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60歲的公職人員,特别是教師對“函授”一詞都不陌生,不但不陌生,一提起來相當親切。因為很多人的大學專科、本科學曆都是通過“函授”得來的,都是“函授”教育的受益者。平湖一柱也不例外。
“函授”是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的一種學習形式。主要是在職人員利用業餘時間,比如教師利用寒、暑假或法定假節日等時間,按照國家高等教育教學要求、有計劃、有組織地接受高等教育的一種學習形式,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到本世紀初,非常盛行。
這是因為,那時國家人才亟缺,很多人初中、或高中畢業就上中專,中專業畢業後就參加工作,參加工作後要提升自己學曆,唯有通過函授等業餘方式。
那時的人們為什麼熱衷于函授?除了提升個人素質,更好地做好工作,還因為學曆與待遇相挂鈎,根據學曆“套工資”,中專、專科、本科是三個級别,學曆越高,工資越高。
平湖一柱是1986年師範畢業參加工作的,當時月工資是47.5元,而大專畢業的是52.5元,本科畢業則是57.5元。不要小看相差的這區區5元錢,那時卻能買很多東西啊。當時,我們這裡豬肉是0.72元一斤,雞蛋是5分錢一個,5元能買7斤豬肉、100個雞蛋,夠我一月在學校的夥食費啊!
那時“漲工資”有兩個途徑,一是“靠年限”,二是“提學曆”,前者需要足夠長的年限,無法加速,而“提學曆”則可以”自己做主“,是一種快捷方式。
于是乎,平湖一柱那個年代的中專生、大專生畢業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考函授”,函授完了專科,再函授本科。
對平湖一柱那個時代的人來說,很多人是沾了“函授的光”,當時不僅提升學曆漲了工資,後來評職稱也起了大作用。
評高級需要專科學曆,而評正高級則需要本科學曆,而這個專科、本科學曆,無論你是全日制也好,函授也罷,隻要是國家承認的“國民系列教育”學曆,就都同樣管用。
平湖一柱所在學校,雖然是一所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鄉鎮中學,但趕上了國家好政策,有4名教師順利晉升了正高級職稱,其中有3人,參加工作是中師畢業,另外一名教師,參加工作也隻是專科,隻是因為後來,他們都堅持了函授學習,取得了本科學曆!
近日,教育部下發《關于推進新時代普通高等學校學曆繼續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教職成〔2022〕2号,對新時代的學曆繼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決定“自2025年秋季起,高等學曆繼續教育不再使用“函授”“業餘”的名稱,統一為“非脫産”,主辦高校可根據專業特點和學生需求等,靈活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形式教學。”
這也就是說,從2025年新入學學生起,“函授”這個名詞将退出我國學曆教育曆史舞台,代之以新型的“非脫産”學習形式,這是與現代信息化社會相适應的,有利于學校教學、學員學習,教與學質量的雙提高,有利于為國家、社會培養更高素質的新型人才。
别了,我的函授學習時代!像平湖一柱這樣的“函授”學員,永遠不會忘記自己是一名函授大學生!
(作者:李玉柱,本文為 平湖一柱原創作品,歡迎指導,轉載或引用請注明作者和出處,違者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