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戰國時期秦漢時期的成語或典故

戰國時期秦漢時期的成語或典故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7 03:47:05

戰國時期秦漢時期的成語或典故?所謂先秦時期,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曆史時代,是指舊石器時代到戰國時代,經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等曆史階段,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戰國時期秦漢時期的成語或典故?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戰國時期秦漢時期的成語或典故(先秦時期的成語故事)1

戰國時期秦漢時期的成語或典故

所謂先秦時期,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曆史時代,是指舊石器時代到戰國時代,經曆了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等曆史階段。

在長達1800多年的曆史中,中國的祖先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曆史文明,其中夏商時期的甲骨文,殷商的青銅器,都是人類文明的曆史标志。這一時期誕生了大思想家孔子和其他諸子百家,開創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次文化學術的繁榮。

先秦時期,學術思想自由,文化繁榮,産生了諸子百家,諸子如孔子、老子、韓非子、墨子等,百家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刑名等史稱“百家争鳴”。

1、炎黃子孫

語出《國語·周語下》:“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謂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嶽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人也。……有夏雖衰,杞、鄫猶在;申、呂雖衰,齊、許猶在。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于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間之。故亡其氏姓,踣斃不振;絕後無主,湮替隸圉。夫亡者豈繄無寵?皆黃、炎之後也。”

炎黃子孫是華人的自稱。要闡述這個成語的意思,首先就不得不提這三大巨頭。

“炎”指炎帝(Yan Emperor),以姜水成(今寶雞市境内),因而姓“姜”(上古時代姓表示族号),也就是大衆知道的神農氏,對,就是神農嘗百草的那個神農氏,也是傳說中的農業大神。他嘗百草本來是給先民尋找可以種植的糧食作物的,嘗草的過程中偶然發現茶葉能解毒,所以他也是中藥和茶葉的發現者。

“黃”指黃帝(Yellow Emperor),以姬水(今陝西武功漆水河)成,姓“姬”,又稱軒轅氏,軒指車,轅指拉貨馬車兩側的兩根直木,因而他是傳說中最早發明車子的人,還傳說他發明了軒冕制度,就是不同等級的人坐什麼車,穿什麼衣服(類似等級制度)。

據說他倆都是少典的兒子(出自《國語》),炎帝有個下屬叫蚩尤,武力值特别強,而他是上古時期九黎部落的首領。在《史記 封禅書》中,古代君主在封禅(祭祀天地的大典)時要祭祀八個神主,第一是天主,第二是地主,第三是兵主,這裡的兵主就是蚩尤。在古代華夏的軍旗上,畫的也是蚩尤的畫像。

當他們仨都各自壯大以後,不可避免的就是争霸天下了。然後就有兩次最著名的大戰:炎黃聯盟打敗蚩尤的涿鹿之戰,以及炎帝、黃帝之間的阪泉之戰,最終黃帝打敗了炎帝。最終,皇帝成為了真正的天下之主,部落之間漸漸融合成華夏族,華夏族在漢朝以後稱為漢人。而炎帝、皇帝、蚩尤都被視作華夏的始祖。

2、鬼哭粟飛

出自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練字》:“蒼颉造之,鬼哭粟飛;黃帝用之,官治民察。”

意思是傳說蒼颉造字,驚天動地,天雨粟,鬼夜哭。

在文字發明之前,古人隻能在繩子上打結“結繩記事”,在木頭上刻畫紋路來記錄信息“契木為文”,但是繩子環環相扣,木頭密密麻麻,讓人看的密集恐懼症都犯了,最後荒地講這個重任交給了倉颉。

倉颉在開腦洞的過程中,在一個三岔路口碰到三位老人争論,一個老人說往東走追羚羊,一個說往北追鹿群,另一個說往西追老虎,追問他們怎麼知道哪條路上有什麼動物時,他們說根據野獸在地上的腳印來判斷的,由此給了他靈感,用一個圖畫或符号來描述某個東西或某件事情。

字之初,本為畫。最早的漢字是用圖畫和線條來描述眼前的世界的,這就是最早的象形文字。對于文字的創造,倉颉功不可沒,被稱作“造字聖人”,在漢朝,倉颉被神化為“倉颉四目”,因為他天生重瞳(其實就是白内障前兆),很多倉颉廟裡的倉颉像都是四隻眼睛,或者一隻眼睛裡面有兩顆黑眼珠。

3、紅顔禍水

其最早出處現不可查,翻閱古書,僅見最早為《漢書卷九七上外戚傳第六十七上》有“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紅顔而弗明。”(此處紅顔代指漢武帝寵妃李夫人。)

它是比喻漂亮女人是禍害的根源。夏朝妺喜,商朝妲己、西周褒姒、春秋的西施、西漢的趙飛燕、三國的貂蟬、唐代的楊玉環等等,都是我們現如今知道的紅顔禍水的代表人物。

但是,一個國家的覆滅真的是一個女人能左右的嗎?

4、千金一笑

語出東漢·崔骃《七依》:“回顧百萬,一笑千金。”

千金一笑,也作一笑千金。意思是美女一笑,價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難得,很可貴,舊指不惜重價,博取美人歡心。

這個成語的主人公是周幽王與褒姒,也是曆史上代價最高昂的一笑,與之相關的典故就是曆史上的“烽火戲諸侯”,這安全是一個先秦版的“狼來了”自己作死的故事。

西周最後一位君王周幽王,寵信奸臣疏遠忠良,酷好女色。一位叫洪德的少年為救其父褒,在褒村買到一絕代佳人,取名褒姒,獻與幽王,以贖父罪。

褒姒,生得眉似春山,目如秋水,指排削玉,發挽烏雲,可說是羞花閉月之容,傾國傾城之貌。幽王一見喜歡得合不攏嘴,立即就納入後宮,并傳旨将褒開釋。

這個褒姒也果然妖豔動人,周幽王把她放置在瓊台之上,日夜追歡尋樂。不久,褒姒生了一個男孩,取名伯服,百般慫恿幽王,廢宜臼為庶人,立伯服為太子,并将他的皇後申後打入冷宮。

褒娘娘雖然寵擅專房,但她從來都沒有笑過,堪稱冷美人界的無冕之王。于是,周幽王局就開始了逗笑褒姒的作死之路。于是,周幽王到處搜羅奇珍異寶,但她仍然不小。幽王無奈,傳下旨意:“凡有人能使褒後一笑者,賞賜千金。”

虢公獻計說:“先生昔年因防禦西戎入寇,曾在骊山之下,設有烽火台二十所。如有賊寇進犯,就放起狼煙,直沖雲天,附近諸侯看到烽火台起了狼煙,就會馬上興兵來救。今天下太平,烽火皆熄,大王何不偕娘娘登骊山,舉烽火,使各路諸侯見烽火而至,至則無寇,乘興而來,敗興而返,娘娘必開顔一笑。”

幽王撫堂大笑說:“這個辦法很好!”即便照計而行。果然各路諸侯,見骊山燃起烽火,連忙馬不及鞍,人不及甲,匆匆興兵馳至骊山。幽王這時正在山頂與褒姒設宴,飲酒作樂。褒姒見山下各路諸侯從四面八方跑得汗及重衾,來到山下,可是并沒發生什麼變故,大家都面面相觑,詫異不已。

幽王随即傳旨:“敬告各路諸侯,并無外寇人侵,不勞諸公跋涉,請即回師。”大家懶洋洋地偃旗息鼓,各回本國去了。

褒姒見諸侯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并沒有什麼事,覺得愚笨得可笑,果然開顔一笑。幽王說:“愛卿一笑,百媚俱生,此虢公之妙計也。”乃賞賜虢公千金。

後來犬戎犯鎬京,幽王再舉烽火,諸侯仍然以為是開玩笑,就沒有前來救援,西周乃亡。

5、多行不義必自斃

最早出自《左傳·隐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該成語意思是指不義的事情幹多了,必然會自取滅亡。

這個成語與一樁家族倫理案相關。三位主要人物分别是心機大哥鄭莊公,偏心老媽姜老太太,以及嚣張弟弟共叔段。

春秋時,鄭武公娶武姜為妻,生了鄭莊公和共叔段。因莊公是倒着生出的,所以取名“寤生”。武姜厭惡莊公,想立共叔段為太子,就屢次向武公提出請求,但武公就是不許。

等到莊公繼承了君位,武姜又替共叔段請求把“制”這個地方封給他。莊公說:“‘制’是個險要的地方,虢叔就曾死在那裡。您換個地方吧,隻要是其他的地方,我都會照您的吩咐去辦。”武姜于是請求把“京”這個地方給段,莊公同意了。段到了那裡,便開始招兵買馬,制造兵器,擴展都邑。

大夫祭仲對莊公說:“一國之中的都邑不應該太大,如果高度一丈的都邑城牆周長超過三百丈,就有可能威脅到國君的地位,而成為國家的禍害。先王的制度,大都邑的大小不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都邑的大小不超過都城的五分之一,小都邑的大小不超過都城的九分之一。現在京城的大小不合規定,這有悼于先王的制度,您将來怎麼控制呢?”莊公說:“母親要這樣,我也沒有辦法,但是怎麼做才能避免禍患呢?”祭仲回答說:“武姜哪有滿足的時候!不如趁早給共叔段另外安排個地方,不要讓他的勢力蔓延開去。如果蔓延開去,就很難對付了。您想,蔓延的野草還不容易鏟除,何況是您驕寵的弟弟呢!”莊公說:“我現在沒辦法這麼做。但不義的事做得多了,一定會自取滅亡的,我們就等着看吧。”

不久,共叔段又要求西部和北部的邊邑也要聽從他的命令。大夫公子呂對莊公說:“一個國家不能容忍這種兩屬的情況,您打算怎麼辦?您如果要讓位給共叔段,那就請您允許我去侍奉他,如果不是這樣,那就請您除掉他,不要使老百姓有二心。”莊公說:“用不了多久,他就會自食其果的。”

共叔段進而收取這些兩屬的地方作為自己的封邑,将領地一直擴展到廪延。公子呂再次對莊公說道:“您早點動手吧,否則,等他的地盤擴大了,跟從他的人會更多的。”莊公說:“沒有正義,就不能團結人。土地越廣大,越會走向崩潰。”

共叔段加固城牆,積聚糧草,鑄造武器,充實軍隊,打算偷襲鄭國都城,武姜也準備打開城門做内應。莊公探知了他們約定動手的日期,就命令公子呂率領二百輛戰車去攻打京城。京城的人都起來反對共叔段,共叔段被迫逃進鄢城,莊公又追到鄢地。後來,共叔段逃奔到共國。莊公也把母親軟禁起來,掃除了執政的絆腳石。

這個典故告訴我們:共叔段利令智昏,狂妄愚蠢,最終自取滅亡;鄭莊公運籌得當,善于把握時機和分寸,最終成為這場政治鬥争的赢家。所以做事情的時候,一定要認清形勢,把握尺度,不要做出格的事。不仁不義的事情做多了,終究隻會落得自取滅亡的可悲下場。

6、一箭之仇

出自《史記•齊太公世家》:“魯聞無知死,亦發兵送公子糾,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帶鈎。小白佯死,管仲使人馳報魯。魯送糾者行益遲,六日至齊,則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為桓公。””

指被射中一箭的仇恨。今泛指因某事所結下的怨仇。在這個成語故事裡面,射箭的人叫做管仲,也是孔子的偶像;被射中的人叫做姜小白,著名的春秋霸主齊桓公;而被一箭傷的最深的人是小白的師傅鮑叔牙。

管仲和鮑叔牙本來是好兄弟,管仲曾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也”。正當他們好的“如膠似漆”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他們國家的國君被殺,而可能繼承君位的有兩位人選,一個是鮑叔牙的徒弟——藏在莒(jǔ)國的姜小白,另一個是管仲輔佐的——躲在路過的公子糾。

為争奪國君之位的道路上,管仲帶人快馬加鞭,攔截了鮑叔牙師徒,并說服他們别争了,但是小白卻不幹。然後管仲假裝告辭,在後退的時候突然向小白射了一箭,小白吐血而倒,管仲回身就跑。但管仲卻不知道,他的一箭隻是射中了小白脖子上的一個銅質衣袋鈎,而小白被射中後為達到逼真的效果,咬破舌頭假裝吐血而亡了。

管仲這時趕緊帶着公子糾回國,卻發現小白他們已經捷足先登,成了國君,最後管仲二人不得不逃回了路過。

最後,齊、魯之間發生了戰争,魯軍大敗,公子糾被逼死,管仲因為鮑叔牙的勸導被抓了起來。管仲被押到齊國都城後,鮑叔牙親自前去迎接。後來齊桓公不僅沒有對他報一箭之仇,反而任命他為相國,而鮑叔牙自願當他的副手。

7、冒天下之大不韪

成語相關典故最早見于《左傳·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

意指公然去做天下人認為是最大的錯事(不韪:不是,錯誤),一般帶貶義。

說到這個成語就不得不提之前講到的“多行不義必自斃”的鄭國鄭莊公,因為與“冒天下之大不韪”講的還是鄭國這一家子。

周朝當時分封天下,也給自己的親戚們分封封地,而周邊的鄭國、蔡國、息國都是同姓親戚。

息國國君息侯有一次和鄭莊公吵了一架,然後息侯就動不動就制造事端,和鄭國對着幹,最後他們二人的矛盾越來越大,息侯直接就率領大軍奔赴鄭都。鄭國也不甘示弱,在國内積極備戰,把它打了個落花流水。

《左傳》的作者左丘明聽說了這件事說,息侯進攻鄭國,犯了五條禁忌(即所謂的“五不韪”):第一是不度德,第二是不量力,第三是不親親,第四是不征辭,第五是不察有罪。犯了這五大忌,被打敗也就理所當然了。後來沒過幾年,息國就被楚國滅亡了。

這則成語寓意息國以小抗大,勇氣可嘉,但是卻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顧這場戰争是否正義,不顧鄭國是自己的親戚,盲目出兵,隻能自取其辱,以失敗而告終。息侯狂妄自大,甘曾天下乏天不避,發兵進攻比自己強大的鄭國,結果慘敗而歸。“識時務者為俊傑”,聰明的人一般先會認清形勢,審時度勢,然後再采取行動。從這個方面看,息侯不能算聰明人。時至今日,仍然有像息侯一樣看不清形勢的人,他們的下場可想而知。

8、仁義之師

最早出現在史記記載的宋世家,意思是伸張仁愛正義讨伐邪惡的軍隊。這個成語講述了宋襄公憑實力搞笑的故事。

宋襄公和楚國軍隊在泓水之濱交戰。宋兵已經安排好陣勢,楚軍還沒有渡河。右司馬向宋襄公獻計突襲,宋襄公說這樣不道德,等他們全部渡河擺好陣勢再進攻,等到楚軍已渡過河來擺好了陣勢,宋襄公這才下令擊鼓進軍,結果宋兵大敗, 襄公的大腿也遭受重傷,3天後就死了。

9、幸災樂鍋

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十四年》:“秦饑,使乞籴于晉,晉人弗與。慶鄭曰:‘背施無親,幸災不仁。’”

幸災樂禍指看到别人遭到災禍反而很高興。成語故事的主角是晉惠公,公子夷,就是鼎鼎有名的春秋霸主晉文公重耳的爸爸。幸災的就是晉惠公。

春秋時期,晉國内亂,公子夷吾曾逃到秦國避難,得到了秦國的照顧和幫助。他發誓說,等他登上王位,将酬謝秦國救助他的恩情。後來他如願登上王位,成了晉惠公,但卻忘了當日之誓。

在他即位第四年,晉國發生饑荒。秦國不計前嫌,給晉國運去了大量粟米。不料第二年的冬天,秦國也發生了大災荒,而這一年,晉國的收成不錯。于是,秦國派人到晉國請求購買糧食,想不到卻遭到拒絕。

晉國的大夫慶鄭竭力勸說晉惠公:“辜負别人的恩惠就會失去親人;幸災樂禍是不仁的表現;貪心不足,舍不得用财物去救濟别人是一種不祥之兆;使鄰國産生怨恨就是不義的行為。這四種是立國的基本道德,如果都喪失的話,用什麼來維護自己國家的生存呢?”

另一位大夫虢射卻持反對意見,他說:“我們既已背棄了割讓土地的諾言,給不給糧食還有什麼關系呢?”慶鄭反駁說:“背棄了信義,得罪了鄰國,一旦我們發生什麼災禍,還有哪個國家來幫助我們呢?”

虢射說:“我們既然無法消除秦國對我們的怨恨,賣糧食給他們反而會使我們的敵人增強實力,不如不給。”

慶鄭再一次勸告說:“背棄恩惠,幸災樂禍的行為,就連一般百姓都是唾棄的(背施無親,幸災不仁)。親近的人會因此而結仇,何況本是冤家敵人呢?”但晉惠公始終不肯采納慶鄭的意見。

晉國的行為最終激怒了秦國。第二年,秦穆公就出兵攻打晉國,并活捉了晉惠公。

這則成語寓意公子夷吾逃到秦國避難,得到了秦國的照顧和幫助,不但在秦國有難時不知恩圖報,反而幸災樂禍。中國曆來講究知恩圖報,講究将心比心。福禍、榮辱、得失、沉浮,凡此種種人生常常伴随的境遇,随時都會出現。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世間的事物總是對立統一的,都有一定的度,都在适時轉化。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時候有之,動辄得咎的時候有之。今日幸災樂禍,明朝禍及己身,若是他人都幸災樂禍,心情又該如何。所以無論何時何地,對于他人的災難都不可幸災樂禍。

10、退避三舍

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戰國時晉國國君重耳在與楚軍交戰中;信守當年立下的諾言開戰前先退軍九十裡。”

比喻對人讓步或回避。講述的是春秋時,晉、楚兩國交戰,晉國公子重耳遵守諾言,主動把軍隊後撤九十裡的故事。

剛剛的“幸災樂禍”主角是晉惠公忘恩負義不接濟秦國,這裡的“退避三舍”則是他兒子晉文公重耳重諾言退避三舍報恩情的故事。

春秋時候,重耳的後媽,晉獻公的老婆骊姬位了讓自己的兒子繼位,殺了太子申生,還準備捉拿重耳,重耳聞訊,逃出了晉國,在外流亡19年。

在楚時,楚成王待他如上賓,并設宴招待。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産,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

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麼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

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争,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裡),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四年後,重耳真的回到晉國當了國君,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晉文公。晉國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強大。

公元前633年,楚國和晉國的軍隊在作戰時相遇。晉文公為了實現他許下的諾言,下令軍隊後退九十裡,駐紮在城濮。

楚軍見晉軍後退,以為對方害怕了,馬上追擊。晉軍利用楚軍驕傲輕敵的弱點,集中兵力,大破楚軍,取得了城濮之戰的勝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