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供給側改革”這個新名詞成了中國經濟中一個火熱的關鍵詞。短短十天時間内,國家高層領導人至少4次提到了供給側改革。
那麼,作為一個偏“學術範兒”的經濟學名詞,近期頻頻刷屏的“供給側”,到底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供給側?
對于供給側改革,主席的原話是,“在适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着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
通俗解釋一下這個“新概念”的話,就是,之前中國側重于需求端管理,要刺激經濟,首先想到的是擴大需求,增加消費。但供給側同樣有很多改進的空間。比如,出租車總量供給不增加,隻是提價、增加油補,仍解決不了打車難問題。
對此,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說,高層密集提出供給側改革,正是要讓今後經濟發展的着力點,從原本的重需求逐步轉變為供給、需求共同發力。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姚景源:
總的來講,我們還是要向總供給和總需求得以平衡。但是現在我們在供給方面存在的問題亟待去解決。比如我們現在看不單單是需求問題,還有供給不合理的問題,如果用新的發展理念,不僅僅擴大需求,同時我們應該着力的放到供給這一端,找出供給方面存在的問題,使我們供給方面得到比較好的改善。
實施供給側改革要從何處入手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吳慶:
淘汰落後産能,加大産業重組的力度,要讓一些特别落後的産能,讓他們破産。有些行業,适當的提高産業的集中度,要消滅僵屍企業,這樣才能夠讓我們很多産能過剩的産業獲得重振。
通過供給端不斷的改革、完善,讓消費能夠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根本的力量。現在大家為什麼到國外去買東西,那麼顯然就是兩個問題,一個是人家的産品品質好,第二個人家價格便宜,我想在供給上,如果我們自己的産品也能夠做到這兩條,得到我們老百姓認可的話,那大家也不會跑到國外萬裡迢迢,千裡迢迢,大包小包的往回背。
讀而思
duersi
由此可見“供給側改革”是尋求經濟增長新動力的新思路。在經濟新常态下,“三駕馬車”确實已經顯出頹勢:投資收益下滑,國際需求低迷,國内需求也亟須升級換代。因此,“供給側改革”就是通過重新改變資源的配置來提升效益,但并不能否定“三駕馬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