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書法要掌握的技巧?書法之用筆之法,目的在于通過毛筆和筆毫在紙面運動,寫出有骨有肉有生命力的線條來根據前人公認的、被千百年來書法家的實踐檢驗過的理論,将用筆的方法作個簡明介紹,主要分三個步驟,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練書法要掌握的技巧?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書法之用筆之法,目的在于通過毛筆和筆毫在紙面運動,寫出有骨有肉有生命力的線條來。根據前人公認的、被千百年來書法家的實踐檢驗過的理論,将用筆的方法作個簡明介紹,主要分三個步驟。
一、逆勢起筆逆勢起筆要求做到“欲右先左” "欲下先上” "欲左先右”。凡起筆都必須有一個”逆勢”。這是一個按照筆畫前進的方向取一個反方向的落筆動作。就是能使筆畫剛勁有力,含蓄飽滿。 在掌握逆入的基礎上,應注意:橫畫直落筆,豎畫橫落筆。落筆實際上是個迅疾的頓筆動作。這樣可以充分鋪毫,為筆畫方起創造條件。
起筆動作,可分為三步。以橫畫為例:第一步先逆勢向左;第二步快速直落筆,鋪開筆毫;第三步略拎鋒毫慢慢向右上方。
起筆有藏鋒、露鋒兩種。落筆時用逆鋒取勢寫成的謂“藏鋒”,也稱“逆鋒”。藏鋒可以使筆畫圓潤、渾厚,所謂“藏鋒以包其氣”。露鋒,是由斜筆或尖落筆寫成的,筆鋒入紙時,其鋒外露。斜落筆寫成的叫“側鋒”。露鋒可使筆畫俊秀生動,所謂“露鋒以縱其神”。要使用筆富于變化,用筆時,應該将藏、露配合使用。 藏鋒求動起筆要逆入以蓄勢。“逆入”就是倒逆筆鋒,起筆時筆尖朝向筆畫走向的一方,欲下先上,欲右先左。起筆的藏鋒就是用的逆入筆法。 逆勢起筆使得書法這種靜态藝術産生一種動勢的美,好像射箭,往後一拉弓,就産生了百步飛矢之勢。
藏鋒蓄勢有實地和淩空兩種,實地就是在紙上藏鋒,淩空是在空中完成蓄勢動作。
二、中鋒行筆運筆首先要掌握中鋒行筆的方法。這是中國書法傳統的基本筆法。中鋒行筆是指筆毫鋪開後,筆鋒沿筆畫中線移動的一種方法。
基本功紮實,擅長中鋒行筆者,用濕墨把字寫在大薄紙上,晾幹後反過來看,隻見筆畫中間有一條黑線,這便是中鋒運行的路徑。
我們來看毛筆,毛筆筆尖最主要的一撮筆毫叫主毫,圍繞在它周圍的筆毫叫副毫。當我們寫字的時候,讓筆的主毫經常在筆畫的中心行走,這就叫“中鋒行筆”。這樣寫字,筆頭所含的墨汁從筆的主鋒注入紙裡,滲向筆畫邊緣,寫出來的點畫中間濃重,兩邊淺淡,有立體感。
如果在運筆的時候,毛筆的主毫在筆畫的一側,副毫在另一側運行,那就叫“偏鋒行筆”。這樣行筆筆力不能貫注,筆頭所含的墨汁就會過多地滲入點面一側,如果總是偏鋒行筆,點畫浮薄無力。
在筆運行時,筆的運行方向和整個筆毫的指向肯定是相反的,中鋒和偏鋒不一樣的是:中鋒行筆的筆尖(鋒)指向筆的運行方向相反的一方,并在筆畫中心運行;而偏鋒行筆的筆尖(鋒)指向和筆的運行方向的中軸線相垂直的一方。在這種情況下,隻要我們略一停頓,把筆鋒提一提讓主毫端接觸紙面,再接着運筆,又是中鋒行筆了。
我們不斷地寫字運筆,不斷地提、按,就能不斷地調正筆鋒,保證中鋒用筆,好像踩鋼絲的人,左右搖擺,而重心常不離開中心。
我們在起筆之後,筆毫在紙面上運行,如果又浮又滑,寫出的線條必然浮薄無力。要寫出道勁生動的線條,必須運筆要“澀”,筆意往前走,卻好像有物阻擋,兩力相争,對抗前行,筆毫在紙面上摩擦“沙沙”作響,這就是“澀筆”。但是,澀容易“滞”,片面求澀則筆墨就會凝滞失去神采,所以還要行筆有求速的動勢,這就是所謂“疾”,疾就是快,也稱為“捷”。疾澀相生,寫出的線條自然蒼潤有神。
三、收筆的方法字的每一點畫全靠收筆以最後完成,要使一筆形神兼備,必須寫好收筆。
寫好收筆要注意兩點:一是将筆運送到最終端,穩、準、明、利,不可倉促收筆或遲疑不決;二是起筆時回鋒映帶,力求筆雖盡而趣無盡,筆短而意長,令人回味。
在寫收筆時,筆力要一直送到家,筆鋒臨離紙的時候仍須是力透紙背的。筆是在提起,而鋒卻是在入紙,這樣的收筆可使線條神完氣足。如果力未貫注至筆畫終端即倉促收筆,即筆枯氣短;如果該收筆回鋒時卻遲疑不決,即筆鈍墨滞,都成敗筆。這不是我們想要提倡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