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18日電 日前,由新華網、優學教育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基礎教育信息化論壇”在京舉辦,本屆活動以“‘科教融合’驅動教育新發展”為主題,圍繞課程改革、規範校外培訓等基礎教育領域熱點,探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背景下的教育服務供給模式、優秀人才培養模式、教育治理模式發展方向。
伴随着網絡教學環境的改善,教育信息化應用的基礎條件日漸夯實。信息技術在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育公平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科教融合”給學校和培訓機構各帶來哪些機遇與挑戰?在本場活動的圓桌對話環節,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副校長、高中部校長黃鵬,十一學校一分校副校長章巍,立思辰大語文執行總裁趙伯奇,文新學堂CEO 張玲君展開了探讨。
章巍認為,“技術”與“教育”間的關系就像是一個DNA雙螺旋圖形的兩條線螺旋。當教育超越技術,則教育出的人才能很好地引領技術的發展并助力社會發展;反之,如果“教育”落後于“技術”,學校培養出來的孩子走出校門後則難以适應社會的發展,難于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人工智能時代的技術變革給教育帶來了全新的要求,如果教育不緊跟步伐,将導緻孩子在可見的未來難于立足于社會。這也說明了外界的技術環境帶給學校教育的壓力特别大。在談到學校在“科教融合”中所面臨的挑戰時,章巍表示,區别于培訓機構轉型的靈活性,學校教育就像一艘大船,教育結構的變化、教學内容的變化以及教學組織結構的變化等方面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因而面臨的挑戰性要更強一些。
黃鵬認為,與其說是“互聯網 教育”不如說是“教育 互聯網”,教育應該放在前面,教育是核心,這更符合立德樹人作為教育根本任務的要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黃鵬認為,教育絕不會發生突變,不會發生颠覆性的改變,教育一定是漸進式的變化,教育的變革過程中不能丢掉對學生價值觀、情感、人際交往的教育,這在學校教育中也應占重要比重。再過五年、十年,學校的形态空間會發生巨大變化,但學校不會消失,教師隊伍還是教育改革和科教融合的重要力量。
張玲君表示,對培訓機構來說,師資是很大問題,文新學堂也運用互聯網技術推進優質資源公平化,将優質資源三四線城市,這也是科技推動帶來的創新。
趙伯奇認為,為了給全國各地的孩子提供更有意思的語文課,利用科技造福更多的孩子,立思辰在全國多個城市、縣城設置學習中心,給學生提供優質的語文課,并把線上的課程在線下更具象化,讓更多學生喜歡上語文課。
章巍表示,科技在高速發展,學校教育必須應時而動。首先,學校育人方向的轉變。在教育部2014年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首次提出“核心素養體系”概念。這一概念提出的時間點也正是跟社會的技術與時代發展相匹配的。從知識導向變成素養導向,才有可能使孩子具備面向未來的能力。其次,課程内容的改變。将STEM課程、人工智能等課程融入到日常教學中。第三,教師角色的轉變。信息時代,學生擁有豐富地獲取知識的途徑,老師無法單純扮演知識的擁有者和傳遞者的角色,教師的定位将成為學習數據的分析者、學生潛能的開發者和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第四,教學方式的變革,今後,傳統拘泥在教室、束縛在學科裡面的學習形式會變得越來越少。學校的教育怎麼在自己能力範圍内創造更多元的學習方式供學生選擇,這是學校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
黃鵬認為,學校的老師應該跳出本學科的圈子,從老師的角度來講,不僅把學生帶進這個學科,更重要的是,把學生從這個學科裡面帶出來,讓學生不僅僅局限于學科内的應試和死記硬背。
趙伯奇認為,教育本身不應該是一個單學科的教育。他舉例說,語文課不應該隻是語文課,不是文字課,它應該是天文、地理、曆史、哲學,甚至藝術等各個方面無所不包的一門學科。語文學科的培訓不應停留在應試閱讀、寫作,而是讓孩子們在語文内涵和學習能力上有所提高。立思辰課程設置中會從每節課的時代背景入手、再講到故事中的人、涉及的人物生平、流傳作品等,激發孩子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張玲君表示,在互聯網時代下,老師積極擁抱新技術的心态也很重要,積極改變,培訓機構要不斷的調整方向,應用備課平台以及題庫平台不斷革新,這個時候對老師的适應能力和學習能力要求比較高。
學校在變,教師在變,課程在變,育人方式在變,但将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的目标不能變,隻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未來具備适應科技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