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冬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冬盡春将歸。鬥指醜,太陽黃經達300°,于每年公曆1月20—21日交節。大寒同小寒一樣,都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
大寒的天氣特點
大寒氣節處在三九、四九時段,此時寒潮南下頻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時節,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期。民諺雲:“小寒大寒,無風自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解釋道:“大寒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也即大寒天氣寒冷到了極緻。
為什麼說大寒冷到了極緻呢?冬至節氣以後,太陽的直射點會逐漸地北移,但在其後的一段時間内,太陽直射點始終還在南半球,導緻北半球白天吸收的熱量少于夜晚釋放的熱量,熱量始終處于散失的狀态,北半球的溫度還在持續降低,在大寒節氣時段溫度降到最低。根據長期以來的氣象記錄看,在北方地區大寒節氣是沒有小寒冷的,但對于南方一些沿海地區來說,最冷是在大寒節氣。南北地區在氣候上有很大的差異。
大寒三候
一候,雞始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雞,水畜也,得陽氣而卵育,故雲乳。大寒雖冷,但陽氣已經開始上升,雞畜感知到陽氣,便開始孵小雞。
二候,征鳥厲疾。《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征,伐也,殺伐之鳥,乃鷹隼之屬。至此而猛厲迅疾也。” 意思是鷹隼之類的征鳥,正處于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态。盤旋于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禦嚴寒。
三候,水澤腹堅。《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冰之初凝,水面而已,至此則徹上下皆凝,故雲腹堅,腹猶内也。此時北方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結實且厚堅。冰深處春水生,凍到極點後就要開始走向消融。
大寒農事活動
北方地區開始積肥堆肥,為開春做準備。南方地區繼續進行小麥及其他作物的田間管理,要給小麥、油菜等作物追施冬肥,這期間雨水較少,各地依照不同的耕作習慣和條件,需要适期澆灌。地膜覆蓋春馬鈴薯已到播種期,陸續開始選擇晴好播種。
根據各地農諺,大寒天氣還可以預估來年農事情況。如“大寒不下雪,大暑田開裂。”意思是,如果大寒節氣沒有下雪的話,到了大暑節氣,降雨就會少一些,田間出現幹旱而開裂。“大寒白雪定豐收,大寒無風伏幹旱。” 意思是,如果大寒節氣下雪了,那麼來年一定會豐收,如果大寒節氣沒有刮風,那麼來年三伏天可能會出現幹旱。另外還有“大寒不寒,清明泥潭”“南風打大寒,雪打清明秧”。
大寒民俗及養生
大寒民俗。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過了大寒下一個就是立春,即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回。大寒一到年味漸濃,期間的一些民俗多了些辭舊迎新的意味。人們開始忙着除舊飾新,腌制臘味年肴,準備年貨,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要到了。所謂“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農曆新年這段時間,會有一系列民俗活動,如食糯、縱飲、做牙、掃塵、糊窗、臘味、趕婚、趁墟、洗浴”、貼年紅等。
“做牙”,亦稱“做牙祭”,這一節日主要流行于東南沿海,尤其是閩台地區。原本是祭祀土地公的儀式,俗稱的美餐一頓為“打牙祭”即由此而來。做牙有“頭牙”和“尾牙”的講究,頭牙在農曆的二月二,尾牙則在臘月十六,全家坐一起“食尾牙”。
“除塵”,又稱“除陳”、“打塵”,除塵一般放在臘月二十三、二十四進行,也即大掃除:“家家刷牆,掃除不祥”,把窮運掃除掉。
“糊窗”,就是用新紙裱糊窗戶,“糊窗戶,換吉祥。”為了美觀,有的人家會剪一些吉祥圖案貼在窗戶上,故又稱“貼窗花”,一般放在臘月二十五進行。
大寒養生。大寒是農曆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亦是公認的進補好時節。大寒正是一個由冬到春的過渡時期,飲食起居應随之“轉軌”。大寒養生,要着眼于“藏”。
安心養性,怡神斂氣。心神旺盛,氣機通暢,血脈順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溫暖,方可抵禦嚴冬酷寒的侵襲。因此在大寒時節,應安心養性,怡神斂氣,不擾亂機體内閉藏的陽氣,做到“正氣存内,邪不可幹”。
早睡晚起,勞逸結合。大寒時節,在起居方面仍要順應冬季閉藏的特性,為了避免寒風的侵襲,理應做到早睡晚起,勞逸結合,外出時也要根據自身情況添加保暖衣物。
多吃苦味助心陽。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而腎主鹹,心主苦。若鹹味吃多了,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因此冬天的飲食原則是減鹹增苦,抵禦腎水,滋養心氣,以保心腎相交,陰陽平衡。
過了大寒就是年,明天就是除夕。在這裡給大家拜個早年,祝讀者朋友們在新的一年裡工作順利,幸福安康,萬事如意!
作者:杜傳耀 北京市氣象探測中心(北京市觀象台)高級工程師
來源: 光明網-蝌蚪五線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