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朱承
張小泉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萬曆年間。
一個迅猛的浪潮正拍打着資本市場的海岸。
9月22日,伴随着清脆悠長的鐘鳴,杭州絲綢成立近50年的老牌子萬事利登陸深交所創業闆,成為我國首個主打“絲綢文創”概念的上市企業;稍早之前,9月6日,創辦于明朝崇祯年間,近400歲的張小泉也站上了資本市場的舞台,成為“中國刀剪第一股”。
繼續拉長視線,今年1月,85歲的北冰洋被打包裝入上市公司大豪科技;6月,始于1921年的五芳齋遞交了招股書。
據悉,天津同仁堂、德州扒雞也在積極準備登陸資本市場……
是什麼力量,讓這些平均年齡超過100歲的老字号,競相成為資本市場的“新人”呢?
積極上市
“學會用資本的力量發展自己”
在張小泉的富陽“雲敲鐘”現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87歲高齡的張忠堯難掩激動之情。“過去有句老話叫打鐵磨豆腐,這兩個行業很苦,我們排第一個。張小泉通過改制,一步步走到上市,我感到非常欣慰!”
同樣倍感喜悅的還有萬事利集團董事長屠紅燕,她告訴記者,早在五年前她就和丈夫李建華有過上市之約,如今這個願望終于實現了。
老字号積極謀求上市,動力是什麼?我們試圖從資本市場找尋答案。以老字号上市企業分布較多的食品飲料行業為例,近20年來,該行業消費體量呈穩健增長态勢,湧現出一批大市值的上市公司,貴州茅台領銜的一衆白酒老字号自然不用多說;7年的時間市值從497億元飙升至4000多億元的海天味業,表現也堪稱典範,還有片仔癀、雲南白藥等發展之迅猛都讓人豔羨。
“通過上市獲取更好的發展平台是傳統老字号企業适應現代化發展的一條重要路徑。”财通證券投行業務一部董事張小甯表示,“當前國内外市場競争激烈,新興品牌層出不窮,老字号正在逐漸學會用資本力量來發展自己,上市後不僅可以提升品牌影響力,還能借助資本市場工具,通過更多的融資、并購、人才激勵方式為企業建立競争優勢。”
“這也不失為一個解決老字号傳承問題的有效途徑。”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劉起貴分析,“如果家族繼承人不願意繼續管理企業,如何既保證做大做強品牌,又繼續掌握家族财富?這就需要引進職業經理人,而優質的職業經理人往往更願意接手一家上市公司。”
從上市時間來看,目前A股60家老字号企業有80%以上在1992-2009年間上市,且大部分都為國企,此後10年間老字号的上市進度都較為緩慢。
“老字号企業往往有較重的曆史負擔,對接資本市場會面臨巨大的變革,這需要足夠的智慧和勇氣。”浙江省老字号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丁惠敏告訴記者,由于一些曆史遺留問題,不少老字号品牌歸屬長期懸而未決,導緻對接資本市場的步伐遲遲難以推進。“老字号要上市,離不開政府和相關單位專業的指導和幫助。”
為何老字号選擇在此時競速IPO?放眼我國資本市場所處的大環境,邏輯逐漸清晰。
萬事利絲綢。
“近年來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降低了企業上市的門檻,中小市值公司估值也在節節攀高。”劉起貴對市場數據進行了研究,“如果你觀察中證500指數,你會發現近兩年走了一個大牛市。此時上市,能把股權賣個好價錢,正是良機。”
“此外疫情也一定程度加速了企業對接資本市場的熱情。”劉起貴補充,“疫情發生後,大家會發現行業内的上市公司往往更有能力抵禦風險,因此也會吸引更多企業上市。”
而在浙江,則有别樣的生态助力。“包括老字号企業在内,浙江近幾年整體上市步伐有了明顯的提升。”浙江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證券處相關負責人認為,浙江省近幾年的“鳳凰行動”計劃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随着越來越多的企業上市,老字号企業自然也會受到整體氛圍的感染。
上市的氛圍,萬事利絲綢董事長李建華甚至在敲鐘前就感受到了。“印象太深刻了!9月9日當天,我手機裡突然不斷地收到祝賀消息。問了才知道原來是因為萬事利新股申購,大家都知道萬事利要上市了。”他興奮地說到,“A股有近2億的股民,一下子讓全國那麼多人都知道萬事利,品牌觸達率比任何廣告都有效!”
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标對上市後的發展充滿信心。他告訴記者,張小泉将在号稱中國刀都的廣東省陽江市投資建設刀剪智能制造中心,主要緻力于材料及産品研發、生産工藝升級改造和檢測中心建設。更進一步的規劃是,張小泉打算和高校及科研機構合作,不斷向高精尖延伸,将中國刃具提高到世界領先水平。
謹慎觀望
“不做500強,要做500年”
然而,上市并不等于萬事大吉。
當前上市的老字号企業中,也有不少铩羽而歸。2020年5月,狗不理包子因經營狀況困難不得不終止在新三闆的挂牌;全聚德早已跌落神壇,業績持續呈現頹勢,2020年巨虧2.62億元;桂發祥上市四年多來,股價一路走低,市值蒸發3/4隻剩約20億元。
根據上市公司定期報告披露情況,目前對我省老字号貢獻絕大部分收入的地區依然集中在浙江省内或者華東地區,區域局限性較大,品牌知名度和銷售覆蓋區域尚未實現“走出去”的目标。
“老字号在特定地域範圍内傳承多年,這往往與生産原料、資源、區位息息相關,進入更大的市場難免水土不服。”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産業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李建琴分析,“比如狗不理的産品、模式等均較為單一,長此以往就會發展受限。這是許多老字号的共性問題,如果融資後盲目追求擴張,不從根本上創新進化,反而會失去市場。”
“投資人做出投資決策時核心還是看企業的發展前景,無論是老字号還是新品牌,上市後持續創造價值,為投資人創造經濟收益是投資的本質驅動力。”張小甯說道。
老字号是民族和國家的瑰寶,承載着曆史的文脈。目前商務部認定的全國1128家中華老字号企業,平均每家企業有140多年的曆史。在一些老字号企業看來,不上市或許更利于守住初心,做好曆史文脈的傳承。
朱府銅藝
“我們不想做利潤的奶牛。”朱府銅藝首席品牌官王淩飛直言不諱,“一方面,我們自身的現金流和訂單都非常充裕,另一方面,我們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步伐穩步前行。”據了解,近期他們正在籌建一座免費對外開放的銅藝博物館,緻力于把銅文化帶進千家萬戶。
這家創始于1875年的銅藝世家如今已經傳到了第五代,至今保持着穩健的發展。作為銅古建方面的領軍企業,朱府銅藝為中國創立及複原了包括人民大會堂香港廳大門、杭州雷峰塔、洛陽應天門、峨眉山金頂在内的上百個銅古建及銅建築項目,其中國内90%以上的大型銅古建項目都是其主持完成的。
“當然我們也不排斥支持企業長期發展的合作夥伴和資本。”王淩飛表示,“這要看我們具體發展到哪個階段,比如目前我們拓展了文創銅藝的賽道,用兩條腿走路,未來或許有更多的布局。”
同樣沉住氣的還有280歲的王一品齋筆莊。“我不認為所有企業都要做大做強,我們更在意如何做精做專。”第17代掌門人許劍鋒告訴記者,如今他們已做到了國内毛筆行業營收第一。
王一品齋筆莊的狀元筆。
“但我們處于一個細分領域,受衆群體相對也比較小。在我看來,我們更重要的是傳承好老字号精工細作、真材實料的品質。”許劍鋒表示,“不做500強,要做500年。”
“上市絕非老字号發展的唯一路徑。”在李建琴看來,“資本市場往往更看好那些具有充分市場空間和成長性的企業,這恰恰與老字号從娘胎帶來的地域特性沖突。因此老字号更應該謹慎上市。即使上市後也必須不斷創新,制造産品差異,構築護城河。”
對此張國标深感認同,他表示,“不同時代,人們的生活、工作需求有着升級改變,我們既要堅守老字号的工匠精神和特有的技藝,也要在産品、工藝、材料上不斷開拓,始終保持與時代的融合。”
“歸根結底,上市隻是提供了更大的平台、更多的工具,是否能使用好上市平台和這些工具關鍵則在于管理層理念的升級。”張小甯說,“不是說上市了就躺平了,老字号企業必須學會使用資本市場的工具,考慮商業模式的與時俱進,才能保持長期的競争力。”
國潮崛起
“一陣春風吹來,老字号回暖了”
高顔值國潮品牌球鞋很受消費者歡迎。新華社資料圖
“明天鞋子穿什麼?回力、飛躍、内聯升。”國慶前夕,1999年的大學生小陳選了幾雙鞋,對着鏡子比劃穿搭,在他的鞋櫃裡,一眼望去全是國産品牌。
國潮崛起的當下,或許是老字号最好的時代。
阿裡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指出,1995-2009年間出生的Z世代已成為新國貨消費的主力軍;2020年天貓旗艦店老字号成交額同比增速26%,新品成交額同比增速更是達到了66%;據《百度2021國潮驕傲搜索大數據》報告,2021年國貨品牌關注度達到洋貨的3倍。
“國潮崛起的核心是文化自信。”丁惠敏畫了一條發展曲線,“經濟的發展一定會帶動文化的發展,從而凝聚成一種愛國情懷的強大能量。對老字号來說,現在正是春風吹過來的時候,一定要抓住這波流量。”
值得欣慰的是,不少老字号已經感知并且抓住了這波流量。據商務部監測,2020年雖然受到了疫情影響,但仍有75%左右的中華老字号企業實現了盈利。今年端午節期間,企業銷售額比2019年同期增長了21.7%。
“這些最早的商業形式,打通了貿易往來,催生了無數個偉大的城市。如今存活下來的商業形态和品牌、服務所凝結成的老字号,本就曆經四時風霜,慣于環境的變化。”丁惠敏說。
可口可樂公司有一句話叫“Kiss the Past Hello”(鑒古知今),這也正是老字号生生不息的永恒真谛。作為一家百年企業,可口可樂卻一直給人年輕、活力的形象,這是因為早在數年前,他們就學會了“數字遷徙”。他們通過來源于銷售終端、自動售貨機、生産和分銷渠道以及用戶反饋所獲得的大量數據指導自身産品決策,始終保持與時代同頻共振。
而德國的一批“老字号”企業則在企業文化中就凝聚了擁抱變化的理念。如奧迪公司是“競争是從來不睡覺的”。西門子公司是“過去總是開頭,挑戰在後頭”。
“歐美的老字号是工業革命帶來的成果,天生具有較強的資本屬性,也更可以西方人的營銷學來理解。而中國老字号多誕生于農業文明時期,許多老字号蘊含着豐富的儒家思想,我們更善于用傳統文化講故事。”丁惠敏分析,“其實我們的老字号在經營模式上并不落後于歐洲。比如西方人引以為傲的連鎖模式,如果你翻開張小泉的曆史會發現,他們早在200多年前就在全國有幾十個連鎖店的布局,再比如中國的老字号發明的‘賒賬’,則是現代信用體系的先驅。”
如何講好中國老字号的新故事?在曆史經典産業發達的浙江,不少企業已經開展了新的嘗試:
許劍鋒用四個字“守正出新”總結了自己多年來的傳承經驗,他坦言,盡管團隊依舊在很多環節堅守着“古法技藝”,但其實多年前就将數字化管理系統引入王一品齋,“我們雖然是老字号,但公司的整體平均年齡在34歲。我們擁有自己的營銷、設計、電商團隊,目前正打算和天貓合作拍一個有趣的紀錄片。”
而在剛剛過去的中秋,老字号紛紛互相借力、跨界合作打造文化IP。采芝齋、王星記和西冷印社,這三個加起來超過300歲的老字号強強聯手,推出“善行天下”禮盒,提前備貨的2萬份幾乎被搶購一空。
今年王星記推出的杭扇 月餅創新禮盒好吃又好看。
再比如浙江老字号集體抱團“觸網”,借助浙江省數字經濟和平台經濟先發優勢,承慶堂、金貿火腿、方回春堂等40多個品牌率先開設天貓浙江老字号官方集合店,搭上數字化轉型“快車”。
張小泉也一改昔日戴着瓜皮帽專注于手工鍛打的老師傅形象,打造了一位帶着墨鏡的俏皮祖師爺“泉叔”,成為呆萌搞怪的新晉網紅走進年輕人的生活。
張小泉“泉叔”形象很俏皮。
經曆了歲月洗滌的老字号,正站在下一個百年的起點。
【浙江新聞 】
字号,也是文化符号
丁惠敏
古人取名,有字有号。老子言:“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人之無名,傳之不遠,物物同理,都可以用來取法,其中無不透着經營者的追求、志趣和理念。
從“老字号”的發展曆史來看,“字号”已構成了商業文化必不可少的一大特色。“字号”,不但是商家的門面、品牌,也是獲得社會大衆認同的文化符号。
比較著名的“字号”如:全聚德、東來順、瑞蚨祥、内聯升、樂仁堂等,其寓意豐富而深遠,蘊含着濃重的商業文化和傳統文化的氣息。
作為傳統意義上的“老字号”,在發展商品經濟、促進東西南北之間的貿易的同時,更是在傳播着一種“誠信”、“尚德”、的儒家文明。也就是說,商家在經營貿易活動當中,在繁雜多樣的商業行為實踐中,體現和延續了中華文化的一種力量和精神,維護和保持了中華文明的社會價值和理想價值。
越是曆史淵源比較久遠,存續時間比較長的商家,中華文化的底蘊就越是深厚,其核心的經營理念越被人認同。
文化是一種軟實力,但它具有穿越時空的力量。
如果說老字号所體現的是一種中國傳統的商業文明的話,那麼現代的商業文明也同樣必須建立在傳統的經營價值觀上,這也是我們今天重新弘揚和繼承老字号的意義所在。
(作者系浙江省老字号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