句話的意思是,君王要以天下百姓之心為心,尊重天下百姓的好惡,笃行忠信之道,避免驕矜放肆。

朱熹說,這裡發揮《秦誓》的内容,實際上也是對前面所引用的三句話的進一步說明。


4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衆,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财恒足矣。

仁者以财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也,未有府庫财非其财者也。孟獻子曰:“畜馬乘,不察與雞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與其有聚斂之臣,甯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長國家而務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之,小人之使為國家,菑害并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何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朱熹注解道:呂不韋曾說,“國無遊民,則生者衆矣,朝無幸位,則食者寡矣;不奪農時,則為之者疾矣;量入為出,則用之舒矣”,這是對“有土”、“有财”對解釋,說明治理國家在于“務本而節用”,而不是搜刮聚斂。後文所說,都是對這一句話的發揮。

“發,猶起也”,孟獻子是魯國的仲孫蔑,“察”在這裡有計較的意思。“伐冰之家”是指“卿大夫以上,喪祭用冰者”,“百乘之家”指“有采地者”。“彼為善之”四個字,朱熹“疑有阙文誤字”。

這幾句話講治理國家不能以利為利,而應當以義為利。

那麼,為什麼治理國家的人會以利為利呢?這裡似乎暗含着一種利益沖突的假設,即治理國家的人是有自己的利益的,而且這種利益往往與民衆的利益相沖突,因此,儒家才反複勸說,讓治理國家的人要控制自己,讓民衆得到利益,他們自然也不愁不能獲利,如果不讓百姓得到利益,百姓就會起來推翻他們。


5

講治國平天下的這幾段話,可以與前文對“止于至善”的解釋相比對,前文說“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我們抛開上行下效的傳統邏輯,把每個人都當作君子,可以理解為一個理想的世界,就是賢人得到任用,人與人之間關系和諧,民衆的權利得到保障,都能過好自己的幸福生活。

因此,我們總結上面幾段話,大意如下:

政治的出發點是人心人性,治理國家的關鍵在于理解國民,尊重國民,為國民謀利益而不能傷害國民的權利。任用賢明寬厚的官員,而不能用不能容人,或者老想着從國民身上搜刮财富的官員。


6

《大學》是封建時代的文字,這裡講的治國與平天下的關系自然也立足于這種時代背景。國是指封國,天下是指那時所理解的中國。當時的天下秩序,是各國并立,地位互有高低,但共尊周王。而周朝正是作為封臣從商朝奪取的政權,為了解釋自己的行為,提出天命不常,歸有德者的說法。

《大學》提出,治理天下和治理封國的道理是一樣的,根本上說,即在于治國者的“絜矩之道”,從自身出發,理解國民的需求,尊重國民的利益,任用賢人,教化道德,使大家都能幸福生活。而不能“拂人之性”,隻想着自己的好惡而忘記别人也有一樣的好惡。

“民之所好好之”的“好之”,是指幫助國民實現之——如此就是有德,否則就是無德。而正是“德”,提供了政權的合法性。

因此說,平天下在治其國。


儒門讀書錄:現代社會的我們如何安身立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