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璧奇石講解?渾源縣十大未解之謎之四:,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靈璧奇石講解?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渾源縣十大未解之謎之四:
彩石天書蝌蚪文
在恒山白雲洞北側懸崖上,有一塊岩石由五色卵石天然砌成,大小約4尺見方,猶如美麗的脂圖一樣。明代官員雲中(大同)的分巡道(尊稱為“觀察”,加道員銜)楊述程在《登恒山記》中寫道:“崖産石脂,五色晶瑩,味腴堪咀,意仙家啖人藥餌,而特不識所以調劑者。傍有石洞一隙,露丹竈遺迹,深奧莫知底止,是謂通元谷,人迹莫到也。”
圖片來自網絡
同時,這塊岩石在中午時分,松柏的陰影倒映在岩石上,遠望就像剝落的古碑、五彩的文錦一樣。如果長久地仔細端詳碑面,還會發現上面還書寫着蝌蚪文字,無不歎為奇觀。明代右副都禦史、醫學家王綸贊曰:“此石應為天下奇,光搖五彩膩如脂;誰知造化鐘靈處,争似王維墨妙時。”明弘治詩人海東道人在《登恒山》一詩中贊歎:“北嶽恒山景最多,崇梯絕壁勢嵯峨。仙人蚪篆封鮮苔,古木虬枝菀鳥蘿。草色遠連天外碧,霞光遙映海中波。最憐此地堪歸隐,可笑功名未了何。”其中的“仙人蚪篆封鮮苔”就是說得這塊五彩石。民間傳說這個五彩石就是恒山寶符,破解者即可得天下。春秋末,趙簡子欲并吞代國,對兒子們說:“我把寶符藏到恒山,你們誰能把寶符找到,就繼承我的職位。”兒子們争先恐後的到恒山找寶符,結果一無所獲。惟毋恤找到寶符,解讀其義,回答父親趙簡子說:“從恒山居高臨下,攻打代國,便能成功。”簡子廢原繼承人伯魯,改立毋恤。民間傳說毋恤找到的就是這塊五彩石,并破解了石頭上的蝌蚪文天書,從而一舉改變命運,繼承了趙國的皇位。(編輯:鐵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