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信6AT變速箱,是目前汽車市場上搭載車型最多的AT變速箱,被衆多車企廣泛采購,根據資料顯示,愛信6AT變速箱在2020年的采購價格是8000元每台,如今的采購價格應該已經不到8000元了,愛信第三代6at采購價降低到了約7000元。既然采購價隻要7000元,為什麼自主品牌不直接采購愛信6AT,而選擇花費巨資研發雙離合變速箱呢?
1、排放政策和雙積分壓力較大
相比AT變速箱,雙離合變速箱的傳動效率更高,幹式雙離合能夠達到95%左右,濕式雙離合也能達到90%以上,在如今排放政策和雙積分政策越來越嚴苛的情況下,很多自主品牌每年都因為負積分,要花費巨資購買大量的新能源積分,因此使用傳動效率更高的雙離合變速箱,降低旗下車型的油耗,成為了很多車型的選擇。
2、愛信變速箱的産能有限
其實目前市面上,能夠提供AT變速箱的供應商就那幾個,8AT變速箱的采購價格較高,而能夠大規模量産6AT變速箱的供應商就愛信、DSI、摩比斯等寥寥幾個,而愛信是其中産能最大的,即使産能最大,也無法滿足所有的自主品牌,一旦愛信産能跟不上,自主品牌就面臨着減産。就像如今的芯片荒一樣,有訂單卻造不出來車。
3、防止被愛信卡脖子
愛信的背後就是豐田,豐田是愛信的大股東,因此,如果采購愛信的變速箱,其實是相當于在競争對手那裡買産品,大衆途觀最開始就是使用的愛信6AT,但是後來就因為被卡脖子,大衆途觀産能受到影響。因此對于自主品牌來說,别人的産品再好,終歸是别人的,隻有自研自産的技術,才最好掌控。
4、雙離合變速箱研發門檻低
雙離合變速箱的高檔位和傳統自動變速箱差别不大,但動态特性更好。而且AT變速箱的專利主要握在愛信采埃孚等供應商手上,而雙離合變速箱的結構相對簡單,研發門檻更低,自主品牌可以利用之前研發和制造手動變速箱的經驗,有些手動變速箱的生産模具直接可以應用在雙離合變速箱的研發生産上。另外,雙離合變速箱可以向混合動力拓展,拓展性更強。
5、雙離合變速箱的制造成本更低
雖然在前期要付出較高的研發成本,但是雙離合變速箱沒有液力變矩器,也沒有行星齒輪,主要是兩套輸入軸,一套結合,一套随時準備接入,結構要簡單的多。在制造成本上,要比AT變速箱更低,随着研發成本不斷被攤薄,雙離合變速箱在成本方面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 其實所謂的自主研發,離合器和ECU等核心零部件,都是直接采購雙離合的供應鍊中的“紅黃藍”三巨頭,格特拉克(Getrag)、LuK(魯克)、博格華納(BorgWarner)的産品。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自主品牌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投入巨資研發雙離合變速箱,不過,無論是雙離合還是AT變速箱,終究還是要看體驗。吉利長城目前的雙離合變速箱,目前在匹配方面都做得不錯,但是距離奧迪等品牌還有差距,希望自主品牌在匹配方面還是要下功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