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留懸念的老師不是好老師。
好老師能讓你巴巴地瞅着,大眼瞪小眼,就跟新老師怕聽上課鈴一樣怕聽到下課鈴,下了課還巴巴地盼着下節課。
所以懸念的最大作用,就是讓你忘不了他,心總是懸着,總是念着。
比如孔子。
孔子給我們留下了不少懸念。其中很有趣的一件事兒,是一個詞的含義——
束脩。
“脩”和“修”同音,兩者可以看作異體字。
這個詞兒,出現在《論語·述而》中,原文如下: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束脩”嘛意思呢?一種被很多人認可的理解,是幹肉。
用“幹肉”來解釋,相對比較符合文言文的語法規範:“自行”,就是“自己主動做某事”;“以”,是“用來”之意;“上”,是奉上、進獻之意。
“自行束脩以上”,就是“你自己主動拿幹肉來獻給我”;“吾未嘗無誨焉”,就是“我從來不會不給予教誨的”。
這樣一來,“束脩”貌似就有了“交學費”的意思,但它其實不是學費,而是“見面禮”。孔子重視禮,一個人要想拜師,卻空着手來,是很沒有禮貌的。
和孔子同時期的權臣陽虎,一直想拉攏孔子出來做官,裝點門面。可孔子不屑與此人為伍,對其十分排斥。陽虎就耍了個心眼,趁孔子外出的時候,給他送了一隻烤豬。
陽虎是卿大夫,孔子是士,大夫給士送禮,按當時禮節,士如果沒有在當時拜謝,過後就要登門拜謝或者回禮。
隻要孔子回禮,陽虎找幾個馬仔,造造輿論,孔子就很被動。于是孔子也耍了個心眼,趁陽虎外出的時候,前去回禮。陽虎竹籃打水一場空,送禮送了個寂寞。
孔子重視禮節,學生首次拜見老師,帶點見面禮,是對老師的尊重。
但這種見面禮,并不等同于學費。學費按學期收,至少也要按學年,每年多少,都有規矩。
見面禮是一次性的,多少随意,關鍵在心意,不在數量。有人說孔子所說的“術脩”有明确的數量,是“十條幹肉”,不知道是從哪裡得來的數據。
另一種理解,就更有意思了。這種解釋認為,“束脩”不是幹肉,而是指年齡。
束,是束帶;脩,是修飾。意思是,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可以“束帶”了,頭發也可以修飾整齊、油光倍亮了,就可以來孔子這裡做學生了。
如此一來,孔子招學生的門檻,就不是臘肉,而是年齡了。年齡不夠(一般是15歲),是不能入學的。
這種解釋,也有合理之處。唯一讓人不放心的,就是不太符合文言文語法。
如果按這種解釋,“自行束脩以上”的“以上”,就不再是“用來獻上”的古典含義,而和當代漢語中的“以上”含義一緻;“自行”也不太好解釋,不容易自圓其說。
不管怎樣,這還是提供了一種新思路,姑妄聽之吧。再說了,孔子收點幹肉作見面禮,也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兒。
但如果把“束脩”理解為年齡,從教育觀念上來說,卻更值得玩味。
按照周朝的學制,15歲才可以讀“大學”。這個“大學”當然不是今天的大學,否則古人都成神童了。
這個大學,是“四書”《大學》中的“大學”(好繞口),主要學習做人的道理,比如正心、修己、為政等等。
和“大學”對應的,是“小學”,主要是灑掃應對等更粗淺的待人接物之禮和最基本的知識。
古人15歲讀的“大學”,更像今天去掉數理化的初中。
從這個角度來講,古人讀書其實很晚,沒什麼年齡焦慮,更不會“搶死在起跑線”。
孔子也說,“十有五而志于學”,15歲才開始發奮學習,要擱現在,肯定被家長猛批:
“馬上中考了,還不知道努力!”
古人的家教寶典,就仨字:别着急。
當代心理學家也說:靜待花開。
現在不少年輕人,甯可剖腹産,也要讓孩子在9月1日前出生,将來趕上當年度上學報名的末班車。
這不合理,也不科學。
曾經有人發現了一個規律,在世界頂尖足球運動員中,1月份出生的相對較多,下半年出生的相對較少。
這是偶然現象,還是有什麼内在規律?鹹吃蘿蔔淡操心的專家耗巨資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還真有規律。
什麼規律?小隊員接觸足球的時候,基本在兒童期。兒童足球隊都是按照年齡來組隊的。
但同樣是7歲,有的孩子1月出生,有的孩子12月出生,就差了一年。這一年,兒童的身高就有了巨大差别。
12月出生的孩子,個頭矮,進足球隊的幾率很低;即便因為天賦出衆進了足球隊,也很難在一群比自己高一大截的孩子中脫穎而出。
即便年齡隻相差半年,大半歲的孩子在身體素質方面,也比小半歲的有很大優勢。這種優勢導緻教練對他們更關注,上場時間更多,經驗更豐富,自信心更強,良性循環,越來越優秀。
小半歲的呢?情況恰恰相反。
這就導緻最終有成就的足球明星中,上半年出生的更多。其他行業,也存在這種現象。
就算單純的文化課學習,大半歲和小半歲,理解力也有一定差距。年齡較長者會更受關注,自信心更強,也有較強的領導力。
所以,與其搶“9月1日”這個點,不如等半年,晚一年上學。
當然,大太多也不行,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影響自信心、自尊心。
在入學年齡這一點上,釋然一點,不必糾結,順其自然就好。搶跑沒什麼好處。
高金國,網名高了高,高級編輯,著有《好父母養出好孩子——給家長的35堂教育思考課》《寫給孩子的趣味中國曆史(12冊)》《少年讀史記故事(3冊)》《人生是一場修行》《唐朝那層窗戶紙》《齊國那些事兒》等圖書26冊。
壹點号高了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