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一歲寶寶一直叫媽媽怎麼教

一歲寶寶一直叫媽媽怎麼教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3 05:00:07

關于孩子說話,很多家長反映明明很用心的教,但還是出現各種狀況:

① 孩子現在三歲 隻會教媽媽,要什麼就用手比劃。

② 溝通很費勁,一點也不像三歲的孩子,說什麼也不聽。

③ 很活潑,就是不說話,偶爾叫一聲爸爸媽媽。

④ 相比同齡孩子,連疊詞都很少說,詞彙量少,不跟着學。

……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些比較符合『語言發育遲緩』的症狀,但确診需要從孩子的溝通能力、語前能力、構音能力、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心智能力、社交能力等多方面來綜合判斷。

在此,分享一些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給大家,家長可以對照自家寶寶排查一下。

孩子有沒有語言發育遲緩的征兆,家長可以這樣看

語言發育遲緩,這個“遲”說的就是孩子的說話能力落後于同齡的小朋友。

家長可以參考下面美國兒科學會公布的國際兒童語言發育标準,對照一下自己孩子的情況。

一歲寶寶一直叫媽媽怎麼教(孩子3歲了隻會叫媽媽)1

如果隻落後一兩個月,那沒什麼大問題。

如果像開頭家長反映的,3歲還隻會叫媽媽的小朋友,這明顯隻有1歲孩子的發育程度。這種情況就要高度重視了。

不過,小鈴铛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媽媽覺得該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老人覺得沒問題,大一點就好了。老話說得好“貴人語遲”嘛。

孩子大一點,真的就好了嗎

以下是根據大量臨床科研得出的數據的一個簡要總結:

① 在兩到三歲半之間,“語遲兒童”的比例大約是13.5-17.5%;

② 在四到七歲之間,被診斷為 “語言障礙“的兒童的比例是7.4%-9.4%;

③ 在四歲到五歲之間,被診斷為“語言障礙”的兒童,語言問題一般會持續,到了學齡以後還會延伸到和學習相關的閱讀、書寫方面的困難。

對幼兒園有一定了解的都知道,入園前,老師會對孩子的語言能力進行考核,太差的不會收。

所以那些還在相信“男孩開口晚”、“越晚說話的孩子越聰明”而對孩子說話問題不重視的家長們,真要注意了:

0~3歲是寶寶語言發育最快、最關鍵的階段,同時也是語言康複訓練的黃金期。

下面總結幾個造成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常見原因,小朋友已經有落後情況的家長可以自查。

小朋友沒有落後情況的,家長要引以為戒。用正确的方法教孩子說話。

語言發育遲緩的常見原因

造成寶寶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大緻分為内因和外因。

内因需要儀器檢測是否有聽力、大腦、構音方面的問題。今天先給大家說的是比較容易發現的外因。

01. 輔食過于精細

一些孩子到1歲半還在吃粥、面片湯這種過于細軟的食物,不願意嚼一些有韌性的食物,吃硬一點的飯也有困難。

這會影響孩子的口部肌肉發育,導緻寶寶發音不标準、口吃等。

一歲寶寶一直叫媽媽怎麼教(孩子3歲了隻會叫媽媽)2

你應該:記住,輔食不是做得越精細越好!

在添加輔食2~3個月以後,就應該由細膩的米糊、菜泥逐步過渡到顆粒的食物。

10個月左右就可以給寶寶一些略硬的食物,不僅可以用來磨牙,還能促進寶寶口腔肌肉發育。

一歲寶寶一直叫媽媽怎麼教(孩子3歲了隻會叫媽媽)3

02. 父母是超強“翻譯官”

寶寶指着桌子一“嗯”,媽媽馬上就知道他要喝水。

寶寶指着冰箱一“啊”,家長就知道他要吃蘋果~

寶寶一句“嗯啊”家長就能立刻理解,并滿足寶寶的需求,讓他根本就不需要說話。

一歲寶寶一直叫媽媽怎麼教(孩子3歲了隻會叫媽媽)4

其實,你不用那麼善解人意,建議多多“為難為難”寶寶。

當他指着某處大叫時,你要假裝聽不懂,多多創造孩子說話的機會,鍛煉說話能力。

03. 對寶寶說幼稚語和網絡用語

吃肉肉、睡覺覺、喝水水……小盆友、醬紫、小了白了兔、skr……

這些幼稚語和網絡用語,都在影響着寶寶的語言發育和對事物的認知理解。

一歲寶寶一直叫媽媽怎麼教(孩子3歲了隻會叫媽媽)5

你應該:在和寶寶對話時,對事物描述清晰準确。

例如你教寶寶說汽車時,應該是明确的說出來,如汽車、公交車、自行車、摩托車,而不是寬泛的“車車”!

04. 笑有時是一種錯誤的鼓勵

每個家長都覺得自己的寶寶是最可愛的,當寶寶發出“錯誤的怪音”時,總會忍俊不禁,笑他、甚至模仿他。

寶寶覺得這是一種鼓勵和喜愛,家長無形中強化了這種錯誤的表達方式,導緻寶寶無法學習用正确方式說話。

一歲寶寶一直叫媽媽怎麼教(孩子3歲了隻會叫媽媽)6

你應該:用略誇張的口型配合标準的發音,繼續和寶寶交流,讓他慢慢調整,而不是笑他和強制糾正!

05. 父母語速過快

有些家長說話速度太快,孩子會很難跟上父母的速度,接收到有效信息。

當寶寶下意識地追着你說的内容去聽,這時候他的大腦和語言無法同步,就有可能會導緻口吃或不愛說話。

一歲寶寶一直叫媽媽怎麼教(孩子3歲了隻會叫媽媽)7

你應該:保持耐心在寶寶面前始終保持微笑,有意識的放慢語速,和寶寶面對面、眼對眼的進行交流,适時給予點頭鼓勵。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