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氯酸鉀制取氧氣

氯酸鉀制取氧氣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06:57:11

一、氧氣的物理性質

顔色

狀态

氣味

密度

水溶性

無色

氣态

無味

略大于空氣的密度

不易溶于水

氯酸鉀制取氧氣(氧氣的性質)1

注意:①氧氣的三态變化屬于物理變化。

②氧氣的儲存:氧氣往往儲存在天藍色鋼瓶中。

二、氧氣的化學性質

1、氧氣是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氣體,一定條件下,能與多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氧氣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

2、氧氣的鑒别:能使帶火星的木條複燃,則證明是氧氣。

氯酸鉀制取氧氣(氧氣的性質)2

3、理解、描述氧氣化學性質的常見誤區

誤區1:錯誤地認為氧氣具有可燃性

正析:氧氣雖然支持燃燒,但是氧氣本身不能燃燒,不具有可燃性,具有助燃性。

誤區2:錯誤地認為氧氣能與所有物質發生反應

正析:氧氣的化學性質雖然比較活潑,在一定條件下,可與許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但是并不能與所有的物質反應。如氧氣與金即使加熱條件下也不反應,"真金不怕火煉"。

誤區3:錯誤地認為"煙 = 霧"

正析:"煙"是固體小顆粒在空氣中擴散産生的現象,如磷燃燒産生白煙,"霧"是液體小液滴在空氣中擴散産生的現象,如濃鹽酸在空氣中易揮發,揮發出的物質可以與空氣中的水結合,形成霧。

三、氧氣化學性質的實驗探究

木炭燃燒實驗

氯酸鉀制取氧氣(氧氣的性質)3

【實驗操作】用坩埚鉗夾取一小塊木炭,在酒精燈上加熱到發紅,插入到盛有集氣瓶的氧氣中(由瓶口向下緩慢插入),觀察木炭在氧氣裡燃燒的現象。燃燒停止後,取出坩埚鉗,向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蕩,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木炭在氧氣中燃燒不産生火焰,發出白光,放出大量熱,向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後,石灰水變渾濁。

【注意事項】木炭應該由上向下緩慢伸進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原因:為了保證有充足的氧氣支持木炭燃燒,防止木炭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木炭熄滅,确保實驗成功。

硫燃燒實驗

氯酸鉀制取氧氣(氧氣的性質)4

【實驗操作】在燃燒匙裡放少量硫,在酒精燈上點燃,然後把盛有燃着硫的燃燒匙由上向下緩慢伸進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分别觀察硫在空氣中和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

【實驗現象】

在空氣中:①産生微弱的淡藍色火焰;②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放出熱量。

在氧氣中:①産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②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放出熱量。

【注意事項】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造成空氣污染

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

氯酸鉀制取氧氣(氧氣的性質)5

氯酸鉀制取氧氣(氧氣的性質)6

【實驗操作】把光亮的細鐵絲盤成螺旋狀,下端系一根火柴,點燃火柴,待火柴快燃盡時,由上向下緩慢插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集氣瓶底部要先放少量水或鋪一薄層細沙)。

【實驗現象】

在空氣中:不燃燒,保持紅熱。

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物質,放出熱量。

【注意事項】① 用砂紙把細鐵絲磨成光亮的銀白色,是為了除去細鐵絲表面的雜質。

② 将細鐵絲盤成螺旋狀,是為了增大細鐵絲與氧氣的接觸面積。

③ 把細鐵絲繞在火柴上,是為了引燃細鐵絲,使細鐵絲的溫度達到着火點。

④ 待火柴快燃盡時才緩慢插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是為了防止火柴燃燒時消耗氧氣,保證有充足的氧氣與細鐵絲反應。

⑤ 由上向下緩慢伸進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是為了防止細鐵絲燃燒時放熱使氧氣從集氣瓶口逸出,保證有充足的氧氣與細鐵絲反應。

⑥ 集氣瓶裡要預先裝少量水或在瓶底鋪上一薄層細沙,是為了防止灼熱的生成物濺落使集氣瓶瓶底炸裂。

四、蠟燭在氧氣中燃燒

氯酸鉀制取氧氣(氧氣的性質)7

【實驗現象】

在空氣中:産生黃白色火焰,火焰分為三層,外層溫度最高,産生少量的黑煙,放出大量的熱;

在氧氣中:劇烈燃燒,放出熱量,火焰呈白色,并産生白霧(石蠟蒸汽)。

分析】蠟燭在空氣中燃燒,産生黃白色火焰,火焰分為三層,外層溫度最高,産生少量的黑煙,放出大量的熱;在火焰上方的冷而幹燥的燒杯,燒杯内壁出現水珠;在火焰上方罩上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注意事項】

  • 蠟燭在受熱時首先由固态變為液态,沒有新物質生成,隻是狀态發生改變,屬于物理變化;
  • 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的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故蠟燭燃燒既有物理變化又有化學變化。

四、物質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得比較

氯酸鉀制取氧氣(氧氣的性質)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