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陽華沖高級中學(原為沭陽縣華沖中學高中部)創辦于1956年,曾是一所知名的普通農村完中。但随着城市化發展進程加速,辦學條件落後、設施設備陳舊老化、師資力量薄弱等一系列教學方面的問題日益顯現。為有效突破發展瓶頸,該校緊密圍繞“狠抓質量提升,辦品牌學校”的工作思路,切實踐行“自強”辦學理念。自此,學校全面迎來了脫胎換骨的重生涅槃,實現了辦學規模檔次同步躍升、校園文化建設欣欣向榮的精彩蝶變。
迎難而上、知難而進。該校積極把握新一輪教育布局機遇,切實踐行“自強”辦學理念,在創建中提升教育辦學品質内涵,追求“對每一個學生負責”的教育真谛,構建師生和諧共生發展的良好局面,取得了豐碩的辦學成果。2006年,學校獲評為江蘇省三星級普通高中,2013年、2018年先後兩次順利通過江蘇省教育評估院複審。2018年8月,沭陽縣華沖中學高中部整體搬遷到位于沭陽東部城區的夢溪街道,更名為沭陽華沖高級中學,成為獨立設置的公辦高中。近年來,學校通過着力營造自強文化氛圍、精心描繪教師自強願景、努力塑造學生自強品格,逐步走上了一條内涵發展之路。
校友榮靜回校分享成長故事
着力營造自強文化氛圍。文化是最深沉的力量,它對師生的影響最為持久。沭陽華沖高級中學在對“華中文化”内涵及學校傳承的曆史經驗進行全面梳理和總結的基礎上,以校園為陣地,積極打造校園文化環境,讓師生置身于“自強文化”的熏陶之中。守住校史的“底子”。沒有建校曆史的孵化,學校也就難以構築起精神家園。半個世紀前,學校在經費緊張、物資短缺的困難形勢下,由老一代“華中人”盤窯制磚、鏟草平土,按時完成初期的建校任務,使學校得以在1956年秋季如期開學。在校園曾一度無牆無院的情況下,師生們親自動手修築院牆、粉刷門窗。老一代“華中人”以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孕育了建校初期的學校精神。新時期,學校搬遷到城區辦學後,着力建設智慧校園,創成省四星級普通高中。豐富學生的“裡子”。學校對校園景觀文化進行整體思考和精心營造,極力體現“華中元素”,讓物質景觀成為學校“自強教育”特色建設的載體,力求賦予學校的一草一木以文化記憶和理念追求。“四香廊”是四座教學樓之間的連廊,按樓層自下而上分别為“人香廊”“花香廊”“書香廊”“雲香廊”。“四香”諧音“思鄉”,蘊含着“進城人不忘根”的“華中人”在新征程上牢記艱苦奮鬥、不忘自強不息。“二不亭”是兩座古色古香的長亭,兩亭東西相對,分别镌刻着“誨人不倦”和“學而不厭”。“二不亭”和“啊不停”構成諧音,寓意學校在追求高品質高中建設目标的征途上永不止步、永不懈怠。位于校園東南、東北兩角的“日月潭”清澈見底,水中遊魚成群,觀賞美景之際,昭示學生要自強不息,勤學不辍,如饑似渴地學好知識本領,努力成長為祖國的棟梁之材,厚植學生的家國情懷。吹響學習校友的“号子”。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建校以來,學校湧現出了很多傑出的人才。曾經走出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副司令員張道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浙江大學教授張耀洲、在印地語領域獲得卓越成就的北大教授姜景奎、殘奧會擊劍冠軍榮靜、“中國好人”仲磊等傑出校友,以及宿遷市教育局原局長湯成軍、沭陽縣教育局局長丁銀川、沭陽建陵高級中學校長丁銀凱、沭陽如東高級中學副校長許大成等優秀教育工作者。他們在艱苦的環境裡磨砺奮進,綻放了生命的華彩,并成為鮮亮的“華中名片”。近來,學校邀請榮靜回校分享成長故事、邀請姜景奎進行線上講學,用他們的精神激勵和鼓舞新一代“華中人”砥砺前行。
古色古香的校園長亭
精心描繪教師自強願景。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強生必先強師”。沭陽華沖高級中學以省四星級高中創建為契機,引導全體教師按四星級普通高中教師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激勵自己、提升自己,精心描繪教師自強願景。校長帶頭“放樣子”。最是書香能緻遠。學校着力打造“書香校園”,新建教師閱覽室,訂購雜志多達300餘種、報紙100餘種,新購圖書達8萬冊,且每年在圖書購買量上都保持近2萬冊的規模遞增,為教師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校長帶頭讀書、寫讀書筆記并堅持每天在學校微信交流群中分享,開展“向教師推薦一本好書、向班主任推薦一本好書、向中層領導推薦一本好書”活動,為教師及學校中層領導發放教育教學類通識讀物。引導教師根據自身情況制定每學期、每學年的讀書計劃,要求每個教師每個月閱讀一本書,上報教科室,存入教師個人成長檔案。對讀書較多、科研成果突出、著作獲得發表出版等的教師,建立精神及物質雙重獎勵制度,讓愛讀書成為學校的一道特色風景線。教幹奮力“挑擔子”。為更好地推行“151習本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發揮教幹在課堂教學中的引領、示範和榜樣作用,學校利用每周例會時間安排教幹在報告廳開設展示課。同時,要求教幹每人每周至少聽兩節課,并及時将聽課情況反饋到教學處,由教學處每周進行一次總結并上報校長室。學校實行行政導護制度,每天安排教幹值班,全方位守護學生的成長,值班組長實時填寫導護日志,并交校長審閱。在每棟學生宿舍樓設置領導值班室,中層幹部、校級領導每周至少兩次住在值班室,協助宿舍管理員和值班班主任維持學生就寝紀律,将“學生在老師在,老師在教幹在,教幹在校長在”落到實處。結對成長“找路子”。近幾年,為促使年輕教師隊伍快速成長,促進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學校實施“師徒結對”的“青藍工程”,充分發揮老教師傳、幫、帶的積極作用,通過師徒互動,實現共同提高。以備課組為單位,每周開設兩節課,包括老教師教研課以及新教師公開課,新教師在老教師的指導下“聽一課、上一課”。開設新教師見面課,新入職教師自定時間、課題,由教研組長、三個年級備課組長組成的評委團按課堂教學評價表分項打分,肯定優點、指出不足。舉行“自強杯”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學校35周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全員參加,在專業技能上同台競技、互見長短、取長補短。多次邀請省特級教師許大成來校講學,并成立“許大成名師工作室”,鼓勵教師發現和研究有價值的教育教學問題,以微型課題研究為載體,提升教師隊伍的教研素質。
組織學生利用大課間跑操
努力塑造學生自強品格。經過60餘年的發展,沭陽華沖高級中學的“自強教育”逐步實現了“從無到有、從零碎走向系統、從簡單走向深刻、從自發走向自覺”,并且成為培養“人格健康,基礎紮實,特長明顯,自強不息”的現代高中生的有效實踐方式。為學生發展特長搭“台子”。每周一由學生自己主持的校園升旗儀式,成為學生不斷激發自我、挑戰自我、戰勝自我的舞台。成立校園電視台、廣播站,讓學生參與到電視節目、廣播節目的制作中,從欄目的策劃、采訪到攝影、主持,都活躍着學生們的身影,使校園電視台成為學生展示自我的一個平台。成立學生社團,并為每個社團安排了指導老師或校外兼職輔導老師,引導社團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活動,為學生自主成長搭建了重要平台,有效促進了學生主體精神、興趣愛好、個性特長綜合協調發展。學生會幹部通過公開選舉競聘産生,讓學生幹部直接參與學校常規管理,使學生的潛能得以發揮、才幹得以展示、能力得以提升,奠定走好人生之路的基石。為學生學會奔跑裝“輪子”。為了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提高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學校将語文閱讀課納入學校課程計劃,高一、高二年級每周安排兩個課時,高三年級每周安排一個課時,由教學處定時哪一節課以及定點哪個教室,安排進入課程表。由語文教師擔當“第一責任人”,負責組織該項課程的教學、紀律管理、作業檢查與效果監控。同時,開設“兩動兩就”課。其中“兩動”即勞動和運動。每天安排一個班級到學校各個崗位輪值,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的自強能力;每天大課間進行跑操和“曳步舞”,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學生的堅強意志。“兩就”即就餐和就寝。每餐對學生的就餐秩序進行檢查,規範學生的就餐行為,提高學生的文明素養;每晚對學生的就寝秩序進行督促,嚴肅學生的就寝紀律,強化學生的良好生活習慣養成。讓學生自主學習有“法子”。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更是學習的主人。為了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學校幾經摸索、實踐、借鑒和總結,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小組合作下的“151習本課堂”教學模式。“151習本課堂”由課前“1”習、課中“5”習、課後“1”習三部分組成。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普遍運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法的方式進行學習,主體地位得到進一步強化。“151習本課堂”教學模式以“育自強之人”為目标,實現讓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有效轉變,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學生在閱覽室認真看書學習
登樓遠眺,目盡浮雲九萬裡;掩卷兀坐,思接長空三千年。沭陽華沖高級中學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瞄準“省高品質示範高中建設”這一目标,正在沭陽縣打造“蘇北教育第一縣”的新征程上闊步前行。全體“華中人”将秉承“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華中精神”,努力将沭陽華沖高級中學辦成一所更有溫度、更有内涵的現代化學校。
(仲達明 任新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