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紅杏出牆來
原創 紫色的思念的心靈小屋 李立群的原創公衆号
在友人的朋友圈看到一幅圖片,嫩綠的枝丫上綴滿了鮮紅誘人的果子,問是什麼果?一個朋友的評論醍醐灌頂:“一枝紅杏出牆來。” 我的意識裡杏都是金黃色的,人們習慣說“麥黃杏”。五月的田野是風情萬種的,那一望無際的滾滾麥浪,在夏陽熱烈的懷抱裡,一再被夏風熱辣辣地漫卷缱绻,麥穗一點點飽滿、豐腴了起來。
五月的麥田發出醉人的芳香,那芬芳彌漫到了杏樹枝頭,于是杏魔術般的由青變黃。新摘的杏被主人悉心地放在新收的麥缸裡,用新麥子的香把杏包裹浸潤,當碩大、飽滿、金黃的杏摸起來變得柔軟,是口感最佳的時刻,咬一口沙瓤、味甜多汁,此時的杏是五月最難忘的美味。
細細數來,杏有四十多個品種,而最常見的有:“金太陽杏、凱特杏、紅豐杏、山黃杏、串枝紅杏、紅金榛杏、金杏……”我一直以為“紅杏”是活在唐詩宋詞裡的,友人的圖片才讓我知道紅杏就活在山野之間,驕陽、山風吹紅了她的面龐,讓她的味道酸甜可口。“一枝紅杏出牆來”出自宋代詩人葉紹翁的《遊園不值》:“應憐履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詩人去訪友,見院門緊閉,便笃笃敲門,可是任敲門聲響起,卻久久不見人來開門。詩人無法欣賞院内的春色,甚覺遺憾,便幽默的調侃“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麼生機勃勃的春色,何時被引申為“女人出軌”?
“牆”代表着界限,對于養在深閨中的女子,它象征着不可逾越的禮法。
古人喜歡用花比喻美人,從“濃桃豔李,到芍藥芙蓉”,為何偏偏杏成了水性楊花?
百度一下:“最早用紅杏出牆形容女子出軌的當屬宋代《西山一窟鬼》,形容女子“如拎春梅窺少俊,似騎紅杏出牆頭。”
講的是一對青年男女不顧禮教相愛的故事。
元代白樸根據此文改變成了《牆頭馬上》。
關于“紅杏出牆”還有一傳說:“從前有個叫紅杏的女子,結婚不久丈夫就進京趕考去了,一晃一年過去了,不甘寂寞的紅杏與鄰居男子好上了,每天夜裡爬上幽會。”
轉眼又到了麥收季節,又到了吃“麥黃杏”的季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