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人而言,知道唐代詩人孟郊是從他的一首《遊子吟》開始的。 小學課本選入了這首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我們當時的理解就是孟郊表達對母親的感激之情。
“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更是被頻繁地引用到了描寫歌頌親情的作文中去。我們将自己的母親稱之為慈母,甚至到了上大學,工作之後都沒有改悔的意思。
也許對很多人而言,一輩子都不會有機會糾正這個錯誤。也許是當時老師沒有細講,也許很多老師都不知道“慈母”的真正含義,我們都犯了望文生義的嚴重錯誤把“慈母”等同于慈愛溫柔的母親。
也許正是因為這首《遊子吟》,慈母才發展成為了今天的含義。當時,我們被孟郊的情真意切所打動,如今才知道“真相”。不論真相如何,不論是否存在着血緣關系,不論是賦予生命之恩還是養育之情。所流露的感情都是真的,沒有絲毫矯揉造作,所以我們被打動了。而母子親情永遠是值得人們時代歌頌的質樸情感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