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為該病高發地區,專家提醒戶外活動前應做好防曬
入夏,女士們的短裙、男士們的短袖紛紛上陣,又是一年一度防曬時。專家提醒,一些紫外線誘發的皮膚病,男性屬高發人群。曝光部位的皮膚容易長紅斑、“皮膚過敏”,都需要懷疑多形性日光疹。
皮疹多發于春季及初夏
37歲的陳先生是一名中學老師,每天上班都得全副武裝——帶墨鏡、長袖長褲、帽子還是帶面罩那種,連臉和脖子全部遮住,一絲皮膚都不能暴露在日光下。原來,他患有多形性日光疹,這是一種免疫機制介導的光敏感性皮膚病。它的皮疹表現多樣,但一般以春季和初夏出現的瘙癢性紅斑皮疹為主,好發于面、耳、頸、手臂和手背等曝光部位。中青年膚色較白的女性、青少年都是此病的好發人群。尤其南方如廣東,高海拔地區,紫外線強,屬于此病的高發地區。
廣州市皮膚防治所激光理療科副主任龔業青提醒,多形性日光疹中還有一類“慢性光化性皮炎”,好發于中老年男性,“尤其是長期戶外工作的人,比如環衛工人、建築工人等,這類病人‘顔值’就比較蒼老。如果出門日曬後、甚至在室内有玻璃的地方,頭面頸部、手背和手臂的‘濕疹’明顯發作或者加重時,就應該懷疑是否患有‘慢性光化性皮炎’。”
易被誤診為濕疹荨麻疹
龔業青介紹,患多形性日光疹的病人,很容易被誤診為濕疹或荨麻疹。因此如果按照濕疹久治不愈的病人,就要懷疑是多形性日光疹,患者應該向醫生提供詳細的病情變化、可能接觸或者服用的緻敏物質、特别嗜好或者習慣,幫助醫生進行臨床診斷。确診需要進行光試驗、光斑貼試驗等,醫生會根據病情需要進行血液檢查和病理活檢等。
她解釋,光試驗和光斑貼試驗是幫助診治光敏性皮膚病必須的檢查手段。光試驗主要是觀察皮膚對不同波段紫外線的紅斑反應來确定光敏感性,光斑貼試驗是通過在皮膚貼敷變應原,觀察皮膚在光照前後的紅斑反應。
治療首先以防曬為基礎
“這種病的主要原因是對紫外線過敏,因此治療首先要以防曬為基礎和最重要的一步。”她介紹,這樣的患者戶外活動時應該穿防曬衣、打傘、戴寬檐帽和太陽鏡,塗擦防曬劑。根據病情嚴重程度選擇合适的口服和外用藥物。
龔業青表示,嚴重的患者可以進行“光脫敏治療”,需要醫生嚴格指導下進行。最佳治療時機是冬末和春天,根據光敏試驗結果選擇合适劑量的光照,每周進行2~3次全身光療,持續10~20次為一個療程。
夏季紫外線防曬攻略
1、防曬霜/劑
建議選擇廣譜防曬霜/劑(SPF30/PA 以上);如果對化學防曬霜/劑過敏,可以使用物理性防曬霜/劑。使用時應該足量使用,出門前20~30分鐘塗抹,同時2~3小時重複塗抹。
2、防曬服
建議選擇氨綸類材質的防曬服,棉材質防曬效果不如氨綸類。顔色方面,彩色比白色好,深色比淺色好。此外,防曬服不要太緊,不要太貼身。選擇專業防曬服時,建議UPF大于50。
3、汽車、墨鏡玻璃
專家提醒,在室内或車裡也需要防曬。在家裡安裝玻璃,建議首選綠色,其次是淺灰、藍色。汽車玻璃方面,車前窗為鋼化玻璃,可以防住兩種紫外線,但是兩側以及後窗的玻璃則沒有防紫外線功能。車主可以通過貼膜達到防紫外線的效果。
4、戶外活動時間
最好避開早上11點到下午4點
5、墨鏡
顔色方面,防曬功效由高到低依次為綠色、淺灰、藍色。形狀方面,墨鏡側面最好有保護,比如高山滑雪的墨鏡。
飲食注意
光敏性皮膚病在急性發作期間不建議食用太刺激的食品,如辛辣食品、酒類等。一些光敏性皮膚病,如培拉格病可能和長期酗酒以及偏食等不良嗜好有關,需要改正飲食習慣。
很多食物具有光敏性:植物較為常見,如灰菜、紫雲英、雪菜、莴苣、茴香、苋萊、荠菜、芹菜、蘿蔔葉、菠菜、荞麥、香菜、紅花草、油菜、芥菜、無花果、柑橘、檸檬、芒果、菠蘿等;另外東南沿海較常食用的泥螺也具有光敏性。
常用的西藥如四環素類、磺胺類、喹諾酮類等抗生素,灰黃黴素,噻嗪類利尿劑,鎮靜藥中的異丙嗪、氯丙嗪,抗組胺藥物如撲爾敏、苯海拉明等,降糖藥如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止痛藥如阿司匹林、酮洛芬等都具有光敏性;中草藥中的白芷、竺黃、荊芥、防風、沙參等也是光敏性物質。(蔣隽)
來源|信息時報
圖片|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責編|陳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