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介紹

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介紹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1 13:30:53

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介紹?夏至,又稱夏節、夏至節等,是廿四節氣之第10個節氣,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介紹?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介紹(二十四節氣夏至)1

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介紹

夏至由來

夏至,又稱夏節、夏至節等,是廿四節氣之第10個節氣。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确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采用土圭測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每年陽曆的6月21日或22日,太陽到達黃經90度時,為夏至日。“至”是“極”的意思,夏至也叫“日長至”。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所以民間有“長抵夏至”之說。

過了夏至,太陽的直射點逐漸往南移動,北半球的白天就會一天比一天短,夜晚一天比一天長。

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 夏至之日“鹿角解”,鹿是山獸,屬陽,角向前;麋,形大,屬陰,角向後。夏至一陰生,感陰氣而鹿角退;冬至一陽生,麋感陽氣而麋角退。

二候:蜩始鳴 後五日“蜩始鳴”。古時楚稱蜩,秦晉稱蟬。蜩螗沸羹,叫聲沸稠為黏羹,多美的形容!蜩,即夏蟬,黑大,叫聲清亮,俗稱“知了”。螗小而綠,叫聲尖銳而急促,立秋後才鳴,也稱寒蜩、寒蟬、夏蟬,為區别“知了”,俗稱“都了”。它一叫,秋色厲,萬物都該了了。

三候:半夏生 再五日,半夏生。意味着夏天已過半,後半夏驕陽似火,濃蔭難求;半夏是一種白色塊莖,生于陰陽半開半阖時,作為一種藥材,主治半開半阖之病,協調中樞。如治療傷寒寒熱,是少陽之樞半開之病;治喉嚨腫痛,是少陰之樞半開之病。

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溫可達40℃左右。

夏至養生三宜

一、飲食宜多吃“苦”

1、芹菜:性味甘苦。微寒。具備清熱利濕、平肝涼血的作用。時常食用。對咳嗽多痰、牙痛、眼腫者具備較好的匡助療效。芹菜還具備減低膽固純和血壓的作用。

2、絲瓜絡:性味甘苦。有通經絡、行血脈、涼血解毒的功效。絲瓜絡清冷微寒。瓜肉鮮嫩。做湯或者炒肉均可。具備清熱化痰的作用。

3、莴筍:具備清熱化痰、瀉火解毒、利氣寬胸的作用。對幼童來講,還能起到幫助長牙、換牙的作用。

二、宜早起

古人對于夏季的養生是很有講究的。《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這就是說,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那樣,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氣機的通洩。起居調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早起。順應陽氣的充盛,利于氣血運行。

三、夏至前後半月最宜節氣針灸

“冬病夏治”并非隻有“三伏貼”一種療法,夏至的節氣針灸也是很有效的“冬病夏治”手段,對于冬季易發的呼吸系統疾病和骨關節病效果不錯。

通過夏至節氣針灸治療可以扶正固本,提高免疫力。此外,有胃痛、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問題的人,通過針灸可以固護脾胃。而冬季裡愛發作頸肩腰腿痛的患者,在盛夏針灸可以更好地驅散體内的寒邪。

夏至養生三忌

一、忌夜食生冷、空腹飲茶:夏季夜短,年事稍長之人,或體質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飲食,生菜、瓜類等。

二、忌冷水洗浴: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歡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汗孔肌腠均處于開洩狀态,因此,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緻陽氣暗損。

三、忌夜卧貪涼:諺語有“避風如避箭,避色如避亂,加減逐時衣,少餐申後飯”的養生口訣,均可以理解為夏季的養生要求。

夏至養生食譜

一、荷葉茯苓粥:

[配料] 荷葉1張(鮮、幹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 先将荷葉煎湯去渣,把茯苓、洗淨的粳米或小米加入藥湯中,同煮為粥,出鍋前将白糖入鍋。

[功效] 清熱解暑,甯心安神,止瀉止痢(對心血管疾病、神經衰弱者亦有療效)。

二、奶油冬瓜球:

[配料] 冬瓜500克,煉乳20克,熟火腿10克,精鹽、鮮湯、香油、水澱粉、味精各适量。

[做法] 冬瓜去皮,洗淨削成見圓小球,入沸水略煮後,倒入冷水使之冷卻。将冬瓜球排放在大碗内,加鹽、味精、鮮湯上籠用武火蒸30分鐘取出。把冬瓜球複入盆中,湯倒入鍋中加煉乳煮沸後,用水澱粉勾芡,冬瓜球入鍋内,淋上香油攪拌均勻,最後撒上火腿末出鍋即成。

[功效] 清熱解毒,生津除煩,補虛損,益脾胃。

(來源:網絡綜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