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故鄉你有沒有後悔呢?常常想,人在故鄉,還會思念故鄉嗎?身伴故鄉,還會去尋找故鄉嗎?最美的故鄉在不在故鄉?,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離開故鄉你有沒有後悔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常常想,人在故鄉,還會思念故鄉嗎?身伴故鄉,還會去尋找故鄉嗎?最美的故鄉在不在故鄉?
許多有月亮的晚上,總是半夜睜開眼,望着紗窗,等着月光照上來。
這天晚上,月亮如約升起。月光透過薄薄的窗紗,在地面鋪出一層暗暗的光斑。
白天讀過的那些思鄉的詩句,像電影的字幕,在腦海的熒幕上一一呈現。
“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
一縷一縷的輕風,間歇地吹過,窗紗飄起又垂下,窗紗上月亮的臉時遠時近。
“孤鴻号外野,翔鳥鳴北林。”
外野沒有孤鴻,卻有翔鳥,因為時時有鳥兒的鳴聲遠遠地傳來,被月光過濾地清晰而孤獨。
拉開窗簾,伏在窗口,就見月亮挂在窗口上屋檐的邊緣,好像在脈脈窺探我的屋子。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在如霜的月光下低頭思念故鄉,好有意境的情感。于是幻想自己也去異鄉漂泊,然後在某個月夜,獨自在月光下把故鄉思念。
可是我的故鄉就在身邊,我也沒有漂泊。沒有漂泊,又怎麼能思鄉?不曾離去,又如何能尋鄉?
“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
我沒有鳴琴,便帶上門出去,來到一片開闊地。月亮高懸在無雲的天空,顯得無依無托,隻把無盡的冷光灑向人間。
來到一處橋上,水中月亮靜靜地躺在水底,遠處的田野和丘山披着月光,做着久遠的夢。四處蟲子一聲接一聲低吟,像是夜晚均勻的鼾聲。
旁邊是一個小小荷塘,塘中月色并不均勻。圍着荷塘的是一圈水泥路。路面印着桂樹的影子,頗像一幅幅意境深遠的水墨畫。
這裡有些《荷塘月色》的意味。望着千山月色,品味朱自清的心境,突然心有一念:他這哪是在尋找甯靜,分明思念故鄉、尋找故鄉啊!
朱自清的故鄉在南方,而今他在北方,故鄉相隔遙遠,怎不思鄉?可是我,就在故鄉啊!
所以,讀着那些思鄉的詩文,就有些遺憾。思念故鄉,尤其是月光下思鄉,多美的一種情愫啊!可是,如果人就在故鄉,故鄉又從何思起呢?沒有離别故鄉,故鄉又從何尋起?
曾經聽費翔唱《故鄉的雲》:
天邊飄過故鄉的雲
它不停地向我召喚
……
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起
吹來故鄉泥土的芬芳
……
那故鄉的風,那故鄉的雲
為我撫平創傷
節奏舒緩,聲音滄桑,情感低沉,卻把故鄉的美好和對故鄉的思念,渲染的鮮明而深沉。
每當看到天邊的雲,便幻想乘雲而去,唯有如此,才能午夜夢回。
然而我想,身在故鄉,為何就不能漂泊故鄉?沒有告别,為何就不能尋訪?思念難道隻能産生于空間的阻隔?
像今天晚上,徘徊在月下荷塘,月照無聲,樹影如墨,孤獨襲來。何以孤獨?因為故鄉。這故鄉,不是我生活裡的故鄉,而是我心中的故鄉。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故鄉,一個精神的故鄉,它如陶淵明的桃源,深藏在我們心的深處,但它的入口卻被繁華掩埋。
當繁華褪去,依窗而立,面對孤獨,你對心中的故鄉的思念是多麼的強烈。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這時候,你仿佛看到了一束光,從心的深處照來。
“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沿着孤獨鋪就的路,撥開如水月光,穿過心的隧道,走進心的深處,原來,心中有一片最美的武陵源。你豁然領悟:
不離故鄉,也會思念故鄉;
常在故鄉,也會去尋找故鄉;
最美的故鄉,不在故鄉,在我們的心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