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年輕人社交洞察報告

年輕人社交洞察報告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1 01:10:47

來源:【交彙點新聞客戶端】

年輕人社交洞察報告(年輕人為何熱衷)1

這個中秋假期,“95後”的于帆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參觀了揚州大運河博物館,館内各具特色、琳琅滿目的文物令他和小夥伴們備受震撼,也深刻地感受到了大運河所富含的文化價值。因為喜歡看展覽,于帆結識了很多文博愛好者,每逢假期,大家會相約打卡省内各大博物館,一起看展,一起交流,感受文化帶來的魅力。

近來,“看展式社交”逐漸興起,成為當下年輕人喜愛的社交方式。何為看展式社交?顧名思義,就是去美術館和博物館觀看各種新奇獨特的展覽,接受藝術熏陶的同時,順帶交上幾個志同道合的好友。

年輕人社交洞察報告(年輕人為何熱衷)2

揚州大運河博物館

根據“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發布的數據,2021年全國博物館舉辦展覽36000場,接待觀衆近8億人次,其中青少年是主要人群。攜程發布的數據也顯示,2022年1月至5月,最受歡迎的景區前十類中,博物館、美術館、展覽館排在第四位,“95後”預約博物館的訂單達到了25%,而在搜索博物館的人群中,“95後”占了近30%。

這個夏天,在省級機關工作的王雪瑞一口氣打卡了南京六家博物館。工作之後,王雪瑞很少有機會擴大交友圈,卻因為看展結識了一群很投緣的朋友,最近,她又和朋友們相約去南京博物院的晉國特展,當站在晉侯溫鼎、夔龍紋編鐘、玉組佩這些精美的文物前,王雪瑞感受到了波瀾壯闊的六百年晉國偉業。南京有着豐富的博物館資源,王雪瑞每次去博物館,都能碰上很多文博愛好者,大家還專門建立了一個微信群,分享當下熱門的博物館展覽信息,并相約下次一起看展。她說:“現在看展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通過看展覽接受文化熏陶,提升美的鑒賞力,同時也能認識、了解不同行業的朋友,收獲了友誼也得到了自我成長。”

每個代際都會有自己的社交圈和社交生态。對于“95後”和“00後”新生代而言,更加傾向于根據自身的興趣和愛好構建新的人際關系,志趣相投成為了彼此能否相談甚歡的第一要素。在很多年輕人看來,“看展式社交”的出發點基于興趣,擺脫了社交的“功利性”,彼此結交的是一群“同頻”的人,擁有更多的共同話題,大家一起讨論,相互分享,尋求的是一種精神共鳴,從而達到“有效社交”的目的。

年輕人社交洞察報告(年輕人為何熱衷)3

逐漸流行的“看展式社交”,彰顯着年輕一代精神需求的提升,表達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理解,以及一種健康積極的生活态度。今年26歲的張辰宇是一位IT從業者,标準理工科出生的他,之前對藝術的了解僅僅停留在高中的美術課堂上,因為有朋友經常約他去美術館看畫展,由此對藝術産生了濃厚興趣。張辰宇覺得,日常的生活被工作和壓力填滿,看展是緩解壓力的一種方式,同時也是一個學習新事物的過程。一場展覽裡,志趣相投的朋友在一起碰撞、交流,能激發彼此的靈感和再度思考。

“看展式”社交流行的背後,其實也标志着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十三五”期間,全國博物館數量由4692家增長至5788家,平均每兩天就有一家博物館建成開放,不斷增加的文博場所使得“看展式社交”有了更為廣闊的物理空間。而對于當下的年輕人來說,“看展”愈發變得觸手可及,有時候,你甚至不必專程趕往博物館、美術館,打開手機搜索,便可以在購物中心、社區看到豐富多元、新奇古怪的展覽。

互聯網時代,社交媒體的加持,讓很多展覽成為“網紅”,這也使得看展的社交屬性不斷增強。拍照、上傳、打卡,每次看完展覽,“90後”的公司職員朱欣悅都會發送一條“朋友圈”,也由此引發了朋友的點贊。朱欣悅坦言,自己是一位标準的“社恐”,平時工作壓力大,時間緊張,圈子日趨小衆化,通過各種展覽,她和很多朋友有了很多共同話題。“每次看展前,我都會做一定的功課,了解相關的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看展之後,大家在網上暢所欲言地交流,有的時候會發現自身的渺小,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

年輕人社交洞察報告(年輕人為何熱衷)4

在豆瓣、小紅書上,很多年輕人分享着博物館、美術館的訊息,也用圖像、照片表達着自己對于文化藝術的思考和感受。互聯網上的分享,吸引來了相同興趣的人,形成了同質化圈層,從而催生了更多年輕人“種草”,把原本館外徘徊的人吸引進來,讓文化和藝術的社交屬性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看展式社交”的流行,也給當下的文博場館和藝術場所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優化展覽的内容和陳列,用年輕人喜愛的方式去展示藝術的魅力,成為很多策展人辦展的一個重要考量。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的策展人林書傳,曾經策劃過很多“網紅”展覽,他認為,現在年輕人會花一百多元,購買展覽門票,這在十年前是不敢想象的事。熱情背後,反映出大衆對文化産品的需求不斷提高,同時也可以看出,美術館、博物館正在改變以往的高冷面孔,以更加年輕的姿态,擁抱當下年輕人,讓傳統文化走向普通大衆。

不過,林書傳提醒說,面對“看展式社交”帶來的“流量”,文化藝術場所不能一味地以“好玩”來迎合年輕觀衆。作為公共文化機構,在滿足公衆需求的同時還應該适當引導,“博物館、美術館必須要堅持展覽的藝術性與思想性,因為,展覽的意義不僅僅是展示,更需要給年輕人思考和啟發。”

新華日報·交彙點記者 王慧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年輕人社交洞察報告(年輕人為何熱衷)5

編輯: 姚依依

本文來自【交彙點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