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沖之
10歲豪言,不求升官發财,隻求得知宇宙之奧秘。
祖沖之是我國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祖沖之的數學著作《綴術》記載了很多數學計算的方法,比如一些特殊的二次方程和三次方程根的計算。
另外,祖沖之還将圓周率推算到了3.1415926到3.1415927之間,也是當時對圓周率計算精度最高的。
祖沖之的爺爺、爸爸都是當官的,祖沖之小時候被逼着學習四書五經就是必然的了。
但是,小祖沖之并不擅長學習這些,經常因為無法背誦課文而被爸爸罵成蠢豬笨牛。
最後還是祖沖之的爺爺出來說話:“算了算了,書念不好也許其他的能做好呢。别再難為孩子了。”
某個機會,祖沖之的爺爺發現祖沖之對天文學很感興趣,于是給祖沖之找來很多關于天文學的書。
看到小祖沖之讀得津津有味,大家都很高興。于是,祖孫三人就經常一起讨論天文知識。
10歲那年,家裡帶着祖沖之去天文學家何承天的家裡。
何承天見祖沖之對天文感興趣,滿心歡喜。爺爺見狀,順水推舟道:“你看你這麼喜歡這孩子,就收了他當徒弟吧?”
何承天轉過頭來,對小祖沖之說道:“小朋友,研究天文曆法非常苦呀,而且不能升官發财,你真願意搞這個?”
10歲的祖沖之一本正經的正面回答:“升官發财算什麼,我想知道的是宇宙的奧秘!”
高斯
老師說:這孩子太牛,我教不了。
高斯是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大地測量學家。高斯是近代數學的奠基人之一,有“數學王子”之稱。大家可能知道的更多的故事是關于等差數列求和的。
有一天高斯的數學教師情緒低落的一天。對同學們說:“你們今天替我算從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誰算不出來就罰他不能回家吃午飯。”結果不到半個小時,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闆走上前去。“老師,答案是不是這樣?”
老師頭也不擡,說:“去,回去再算!錯了。”高斯卻站着不動,把石闆伸向老師面前:“老師!我想這個答案是對的。”
數學老師本來想怒吼起來,可是一看石闆上寫了這樣的數:5050,他驚奇起來,這個8歲的小鬼怎麼這樣快就得到了答案呢?
要知道那個年代,等差數列的求和是大學才學習的知識,而小高斯看上去有能力掌握這個數學技能。
于是,下課後老手向校長彙報:“對于高斯,我已經沒什麼可教的了。”
後來,老師為了不埋沒高斯的數學天賦,經常托人去大城市漢堡買更先進的數學書給高斯看,還讓自己的助理對這個普通家庭的孩子多加照顧。
歐拉
9歲自學《代數學》,13歲上大學
歐拉是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分析、代數、幾何都是歐拉偉大的貢獻。歐拉還是最多産的數學家之一,共寫下了886本書籍和論文。
歐拉出生在一個牧師家庭。很小的時候,就利用“周長相等四邊形正方形面積最大”幫助他的父親改造羊圈。讓老爹見識了歐拉的數學天賦。
爸爸的羊群漸漸增多了,達到了100隻。原來的羊圈有點小了,爸爸決定建造一個新的羊圈。
他用尺量出了一塊長方形的土地,長40米,寬15米,他一算,面積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頭羊占地6平方米。
他發現他的材料隻夠圍100米的籬笆。若要圍成長40米,寬15米的羊圈,其周長将是110米(15 15 40 40=110)父親感到很為難。
小歐拉卻向父親說,不用縮小羊圈,他有辦法。父親不相信小歐拉會有辦法。心想:"世界上哪有這樣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歐拉卻堅持說,他一定能兩全齊美。父親終于同意讓兒子試試看。
小歐拉見父親同意了,站起身來,跑到準備動工的羊圈旁。他以一個木樁為中心,将原來的40米邊長截短,縮短到25米。
跑到另一條邊上,将原來15米的邊長延長,又增加了10米,變成了25米。經這樣一改,原來計劃中的羊圈變成了一個25米邊長的正方形。
父親照着小歐拉設計的羊圈紮上了籬笆,100米長的籬笆真的夠了,不多不少,全部用光。面積也足夠了,而且還稍稍大了一些。
13歲,歐拉考進巴塞爾大學,當時舉世轟動,是這所大學最年輕的大學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