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元吉如何當皇帝

李元吉如何當皇帝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6 11:36:28

熟悉唐朝曆史的朋友,對李元吉這個名字,應該是有所耳聞的。

李元吉如何當皇帝(正史上的李元吉)1

此人也是李淵的兒子,是李世民的親弟弟,與李世民同父同母。在玄武門事變當中,李元吉和大哥李建成一起,被李世民殺掉,成了李世民登上皇位的踏腳石。

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事情。

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點:很多曆史方面的專家學者,都曾寫過文章,為李建成翻案,證明曆史上真實的李建成,并非真的昏庸荒淫,反倒是十分的英明神武。但對于李元吉,好像從來都沒有人給他翻過案。仿佛演義小說裡那個白癡一樣的蠢貨,一點都沒有錯誤一樣。

大家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嗎?

李元吉如何當皇帝(正史上的李元吉)2

答案很簡單!因為正史上的李元吉,确實是一個近乎不學無術的白癡。和他的兩個哥哥相比,确實是差了十萬八千裡了。

1.不學無術的李元吉

李元吉本名李劼,小名三胡,是唐高祖李淵的第四子,母親是太穆皇後窦氏。

李元吉如何當皇帝(正史上的李元吉)3

關于李元吉在李家的一些關系,我們有必要先說明一下。

李元吉出生于公元603年,比李世民小四歲,比李建成小十四歲。

在演義小說當中,李元吉是李淵的第三個兒子,他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叫李元霸,赫赫有名的隋末第一好漢。但是在正史當中,李元霸其實叫李玄霸,而且是李淵的第三個兒子,李元吉才是老四。

而且,李玄霸和李世民的生年比較接近,甚至有專家推斷,說李世民和李玄霸極有可能是雙胞胎。隻可惜的是,李玄霸早夭,大業十年的時候就去世了,年僅十六歲。

而李元吉的生母窦氏,是李淵的原配正室夫人。窦氏和李淵一共育有四子一女,長子李建成,二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再加上一個女兒平陽公主。

李元吉如何當皇帝(正史上的李元吉)4

介紹了李元吉家裡的大緻情況之後,我們就可以看看,早年李元吉都做過哪些可樂的事情了。

據史書記載,李元吉剛出生的時候,他的生母窦氏,竟然因為厭惡他的長相,而不願撫養他,直接把他給扔了!

很多史學家考證了一圈,都沒有找到窦皇後生李元吉這一年,發生了什麼重要的事情,迫使她不得不丢棄掉這個剛剛生下的兒子。所以,這裡面到底有什麼隐情,我們這些後人也不得而知。不過有一點毋庸置疑,那就是史書上确實是這樣記載的。

如果真的沒有任何隐情,真的是窦皇後覺得李元吉長得太難看,就想把他給扔了,那這個事情就太可樂了。

李元吉如何當皇帝(正史上的李元吉)5

一個孩子,到底得醜成什麼樣子,才能讓母親剛剛生下他以後,就想把他給扔了?

後來的曆史證明,如果這時候李元吉真的直接死掉了,恐怕還能少很多麻煩。但幸運的是,李元吉運氣不錯。當時李家有個侍女叫陳善意,偷偷把李元吉給抱了回來,偷偷撫養他。等到李淵回來之後,陳善意将這件事告訴了李淵,才讓李元吉免得一死。

但是,這個名叫陳善意的侍女兼乳母,卻并沒有因此得到好的結果。據史書記載,後來李元吉稍稍長大一些以後,殘忍好兵,荒淫無度,陳善意好心去勸阻當時還是孩子的李元吉,卻被李元吉直接下令給殺了!

做人做到這一步,也真是夠了。

李元吉如何當皇帝(正史上的李元吉)6

李淵幾個嫡子,都算是比較優秀的。不管是李建成,還是李世民,亦或是早夭的李玄霸,在史書上名聲都不錯。唯有李元吉,似乎李家的聰明伶俐,都被他爹和他幾個哥哥占盡了。到了他這裡,就隻剩下了白癡。

不過,對于李元吉這個人的性格成長,曆史學家們還提出了另外一個觀點。

李元吉出生于公元603年,而隋文帝去世于公元604年。隋文帝死後,随着楊廣的登基,李淵雖然身為楊廣的表哥,但卻一直受到楊廣的猜忌。所以從李元吉稍稍大一些之後,李淵就開始籌劃反隋的大業,估計也沒空搭理這個小兒子了。再加上李元吉的生母窦氏,去世于公元613年,也就是李元吉十歲這一年。在這之後,李元吉等于是爹娘都不管的情況,養成一個無法無天的糟糕性子,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2.李家最大的拖後腿

公元616年,李淵升任為太原留守,前往太原任職。在去太原的時候,李淵隻帶了次子李世民前去赴任。其他家眷,基本上都留在了河東郡,以他的長子李建成為主。

李元吉如何當皇帝(正史上的李元吉)7

後世史家推測,當時李淵之所以将李建成留在了河東郡,其實是父子二人分頭行動的把戲。李淵這邊前往太原赴任,而李建成這邊,則繼續留在河東郡招募各路英雄豪傑。

這一年,李元吉13歲。

一年之後,李淵在太原正式起兵,開始了他統一天下的大業。

而李淵起兵之前,李淵曾密令李建成和李元吉,帶領家眷前往太原,以免在河東郡遭遇不幸。但就在這次撤退過程中,李元吉又搞出了一個很惡心的事情。

當時李淵除了三個還活着的嫡子之外,還有一名庶子,名叫李智雲,和李元吉同歲。當時李智雲也和李建成他們一起居住在河東郡,但是就在撤退的時候,李元吉竟然直接把李智雲給直接丢下了!

李元吉如何當皇帝(正史上的李元吉)8

在史書當中,這件事是李淵的大兒子李建成幹的。但是很多曆史學家考證之後,卻得出了另一個結論。因為當時李建成雖然在河東郡,但是卻極有可能并不在家,而是在各地招攬下屬。等到李家撤退的時候,應該是以李元吉這個唯一的嫡子為主的。結果李元吉竟然直接丢下了李智雲,獨自帶着家人上路了。

等到李建成發現的時候,已經來不及再回去接李智雲了。隻能自我安慰,認為李智雲年紀小,目标也比較小,不會出什麼大事。但是後來的曆史證明,李建成顯然是錯了。就在李淵起兵之後不久,李智雲就被當地的隋朝官吏抓住,然後送往長安被殺,年僅14歲。

如果說,在李智雲這件事上面,李元吉做的還比較隐晦,讓人很難抓住他的把柄的話。那麼接下來,李元吉所做的事情,就更加離譜了。

李淵起兵之後,率領主力大軍,一路奔襲長安,最終一戰成功。拿下了長安之後,李淵就已經等于掌握了半個關中,可以說是奠定了後來統一天下的基礎。

李元吉如何當皇帝(正史上的李元吉)9

當時的李元吉,年紀還比較小,也不可能上陣厮殺。所以,李淵就給了他另外一個職務:太原郡守,讓李元吉留下來看家。

當時的李元吉,雖然隻有十五歲,但按照李家的傳統,已經可以出來做事了。要知道,李世民十五歲的時候,已經被李淵扔到軍隊裡,去和突厥人玩命了。再加上當時太原作為李淵的老巢,經營了很久,基礎非常牢靠。當時李淵雖然讓李元吉留守太原,但同時也沒指望他能獨自承擔所有的防守任務,還給他留下了宇文歆、劉德威等不少猛人。所以,當時的太原雖然名義上是由李元吉防守,實際上卻是由這些老将在駐守的。

但李淵萬萬都沒想到,就算這樣的布置,依然讓他這個三兒子給徹底毀了。

在當上太原地區名義上的最高長官後,老爹和兩個哥哥都遠在長安,李元吉就更沒人管了。當時太原北面的劉武周虎視眈眈,想要趁着李淵南下,帶兵打下李家的太原老巢。當然,這并不容易。按照李淵的布置,隻要李元吉老老實實聽從下屬的安排,固守城池,堅守一段時間還是很輕松的。到時候,李淵自然會派大軍前來救援,什麼問題都不會有。

李元吉如何當皇帝(正史上的李元吉)10

然而,李元吉接下來的一頓騷操作,卻讓大家見識到,蠢是真的沒有下限的。

面對劉武周的來襲,李元吉非但沒有領兵抵抗,反倒是沉迷于打獵這項娛樂活動。縱容手下肆意搶奪老百姓的财物,甚至讓手下直接拿箭去射路人取樂,搞得民怨沸騰。

等到劉武周兵發太原的時候,李元吉原本依仗城池堅守即可。偏偏他又讓一個叫張達的部下,僅率一百人前去試探劉武周。後來這位張達在知道必死無疑的情況下,直接就投降了劉武周,成了劉武周的向導。

李元吉如何當皇帝(正史上的李元吉)11

面對張達的投降,李元吉無比恐慌。一方面忽悠手下劉德威率軍抵抗,另一方面,自己則是帶着家眷,連夜逃回了太原!

就這樣,劉武周輕而易舉,就拿下了的李淵起兵的老巢。

劉武周攻占太原這件事,也對當時的唐朝産生了極大的沖擊。好在當時李淵已經在長安站穩了腳跟,又解決了西面的薛舉和李軌,大緻掌握了關中,這才沒有因為太原陷落而徹底失敗。要不然的話,單憑太原淪陷這一件事,說不定就足以讓李家徹底消失了!

對于這樣的李元吉,李淵自然也是勃然大怒。但對于這個小兒子,李淵也不好太過嚴厲的處罰。再加上後來以李綱為首的一衆大臣,又公開給李元吉求情,李淵也就隻能赦免了他,繼而任命李元吉為侍中、襄州道行台尚書令、稷州刺史。

3.李元吉的功勞

李元吉闖下了大禍,李淵雖然惱怒,但到底還是自己的親兒子,得想辦法給他擦屁股。在太原陷落之後,李淵派出自己最能打的二兒子李世民,前去征讨劉武周。

李元吉如何當皇帝(正史上的李元吉)12

不得不說,同樣的爹娘,也能生出完全不一樣的兒子來。李元吉雖然啥都不是,但他哥李世民确實是很能打。在經過一番戰鬥之後,終于擊敗了劉武周,奪回了太原。

擊敗了劉武周,穩定了後方之後,接下來的李家,開始将觸角伸出關中,打算對付洛陽的王世充了。

為了解決王世充,李淵依然派李世民統兵,同時又讓小兒子李元吉一起跟着。當時的李淵,大概是覺得有必要讓自己的小兒子,和自己的二兒子一起去戰場上走一走,去和自己的二兒子學習一下領兵打仗的本事。

在李世民的照拂下,李元吉總算沒有惹出什麼大禍。李世民一通猛攻之後,将王世充的大部分地盤全都蠶食掉,将其圍困于洛陽城内。就在李世民剛剛完成了對王世充的合圍之後,旁邊的窦建德忽然率大軍前來摘果子,打算趁着王世充和李世民雙方都人困馬乏,一舉将雙方都收拾掉。

李元吉如何當皇帝(正史上的李元吉)13

面對這種局面,李世民果斷讓李元吉繼續留守,繼續率軍圍困洛陽,并且讓名将屈突通輔佐李元吉。他自己則是帶着麾下最精銳的數千玄甲軍,前往虎牢關阻擊窦建德。

再之後,虎牢關大戰爆發。這場大戰,堪稱李世民一生當中的封神之戰。最終,李世民以僅僅數千人的兵力,打垮了窦建德的十餘萬大軍,而且還生擒了窦建德。

而在李世民打這場虎牢關大戰期間,負責繼續圍困洛陽的李元吉,又在做什麼呢?

據曆史學家們考證,在這段時間内,李元吉能夠考證到的戰鬥,就隻有兩場。一場是王世充主動出擊,被李元吉設伏給打了回去,殺了幾百人。但這場戰鬥,史學家普遍認為是屈突通占主要原因,李元吉就是一個看熱鬧的。

李元吉如何當皇帝(正史上的李元吉)14

而另一場戰鬥,則是唐軍被王世充打敗了,連行軍總管盧君谔都被殺了。

顯然,李元吉的本事,實在是很不怎麼樣。

當然,對于李元吉這樣一個從小就沒有爹娘教育的人來說,能做到這樣已經不錯的。至少,在李世民打那場虎牢關大戰期間,李元吉沒有搞得王世充破開包圍圈,反方向夾擊虎牢關,已經算是做得很好了。這一戰之後,李世民和李元吉返回了長安,兩人都有很高的加賞。

這一年,李元吉18歲。

十八歲之後的李元吉,總算是有了點李家人的樣子。在解決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之後,後來窦建德的舊部劉黑闼再次起兵作亂,李世民再次被派去對戰劉黑闼的時候,李元吉也跟随左右,後來打垮了劉黑闼之後,又捎帶手收拾了徐元朗。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李元吉發揮的作用基本趨近于零,最多也就是沒給他二哥拖後腿而已。真正發揮關鍵作用的,還是李世民本人。

李元吉如何當皇帝(正史上的李元吉)15

再後來,劉黑闼從突厥返回,二次作亂的時候,李淵又派太子李建成前去征讨。在這個過程中,李元吉也在其身邊,算是有了一些功勞。

4.距離皇位最近的一天

擊潰了劉黑闼之後,李家統一天下之勢,基本上已經無可阻擋。在此之後,就隻剩下一些邊邊角角的小型割據勢力了。等到兩年之後,又收拾了江南反叛的輔公祏以後,李家就徹底統一天下了。

不過,随着外部矛盾的漸漸消除,李家内部的矛盾,開始越來越凸顯出來。

李元吉如何當皇帝(正史上的李元吉)16

這種矛盾,體現在李建成和李世民對太子之位的争奪上。

關于李建成和李世民争奪太子之位的這件事,我們可以再寫出一篇十萬字的論文來,這裡就不加贅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一下。我們隻說,在這個過程當中,李元吉到底在幹甚。

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争鬥的時候,李元吉的站位一直十分清楚,那就是堅定的支持李建成。

至于為什麼李元吉會做出這種選擇,史學家們就有很多說法了。在這其中,最廣為大家接受的,應該就是聯合一說了。在這種說法當中,當時的李元吉雖然剛剛年滿二十,但對太子的位置,也是有些想法的。不過,在當時李淵的三個嫡子當中,李世民的功勞和聲望是最大的,李建成次之,李元吉最差。在這種局面下,老二聯合老三去對付老大,也就順理成章了。

這裡說的老大老二,不是李家的那個年齡排序,而是軍功排序。

李元吉如何當皇帝(正史上的李元吉)17

經過幾年的鬥争之後,加上老爹一直在拉偏架,李建成和李元吉這邊,終于成功占據了上風,壓制了李世民。不過,李建成和李元吉大概打死都沒想到,李世民會那麼狠,直接發動了玄武門事變。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玄武門事變爆發。

對于玄武門事變,大家應該是比較熟悉的了。當時李世民指控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亂後宮,和李淵的女人有染。為了證明自己是清白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想要入宮面見李淵。但是,在進宮途中,路過玄武門的時候,卻被李世民派人埋伏給幹掉了。

玄武門事變發生時,李世民其實也比較發怵,畢竟是殺自己的親兄弟。所以當時,李世民先是一箭射殺了李建成,然後就直接吓得拿不起刀來了。這個時候,還活着的李元吉殺了過來,差一點就直接幹掉了李世民。

李元吉如何當皇帝(正史上的李元吉)18

後來的曆史證明,這是李元吉距離皇位最近的時候了。如果李元吉幹掉了李世民,那他就成了李淵唯一一個還在世的嫡子,自然就能順順當當的即位做皇帝了。

然而在他隻差一步就能登上皇位的時候,有個黑臉大漢站了出來,粉碎了他的夢想。

這個男人,名叫尉遲恭。

據史書記載,當時李元吉已經将李世民追的從馬上掉了下來,已經準備用弓弦勒死李世民了。偏偏這個時候,尉遲恭趕到了。李元吉自知不是尉遲恭的對手,連忙開始逃命,想要逃到李淵那邊去尋求庇護。但是就在他剛剛逃出去不遠之後,就被趕來的尉遲恭一箭射死了。

李元吉如何當皇帝(正史上的李元吉)19

李元吉死時,年僅二十四歲。

尾聲

李元吉死後,李世民迫使李淵禅位,自己登上了皇位。同時,李世民将李元吉的五個兒子,全都一并殺了。

非但如此,出于種種原因,李世民還将李元吉的妻子楊氏給霸占了。再後來,李世民将自己和楊氏所生的兒子,過繼到了已經被他殺掉的李元吉名下,算是給李元吉留了個後。

對于李家的這點事,後世史家對此一直是有些不屑的。不過我們必須承認,李世民确實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如果由李元吉登基的話,那唐朝後來估計也就是二世而亡的下場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