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梅州平遠一戶人家祖孫三人
吃了采摘的野生蘑菇中毒
均搶救無效死亡
據了解,家中2隻貓也被毒死
相關專家在平遠縣上舉鎮畲腦村小畲的
一處山林發現了蘑菇
專家表示
這種聞起來香香的蘑菇有毒
烘幹後卻與食用紅菇長得非常像
專家介紹,毒蘑菇的毒素類型分為:急性肝損害型、急性腎衰竭型、神經精神型、胃腸炎型、溶血型、橫紋肌溶解型及光過敏性皮炎型等,誤食後會出現不同的中毒症狀。
常見毒蘑菇有緻命鵝膏、亞稀褶紅菇,其中緻命鵝膏對肝的損害很大,緻死率也比較高。另外如長在柚子樹底下的小蟬草,人吃了會頭暈,對腸胃也有影響,容易拉肚子。
平遠盛産紅菇,專家很快在山上發現了4種紅菇,其中2種紅菇有毒,1種毒性緻命。
專家稱,從中毒症狀推測,3人很可能食用了當地盛産緻死率達到70%的亞稀褶紅菇。
亞稀褶紅菇有劇毒,小小一朵也可緻命。誤食後,人體開始了出現胃腸道症狀,腹痛腹瀉,惡心嘔吐,随後出現橫紋肌溶解導緻呼吸衰竭,最後搶救無效死亡,目前尚無有效解毒劑。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發布重要提醒:
為預防誤食野生毒蘑菇等
有毒野生植物中毒事故的發生
請廣大群衆以及餐飲單位
不要自行采摘、食用、制售
野生蘑菇等野生植物
毒蘑菇中毒如何自救?
1.催吐
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況下盡快催吐。可用手指扣咽部或用器具壓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嘔吐。可反複多次,盡量把胃内食物嘔吐出來,以減少毒素吸收。
2.立即就醫
中毒後立刻到正規醫院救治,最好攜帶剩餘蘑菇樣品,以備鑒定蘑菇的種類,确定有效的治療措施和判斷預後。
網上有不少辨認蘑菇的方法
這些方法真的靠譜嗎?
1.毒蘑菇的識别誤區
根據傳統的個别簡單方法和特定經驗來識别不同地方複雜多樣的毒菌和食用菌是造成誤食中毒的原因之一。不要嘗試用聽來的所謂的“民間偏方”去分辨毒蘑菇,因為很多方法都是訛傳,沒有科學依據。即使是專家,在分辨的時候可能也需要用到專業的儀器才能将外形相似的品種分辨開來。
關于毒蘑菇的N種錯誤說法:
錯誤說法1:
顔色鮮豔的,或外觀好看的蘑菇有毒。
“鮮豔”和“好看”本身就沒有具體絕對的标準。事實上色彩不豔、長相并不好的肉褐麟小傘、秋盔孢傘等卻極毒。廣東地區毒蘑菇中毒的第一殺手——白毒傘卻是純白色的,樸實無華。毒蠅傘很漂亮,鮮紅色菌蓋點綴着白色鱗片的形象構成了“我有毒,别吃我”的警戒色,不少蘑菇藝術品都是以它為原型創作的,它的确有毒。但也有一些可食蘑菇種類是美貌與安全并重的,同樣來自鵝膏屬的橙蓋鵝膏,具有鮮橙黃色的菌蓋和菌柄,未完全張開時包裹在白色的菌托裡,有“雞蛋菌”的别稱,是夏天遊曆川藏地區不可不嘗的美味。
錯誤說法2:
毒蘑菇蟲蟻不食,有蟲子取食痕迹的蘑菇是無毒的。
事實上,很多對人有毒的蘑菇是其他動物的美食,比如豹斑鵝膏經常被蛞蝓取食。白毒傘也有被蟲齧食的記錄。
錯誤說法3:
毒蘑菇與銀器、大蒜、大米或燈芯草同煮可緻後者變色;毒蘑菇經高溫烹煮或與大蒜同煮後可去毒。
銀針驗毒是個流傳千年的古老傳說,原理是銀與硫或硫化物反應生成黑色的硫化銀。古法提煉的砒霜純度不高,常伴有少量硫和硫化物,用銀器有可能驗出;但所有毒蘑菇都不含硫或硫化物,不會令銀器變黑。至于毒蘑菇緻大米、大蒜或燈芯草變色的說法則完全出自臆想,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種現象确實存在。有實驗人員曾經用緻命白毒傘和大蒜同煮,結果湯色清亮,大蒜顆顆雪白,兼之鮮香四溢,令人食欲大振。
高溫烹煮或與大蒜同煮可以解毒的說法危害更甚,人們可能對解毒效果抱有信心而吃下自己無法判斷的蘑菇,從而增加了中毒風險。不同種類的毒蘑菇所含的毒素具有不同的熱穩定性。以白毒傘為例,其毒性成分毒傘肽,包括至少8種結構類似、骨架為8個氨基酸構成的環狀肽。毒傘肽的穩定性很強,煮沸、曬幹都不能破壞這類毒素,人體也不能将其降解。其中毒性最強的α-毒傘肽口服半緻死劑量(LD50)是每千克體重0.1毫克,意味着吃下一兩朵白毒傘就足以奪去一個成年人的生命,而且一旦入口就沒有任何解藥。大蒜裡的活性物質有一定的殺菌作用,但對毒蘑菇完全無能為力。
錯誤說法4:
受傷變色、流汁液者有毒。
其實這并不絕對,像松乳菇、紅汁乳菇受傷處及乳汁均變藍綠色,卻是味道鮮美的食用菌。
錯誤說法5:
毒蘑菇往往有鱗片、黏液,菌杆上有菌托和菌環。
提及鱗片、黏液、菌托和菌環等形态特征術語,是毒蘑菇錯誤說法“與時俱進”的表現。同時生有菌托和菌環、菌蓋上往往有鱗片,是鵝膏屬的識别特征,而鵝膏屬是傘菌中有毒種類最為集中的類群。也就是說,按照“有菌托、菌環和鱗片的蘑菇有毒”的鑒别标準,可以避開包括白毒傘和毒蠅鵝膏在内的一大波毒蘑菇。但是,這條标準的适用範圍非常狹窄,不能外推到形态高度多樣化的整個蘑菇世界,更不能引申為“沒有這些特征的蘑菇就是無毒的”。很多毒蘑菇并沒有獨特的形态特征,如亞稀褶黑菇,沒有菌托、菌環和鱗片,顔色也很樸素,誤食會導緻溶血症狀,嚴重時可能因器官衰竭緻死。另一方面,這條标準讓很多可食蘑菇躺着也中槍。例如,常見食用菌中大球蓋菇有菌環、草菇有菌托、香菇有毛和鱗片。
2、廣東常見的野生毒蘑菇類型
廣東常見劇毒蘑菇種類有白毒傘(緻命鵝膏)、灰花紋鵝膏、黃蓋鵝膏白色變種、粘蓋包腳菇、簇生沿絲傘(簇生黃韌傘)。
“紅傘傘,白杆杆
吃完一起躺闆闆”
來曆不明的野生蘑菇不采摘、不購買、不食用
美食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原标題:警惕!廣東祖孫3人食用這種東西喪命!)
轉自人民網、廣東市場監管、梅州電視民生820
來源: 中國搜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