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1歲的脫貧戶宋志剛是河南沁陽市王曲鄉南魯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的股東,每年合作社都按時将3000多元的土地流轉金打到他的賬戶上。靠着土地集中流轉,南魯村從黃土地裡刨出“金疙瘩”,實現了土地綜合收益增長、農民增收的大好局面。
沁陽市王曲鄉南魯村有2281口人,耕地2700畝,在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集中流轉土地前,村裡土地的流轉價格每畝800元左右。有的家庭在城裡住或者外出打工,土地閑置;留在家裡的多為老年人,種植地塊小,機械化率低,技術水平有限,綜合效益低。為了改變這個現狀,經過外出考察和多次研究,該村最終确定了走土地集中流轉這條路。
在詳細測算之後,南魯村駐村第一書記靳高峰心裡有了一本賬:集中流轉土地的重點在于“集中”這兩個字。群衆小規模種植小麥、玉米,減去成本後,每畝收入在1000元左右,但不包含人工成本。通過集中流轉,土地租金就能達到千元以上,同時解放出來的勞動力還可以有其他收入。
作為南魯村土地流轉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村合作社的第一批“股東”,宋志剛說,“我身體不太方便,靠做帶貨直播,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土地流轉前需要操心地裡的農活,土地流轉以後,我可以安心在家做直播,12月份土地流轉的錢會按時打到我的賬上,讓我非常滿足。土地流轉确實給我帶來非常大的便利和實惠。”
據統計,南魯村的土地集中流轉後,連片的土地真正實現了規模經營,土地流轉價格最高能達到1300元。而在土地連片後,因為田埂、溝渠、生産道路整治,集體土地面積還增加了242畝,按照每畝1200元的價格,每年可增加集體收入近30萬元。
“我們家地全部交給村裡集中流轉了,不但省時省力,而且價格有保障,每畝地能多收入300塊錢。”在南魯村的村委會,村民呂聯波在合同上按下了手印。目前,南魯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已經有1940位村民入股,占全村人口的85%。
翻開村合作社的賬本,靳高峰詳細的向記者介紹着另外一本“明白賬”:合作社對全村土地制定了每畝1000元的指導價,流轉土地承包費高于指導價的部分,收取一定的管理費。
“我們小組通過土地流轉,現在有了錢,大家幹事創業的積極性都提高了很多,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一些事情上,大家都是搶着幹”。今年,南魯村8個小組共增加15萬元的收入,小組長将這些錢用在了人居環境整治、文化活動、孝老愛親等工作上,集體經濟增收徹底激活了南魯村的一池春水。
今年5月份,位于南魯村的人和春天奶業科技有限公司在與南魯村洽談後,從合作社承包了205畝土地,24.6萬元承包價比去年從村民手中直接承包的價格多了6.15萬元,股東每畝增收了300元;同時,合作社還收取了2萬元的服務費。土地承包價格漲了,但承包合同卻順利簽訂,這其中村合作社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土地成片以後耕種起來很方便,也可以投入一些高附加值的種植計劃。”人和春天奶業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張喜強告訴記者,“另外我們還打算與合作社簽訂青貯玉米訂單,既保障了飼料,節約了運輸成本,農戶也有了穩定收入。”
與合作社簽土地流轉合同,村民少了一分風險,承包者多了一分保障,怡品葡萄園園主魏紅旗對此深有感觸。
“合作社對我們的生産經營幫助非常大,讓我有了投資和經營的底氣。今年我在水井、肥料和葡萄園的建設上又先後投入了十多萬元,對我們以後的發展很有幫助,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魏紅旗說。
南魯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郭長樂介紹,目前,該村正在争取讓更多的村民入股到合作社,計劃到 2023年,村民每畝地增收 300元,村集體收入要達到 40萬元,真正實現“土地增效、企業增産、農民增收”,達到村集體、企業和股民三赢。
五星創建,産業興旺是基礎。今年以來,擁有優質良田48000餘畝,獲批“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小麥、玉米)标準化生産基地”的王曲鄉堅持把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作為“牛鼻子”工程來牽引、來推動,帶領各村步入“五星”支部創建“快車道”。南魯村的土地集中流轉試點成功後,該鄉的大十八裡、夏莊、大召、小王等村紛紛前來“取經”,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開展土地規模經營。
自5月份推動土地集中流轉以來,王曲鄉共流轉土地21000餘畝,占比43%,規模種植的優勢初步形成,預計9月底前将完成4萬畝左右土地的集中流轉。
“下一步,王曲鄉将積極推動“五星”支部創建,圍繞“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群衆得實惠、集體增收入”的目的,助力全鄉形成“以點帶面”的發展格局,推動農業提檔升級,開啟現代農業新征程。”沁陽市委常委、王曲鄉黨委書記崔志琦說。(圖片由張新雨、楊亞男授權使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