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地産一直有一個嘲諷性的言論,那就是"地産夜壺論",很多地産評論家都以此作為評價房地産走勢的根基。所謂的"夜壺"非常形象地表面了經濟對房地産的依賴性,分兩方面來說:房價上漲過快,影響實體經濟的穩定增長,夜壺就會撤下去;反之經濟增長緩慢,需要強有的經濟支柱,地産又會被高調提起,重用"地産夜壺"。
這個通俗的描述,這些年來也在被驗證其真實性。對于剛需來說,"地産夜壺"是阻礙大家買房的最大障礙。房價下跌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房價下跌後,"夜壺"又将被重新提起。在樓市放松調控,房價松綁後,房價這樣的不确定性走勢是讓大家覺得最無奈的。
回顧2018年的樓市,房價真的出現下跌了嗎?實際上并沒有。筆者統計了全國60個大中城市房價的走勢,2018年對比2017年,全部呈現了上漲的趨勢。一二線城市房價并沒有出現大幅回落,調控也并沒有阻止大家買房的腳步。三四線以炒房為目的購房需求大行其道,小區開盤均出現哄搶,專家都在警告樓市的危機,但所有人都沒有聽取建議。
今年調控的關鍵詞是"穩定",一切以穩為主,一線城市調控并未放松但市場較之前更加穩定,大中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上漲幅度超過8%;二線城市紛紛推出人才引進政策。穩不代表調控不繼續,也不意味調控就要放松,但穩中是否會有松的意味,需要大家拭目以待。
我們以中西部的一個城市(西安)為例,去年房價上漲幅度全國排名前列,土拍市場以及新房市場比2017年漲了不止一倍,房地産在地區經濟增長中占據的地位不容忽視。2018年西安到底賣了多少房?很多人都會驚歎,全年銷售面積達1046.43萬㎡!買房主要群體是在校讀書的大學生,通過人才落戶新政有了西安戶籍。落戶政策的放松也算是樓市松綁的一方面,但嚴格意義上并不屬于地産夜壺。
樓市在進入長效機制後,房地産"夜壺"的用途不再是簡單的經濟增長劑,這隻夜壺也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叫做"一城一策",筆者認為地産夜壺重提的的概率不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