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九人民醫院 兒科醫師 安維娟
作為成年人,偶爾碰傷、磕傷算不上什麼大事兒,但如果這些小傷口出現在孩子身上,父母們卻常常會感到手足無措,甚至心驚肉跳——傷口周圍的紅腫是不是發炎引起的?無法立即止血怎麼辦?
越是年齡小的孩子,受傷後越容易出現各種各樣令家長害怕的反應。為了避免孩子日後不小心受傷時的手足無措,家長們先來看看針對不同的傷口如何緊急處理,在哪種情況下應該帶孩子去看醫生呢?
➤
01、劃傷
一般這樣情況下,孩子劃傷時都有滲血的現象,這時家長首先要用幹淨的毛巾或紙巾壓住傷口止血,止血後用冷水和肥皂将傷口清洗幹淨。切勿用熱水,因為熱水會增加血液流動,刺激出血。
家長切記不要使用外用酒精和過氧化氫刺激傷口,這些消毒劑會殺死傷口愈合所必要的新細胞。另外不要使用抗生素藥膏,這類藥物會影響傷口愈合速度,父母需要做的是在洗淨的傷口上貼上創可貼,減少傷口與細菌和髒東西的接觸,避免傷口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壓迫止血時間為5分鐘,如仍有少量出血可延長至10分鐘,10分鐘後仍血流不止,應立即送醫院。壓迫時刻使用冰塊冷敷可達到更好地止血和鎮痛效果。
➤
02、紮傷
孩子被紮傷時皮膚會出現一個小而深的洞,可能有輕微出血。
傷口看着很小,但這種類型的傷口最容易感染了。家長可以用肥皂和溫度适中的清水對孩子的傷口進行清洗,然後在受傷後頭一兩天,應每天早晚檢查傷口變化,觀察有無感染:
1、若傷口出現渾濁狀水泡——膿疱病的症狀,這是非常常見的皮膚感染,局部使用外用抗生素即可治愈。
2、出現紅斑,患處發熱、疼痛,并可能伴有低燒——蜂窩組織炎的症狀,須服用口服抗生素。
3、粟粒疹——呈腫塊狀,通常由葡萄球菌引起。不必過分驚慌,因為兒童葡萄球菌感染非常容易治愈。
➤
03、擦傷
如果孩子的膝部和肘部有擦傷,家長可以選擇外用消炎軟膏在傷口處塗抹薄薄的一層即可,不需要用創可貼或繃帶固定。連續使用抗生素藥膏2-3天,直到擦傷處出現黑色硬痂為止。
在清洗傷口時,家長可以使用肥皂和溫度适中的清水對孩子傷口進行清理,并用碘伏消毒,用創可貼暫時貼住傷口止血,如果幾分鐘後仍不能将傷口沖洗幹淨,或者出血不止、有感染迹象(充血、腫脹、化膿),要及時就醫。
➤
04、淤傷
淤傷常見于孩子摔倒或碰撞時,常會出現瘀傷,這是由皮下出血引起的皮膚色變,在皮膚表面形成腫塊。家長可以用冷敷幫孩子鎮痛消腫,冷敷20分鐘,停20分鐘,反複進行2-3小時。将患處适當擡高也有利于消腫,因此如果傷在腿腳處,可以用枕頭将腿腳墊起來。
最讓父母害怕的就是孩子腦袋上撞出的大包,我們總是禁不住擔心,這樣會不會造成腦損傷呢?其實事實往往沒有那麼嚴重。因為頭部震蕩造成失去意識長達5分鐘或5分鐘以上的患者中,隻有5%的人在CT掃描中被發現有異常。在這5%中,隻有10%屬于嚴重傷害,其餘絕大多數基本都可治愈。
➤
孩子出現什麼情況下必須去醫院呢?
外傷後,若無法看清傷口的情況,應立即上醫院,因為傷口中可能混進了碎片或者玻璃之類的雜物。同時若出現以下任何一種情況,必須在6小時之内找醫生診斷:
1、 傷口長達5厘米以上。
2、 面部劃傷(除非傷口非常淺,而且長度不超過2厘米)
3、關節劃傷,傷口在運動中容易開裂。
4、 傷口深至脂肪層,神經細胞和肌腱也可能被損傷。
5、 傷口出現缺損,輕輕拉住兩側的皮膚,如傷口向你“咧開了嘴”,必須到醫院請醫生診斷是否需要接受縫針或綁蝴蝶繃帶。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受傷是不可避免的,這些小傷口的急救辦法家長們一定要記牢哦,陪伴孩子一起健康成長。
本文轉自上海第九人民醫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