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趣解古詩文似乎成為了一種“時尚”。随便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比如白居易經典情詩《夜雨》,被理解成:我想你想得睡不着。李商隐的“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被理解成:确認過眼神,你是對的人。而蘇轼《定風波》中的名句“萬裡歸來顔愈少,微笑”,也被理解成了文藝青年口裡的金句: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這些理解讓我們見識了現代人的小聰明,把古詩文與網絡用語結合起來,也确實讓更多的人對這些古人的文字有了更深的理解,這是無可厚非的。關鍵就在于,不是每一次趣解都是對。比如王之渙的《登鹳雀樓》,硬是被當代女詩人餘秀華解釋得讓人摸不着頭腦,這顯然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曲解。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網友的一次解讀,這一次說的是《陋室銘》。劉禹錫的這篇骈文,年年入選課本,已經成為幾代人心中的經典。讓我們再來重溫一下: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牍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此文寫于劉禹錫任職安徽和州時,網友把全文的意思理解成一個網絡金句:我隻想做個安靜的美男子。這個金句自2014年開始流行,如今仍被很多網友挂在嘴邊。這種理解确實是挺有趣的,那麼《陋室銘》真的是這個意思嗎?這樣理解說得過去嗎?且聽小美給大家慢慢道來。
首先,我們要理解劉禹錫這篇骈文的創作背景。當時他從京城被貶至和州任職,當地知縣眼見這樣一個名震京城的大才子也有這樣落魄的時候,便故意要讓他下不來台,于是在安排住處時處處為難他。知縣先把他安排到一間江邊的房子裡,那裡本是偏僻的郊區,但劉禹錫是何許人也?人家是樂觀、豁達的詩豪,他不但不覺得有何不妥,還寫了副對聯貼在門口: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辯。
看到劉禹錫過得惬意得很,知縣再生一計,又把他安排住在了河邊,房子也更小了。誰知咱們劉禹錫一點也不介意,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曆陽心在京。 他還有心思看水邊的楊柳,這知縣就更惱羞成怒了。
于是幹脆把他調到城裡住,這裡是既沒江河,也沒楊柳依依,隻有一間破舊的陋室,屋内陳設極為簡陋。這下劉禹錫氣不過了,直接寫了這首《陋室銘》。因為字數較多,他也就不貼在門口當對聯了,直接叫人刻成石碑 ,立在門前。
理解了這些,咱們需要思考的就是劉禹錫寫《陋室銘》時,到底是淡然地希望安靜地做個美男子,還是一腔怒火?筆者覺得是後者。
首先,從遣詞上來看,《陋室銘》與前兩副貼在門前的對聯相比,已經是完全不同的用詞風格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其實已經寫得非常張揚了,大家翻看一下唐詩宋詞,除了詩仙李白說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外,有幾人敢把自己自比為山中之仙、水中之龍?“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裡的“白丁”顯然是有所指的,指的正是像知縣這樣沒有學識的人。而最後連用南陽諸葛廬和西蜀子雲亭的典故,也是把自己比作先賢,其豪情及霸氣,都非一般文人所能比。所以,這篇文章還真就不是低調地說要“做個安靜的美男子”,它是一篇極具張力,帶着刺兒的挑釁文。
其次,我們要足夠了解劉禹錫。劉禹錫為何會被稱為詩豪,因為他心中有一般文人沒有的豪情,這一點體現在他數首經典作品上。《秋詞》中的“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曆代文人寫秋往往都是悲秋,到了他筆下卻寫出了十足的豪情。而被小人陷害被貶14年後,回到京城他寫了首《再遊玄都觀》,其中兩句是這樣的: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吃了十幾年的苦,好不容易回京,按說一般人都知道要低調行事了。畢竟14年前,正是因為在玄都觀寫詩得罪了人,才會吃盡苦頭的。但14年後,他就是脾氣不改,偏要故地重遊,偏要再寫這麼一首,表示:當年的劉郎我今天又回來了!
綜上,無論是從《陋室銘》霸氣的文字,還是從劉禹錫的性格來說,他這篇骈文翻譯成“我隻想做個安靜的美男子”其實都是不太合适的,它看似有趣,其實沒什麼道理。說句玩笑話,如果劉禹錫真是這樣想的,那文壇該少了多少千古名句,唐代詩壇該少了多少熱鬧。一己之見,歡迎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