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場情商高男同學圍滿女同學?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對女性的稱呼,不管對方是18歲還是80歲,都統統稱之為美女如果哪天沖人管叫大姐,保準會被嫌棄,并且還附贈一句:你才是大姐,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操場情商高男同學圍滿女同學?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對女性的稱呼,不管對方是18歲還是80歲,都統統稱之為美女。如果哪天沖人管叫大姐,保準會被嫌棄,并且還附贈一句:你才是大姐!
這些江湖套路,出來混社會的都駕馭得輕車熟路。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如今在校園裡也非常流行,對女同學都稱之為“小姐姐”、“寶兒”類的。即便遇見女性長輩,也不再管人喊阿姨,而是舔着臉叫:姐姐!
這不,一15歲男生的生日當天,領着一大幫男同學回家,一來為自己慶生,二來給大夥兒改善一下夥食。随着浩浩蕩蕩一大群人進門,他率先朝廚房裡正忙碌的媽媽打了聲招呼,身後的同學們也紛紛效仿,不過他們都把“媽媽”喊成“姐姐”。
媽媽聽後心裡像喝了蜜糖水般甜蜜,滿臉的笑容都要溢下來。同學們這還沒完,個别膽大的男生還再三強調“媽媽”很年輕。都說女人最好的美容産品,就是甜言蜜語。果然,幾句恭維的話,把忙碌了一上午的“媽媽”哄得眉開眼笑,倦意消失得無影無蹤。
網友看到這,在留言區給出的評論褒貶不一:
有的人感歎如今的學生個個猴精得很,領會到“有奶便是娘”的精髓,為了一餐飯竟管阿姨叫姐姐。
有的人感歎,這些學生的情商高得很,一進門把阿姨都哄得開開心心的,這種自來熟的社交能力,以後不愁找不到對象。
有的人說,素質教育當下,學生黨不再是以前的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書生了。
有的人還說,再年輕的媽媽也人到中年,學生黨管她叫姐姐,那也太違心了!這幫學生黨,還有沒有一點做人的原則和底線?
生日會結束後,男生仔細一琢磨,同學們管自己的媽喊成姐姐,按輩分來論,自己成了他們的外甥,這不是無形中降了自己的輩分?他們胡吃海塞得了便宜也就不說了,還毫不意外地做了一回舅舅,太過分了。朋友沒得做了,絕交!
話說美麗的謊言确實能撫慰人心,但睜着眼睛說瞎話,顧此失彼的做法,人雲亦雲之類的,并且長幼次序亂了套,就不符合中學生的身份了。
15歲的中學生正值青春期,風華正茂、年輕氣盛的同時,也意味着做事沖動,愛感情用事,缺乏理智和冷靜。雖然青春期孩子自我意識強烈,有了獨立自主的強烈意願,但夥伴和環境的影響,對他們的三觀形成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對青春期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定型影響很大。
不過,在這裡說到教育類的話題,顯得過于嚴肅和認真了。青春期的孩子本就單純,他們這麼一鬧隻是想逗樂一下而已。畢竟女為悅己者容,用這招流行玩法哄哄同學媽媽開心,讓整個氣氛融洽、歡樂了許多,明顯少了初次見面的尴尬和窘迫。
關于姐姐的說法,由來已久。起先來源于“美女”這個詞,論起它最初的意思,指的是“美麗或者漂亮的女性”。随着使用越來越廣泛,但凡是女性,都配得上被叫“美女”。
這樣一來,就把“美女”這個詞用壞了,漸漸失去這個詞本來的含義了,基本淪落為區分性别的代名詞,失去了“美”的含義,隻留下一個“女”的作用。
大家對這個詞不再喜歡,而是排斥甚至厭惡,若是偶爾被用起來,還會招來嫌棄。于是,聰明的人們又開發了數個新名詞,用來稱呼“漂亮女性”比如“女神”、“小姐姐”!
用“神”來形容美女,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有點高冷又有點高不可攀:一是使用範圍過小,不便于當面直接稱呼;二是配得上這個詞的人确實太優秀,畢竟是神仙嘛,不食人間煙火!
所以,相對而言,“小姐姐”這個詞不僅避免了高冷的缺點,而且與當下流行的“可愛”與“萌”等風格相契合。這就是為什麼受到了大家的追捧與廣泛使用的原因。
對于一些年紀稍大的女人,用“小姐姐”來稱肯定不合适的,稱之為“姐姐”明顯比“大姐”、“阿姨”來得舒心。更何況幾期的《乘風破浪的姐姐》,讓中年女人瞬間甩掉了年齡上的負擔,成為美麗、成熟又獨立的凍齡女性。
故中年及以上的女性,對“姐姐”這個詞,真的很受用。因為不僅有一種被人尊重的感覺,而且又沒有人老珠黃的負擔。難怪這位媽媽被兒子的同學們直接喊成“姐姐”,笑得花枝亂顫。
總之,青春期的孩子是新時代的擔當,更是祖國的棟梁,不僅要好好學習與時俱進,更要有獨立自主的創新精神,絕對不可以随波逐流、人雲亦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