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本吃貨,我認為淳常在是真性情,但不是純天真。
愛吃的人很容易得到滿足,也更容易獲得他人信任。
但在後宮生存,不懂得生存之道也是很難存活。
淳常在很聰明,雖然年紀小,但這個道理還是懂的。
不然也不會默默無聞兩年,一舉赢得了皇上聖心。
如果淳常在不死,或許也能得到皇上真寵愛,畢竟她不是誰的替身。
隻因為淳常在無意聽到華妃收受賄賂之事,周甯海就将她溺死在荷花池裡。
如此明豔開朗愛笑的女孩子就這麼死去,大家都覺得很惋惜。
但害死淳常在的真是是華妃嗎?其實細想想,真兇應該另有他人。
放風筝自然要在空曠的地方放,做見不得人的事情當然要在背地裡。
淳常在年紀小又貪玩,所以在甄嬛宮中待不住,偏偏要拉着甄嬛一起放風筝。
當時浣碧提醒了一句,讓甄嬛還是小心為妙。
可是甄嬛耐不住淳常在軟磨硬泡,帶着一幹人就去放風筝了。
天氣正好,風筝明明飛得挺好,忽然就斷了。
淳常在就一個人跑去撿風筝,雖然甄嬛讓侍衛去跟着,但卻跟随無果。
傍晚時分,槿汐回來告訴甄嬛,淳常在已經死了。
槿汐說,找到淳常在的時候,她的手裡還握着一段風筝線。
有一種可能就是,風筝是實現被人剪斷了,放在了華妃談事的不遠處。
當一個人在安靜地段的時候,就容易被聲音吸引。
淳常在撿到風筝,聽到假山處有人對話,出于人的本能,肯定想去聽聽。
或許剪斷風筝的人本意不是害死淳兒,是想讓她把此事告訴皇上。
奈何被曹貴人看見,這才讓淳常在惹上了殺身之禍。
設計此局的人很有可能是皇後淳常在之死,讓當時有孕在身的甄嬛打擊非常大。
從兩個人的相處模式來看,甄嬛是真心待淳常在的。
正因為傷心至極,才加速了甄嬛第一胎的滑落。
畢竟安陵容的舒痕膠麝香并不多,不會一下子流産。
用的時間越長,難免溫實初會察覺出來,所以精神打擊也非常奏效。
再一個,華妃收受賄賂這事皇後早有懷疑。
當時皇後拿着賬本去向皇上禀告,有意無意說了華妃開銷特别大。
但皇上當時并不接茬,隻是說華妃可能有娘家補貼。
皇後多聰明啊,從來不用自己出手就能辦成事。
如果能借着其他人之口,皇上會不會細細調查呢?
可是淳常在卻意外身亡了,皇後知道,讓華妃背負一條人命也是好的。
正是因為皇後的心機,才讓淳常在早早下線了。
皇後為華妃埋的雷,華妃一個一個都踩得正着。
很多時候,推波助瀾的人才是罪魁禍首。
就好比,全劇來看,皇後似乎和誰的死都扯不上關系。
但到頭來,每一個人的死或許都和皇後脫不了關系。
隻能說,華妃隻是氣勢嚣張,更多時候她也隻是背鍋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