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各式與七夕“沾邊兒”的活動層出不窮,吸人眼球,各大商家都鉚足了勁吆喝,讓這個傳統節日正在被商業化,迷失本真面目。實際上,七夕并非“中國情人節”,它是一個有着豐富文化内涵的中國傳統節日,絕不僅僅是“秀恩愛”這麼簡單。
七夕由來
在衆多人眼中,七夕是與浪漫愛情有關的“中國情人節”,然事實并非如此。七夕,又稱乞巧節,起源于漢代,起初并非紀念牛郎織女的愛情,而是紀念織女這個人。七夕節所在的農曆七月,《夏小正》中說“初昏,織女正東向”,這個時候的黃昏,擡頭可以望見夜空中銀河貫穿南北,織女星散發着美麗的光輝,朝向銀河東岸的牽牛星——這是天上。而在人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夏已末,秋将至,女子們要開始搖動紡車,織布制衣了。就這樣,天上的織女星被遙想成了人間女子的保護神和寄托心願的所在,凡間女子皆于七月七日晚上向她乞求智慧與技藝。
丁觀鵬(清代畫家)所繪的乞巧圖
對織女的崇拜最終落在了七月初七,這個時間對于古時的女性來說有着特殊的意義。《孔雀東南飛》中雲:“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初七是婦女們相聚嬉戲的日子。
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于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于乞巧的記載。唐代詩人作《七夕》有雲:“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正是“乞巧”的習俗。
七夕其實是“女兒節”、“婦女節”
在七夕節的節俗活動中,織女是核心形象,女子是絕對主角,把七夕稱為“女兒節”,是毫不過分的。其節俗活動的核心就是“乞巧”,即乞求心靈手巧。于是這個節日裡少不了巧手女子平日裡常用的“針”。“穿針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漢,流于後世。有些七夕習俗還有“乞美”的内容。
七夕,從“乞巧節”演變為“中國情人節”,大約是本世紀以來發生的事情。西方傳入的聖瓦倫丁節受到了年輕人的喜愛,并逐漸風行。受此啟發,商家發掘了七夕的情愛要素并大力推動之,就這樣,七夕演變成了“中國情人節”。
七夕節在古人眼裡,就是妹子的“放風日”,好比今天的“婦女節”。
事實上,古代單身少女們在七夕這天是不約會的。不收花不拉手不燭光晚餐……倒是會看星星,但也不是和男友看,是和小姐妹聚在庭院中,擺上瓜果貢品,比賽穿針引線,抓些會結網的蜘蛛讨好彩頭,以此拜織女星宿,好在以後的紡布繡花領域拿到好成績。古代女子足不出戶,和外界溝通較少。每年隻有特定的節日可以與閨蜜們聚會,在七夕這一天,女子們就會約上親朋鄰裡的妹子。在院子中搭好供台,聯合拜織女。拜織女時,每一位可以許上一個願望,拜完後,大家可以聚在一起吃瓜子、聊天。半夜才散去各自回家。七夕節在古人眼裡,就是妹子的“放風日”,好比今天的“婦女節”。
七夕節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白頭偕老"的情感,不是表達婚前情人或戀人的情感,這是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兩種感情。将七夕節稱為"中國情人節"并不妥當。如今,人們約定俗成将七夕節認為是情人節,而忘卻了這個節日的傳統意義。所以,所謂“中國情人節”,是當下商家參照西方情人節的“附會”與“發揮”,與其原先涵義相去甚遠。
七夕的習俗
那麼,古人在七夕這個時候,有些什麼我們所不知道的玩法呢?小編一起帶您來看看!
穿針乞巧
七夕節節俗的核心是“乞巧”,“穿針乞巧”則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漢,流于後世。南朝梁宗謀《荊楚歲時記》說:“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婦女結彩樓穿七孔外,或以金銀愉石為針。”《輿地志》說:“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說:“七夕,宮中以錦結成樓殿,高百尺,上可以勝數十人,陳以瓜果酒炙,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針五色線向月穿之,過者為得巧之侯。動清商之曲,宴樂達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儀《元氏掖庭錄》說:“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宮女登台以五彩絲穿九尾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各出資以贈得巧者焉。”
穿針乞巧 圖片來源:中國文明網 鄧寅明 攝
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即七夕節(乞巧節),根據傳統,凡間的女子要當庭布筵,虔誠跪拜織女星,乞求保佑自己心靈手巧,乞求智慧和精巧女工技藝。
七夕之夜,女子手執五色絲線和連續排列的九孔針(或五孔針、七孔針)趁月光對月連續穿針引線,将線快速全部穿過者稱為“得巧”。
喜蛛應巧
“喜蛛應巧”這也是一種較早的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針乞巧”。大緻起于南北朝之時。
所謂“喜蛛應巧”,就是把一些瓜果食品(以香瓜、黃金瓜、巧果、花生、紅棗等為主)放在果盆上,這通常是在穿針乞巧前已由大人們做了準備。
“穿針乞巧”以後,大家都睜大眼睛看果盆上有否“喜蛛”在結網,誰先發現,誰就大吉大利。
所謂喜蛛,其實是一種米粒大的小蜘蛛,夏秋之交,在一些花草樹木上,常能見到,偶而有一隻爬在人身上或被人發現在屋内,都說是喜事之兆,一般都會被很小心地放生,大家都不會輕易弄死它。
但果盆上要有這種喜蛛的蹤迹,卻也不容易,有時為了早點分到瓜果,我們中總有一人會偷偷捉一隻放在果盆上。
拜織女
“拜織女”是七夕節的習俗。“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
由于地域文化的差異,同一個七夕節,在各地的節日活動内容也各不相同,都是豐富多彩。不過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
拜織女
據史料記載,七夕習俗起源于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于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于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鬥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投針驗巧
這是七夕穿針乞巧風俗的變體,源于穿針,又不同于穿針,是明清兩代的盛行的七夕節俗。
明劉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說:“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針。婦女曝盎水日中,頃之,水膜生面,繡針投之則浮,看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其影粗如錘、細如絲、直如軸蠟,此拙征矣。”
投針驗巧
《直隸志書》也說,良鄉縣(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婦女乞巧,投針于水,借日影以驗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織女”。
清于敏中《日下舊聞考》引《宛署雜記》說:“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租如錐,因以蔔女之巧。”
為牛慶生
古時,兒童會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賀牛生日”。因為傳說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分開後,老牛為了讓牛郎能夠跨越天河見到織女,讓牛郎把它的皮刨下來,駕着它的牛皮去見織女。人們為了紀念老牛的犧牲精神,便有了“為牛慶生”的習俗。
種生求子
舊時習俗,在七夕前幾天,先在小木闆上敷一層土,播下粟米的種子,讓它生出綠油油的嫩苗,再擺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樣,稱為“殼闆”,或将綠豆、小豆、小麥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長出敷寸的芽,再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稱為“種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各地也稱為“泡巧”,将長出的豆芽稱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針,抛在水面乞巧。還用蠟塑各種形象,如牛郎、織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鷹、鴛鴦、等動物之形,放在水上浮遊,稱之為“水上浮”。又有蠟制的嬰兒玩偶,讓婦女買回家浮于水土,以為宜子之祥,稱為“化生”。
曬書曬衣
據載,司馬懿當年因位高權重,頗受曹操的猜忌,有鑒于當時政治的黑暗,為求自保,他邊裝瘋病躲在家裡。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個親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時值七月七日,裝瘋的司馬懿也在家中曬書。令史回去禀報魏武帝,魏武帝馬上下令要司馬懿回朝任職,否則即可收押。司馬懿隻乖乖的遵命回朝。
七夕曬書
另有一種人,在亂世中,以放浪形骸來表達中的郁悶。他們藐視禮法,反對時俗。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卷二十五說,七月七日人人曬書,隻有郝隆跑到太陽底下去躺着,人家問他為什麼,他回答:“我曬書”。這一方面是蔑視曬書的習俗,另一方面也是誇耀自己腹中的才學。曬肚皮也就是曬書。
漢代曬衣的風俗在魏晉時為豪門富室制造了誇耀财富的機會。名列“竹林七賢”的阮鹹就瞧不起這種作風。七月七日,當他的鄰居曬衣時,隻見架上全是陵羅綢緞,光彩奪目。而阮鹹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有人問他在幹什麼,他說:“未能免俗,聊複爾耳!”
由這幾則小故事看來,就知道當時七夕曬書、曬衣的風俗有多盛了。
拜魁星
俗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主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魁星爺就是魁鬥星,廿八宿中的奎星,為北鬥七星的第一顆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大魁天下士”或“一舉奪魁”,都是因為魁星主掌考運的緣故。
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宋朝時,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鍋中熔為糖漿,然後和入面粉、芝麻,拌勻後攤在案上捍薄,晾涼後用刀切為長方塊,最後折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黃即成。手巧的女子,還會捏塑出各種與七夕傳說有關的花樣。
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巧果
此外,乞巧時用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此種瓜果稱為“花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