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春江花月夜》有感
再品《春江》感慨深,
孤篇橫絕亦佳音。
千年江月今仍見,
拜謝若虛神韻擒。
剛上大學的時候,接觸到《春江花月夜》這首詩,當時的感覺就是這語句怎麼這麼優美呢,這意境怎麼這麼幽谧呢,這情景怎麼這麼迷人呢。自己沒事的時候就讀一讀,在迎新老鄉會上,我還朗誦了這首詩。
《春江花月夜》
作者張若虛(唐朝詩人)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詩的意思随着朗讀似乎也就出來了。那一年去大連遊玩,晚上在海邊,看到海上升起明月,忽的一下就能想起這句詩,雖然不是在江上,但終歸都是在水上。
工作這麼久了,似乎把這首詩都忘記了,可那一刻這句話突然就蹦出來了,這也許就是詩句的影響力。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空中的霜有疑問:是李白的“疑是地上霜”,也就是明月光嗎?月色如霜,既然月色是霜那流霜當然看不見。還是指早春時節真正的霜?真正的霜在月色照耀下看不見。見仁見智,自己悟吧。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伫立在春天的夜晚、對着蒼茫的夜空和皎皎明月、看着洶湧的河水和那開滿花朵的草甸,詩人提出了自己的問題:在這個河邊,誰是第一個看見月亮的人,江邊的月亮什麼時候開始照耀人?厲害不,迷糊不,有答案嗎?反正我是不知道。這完全是哲學上的追問,是對生命本質的追問。
詩人給答案了嗎?沒有,詩人話題轉走了:人生就是代代相傳,無窮無盡,月亮還是那個月亮。月亮在等誰呢?這首詩會被後來的誰閱讀呢?長江水能回答嗎?
根據“待”字,想象一下詩人是不是隔空與我們對話:終于等到你了。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詩人這時從虛空回到現實,開始寫情感,主要是離愁。從江上的船,想到自己在外漂泊,想念家裡的親人,一種相思“卷不去”,“拂還來”。與家人天各一方,兩處望月,是我安排月光去照耀你、關注你。
談戀愛中的小夥子,你要對女朋友說:願逐月華流照君。
女朋友:啥意思?
你:我想把月亮摘下來送給你。
那時沒有視頻通話,如果那時能夠視頻,張若虛詩人一想家就視頻聊天,就不存在思念了,可能也就沒有這首詩了。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複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潇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詩人夢見親人了,親人問:都啥時候了,春天都過去一半了,咋還不回家。
詩人也核計:不知有幾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如果我們思維跳轉一下,認為詩人太想回家了,想搭乘月亮回家,不知道他能不能買到月票。)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搖蕩着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讀詩,是你在和你自己對話,讀到某一句的時候,它打動你了,你有自己的感覺,這種感覺可能和别人不一樣。
讓我們讀出自己的《春江花月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