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充19.9元就得到100元話費是真的嗎

充19.9元就得到100元話費是真的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3 09:03:32

日前,多位消費者投訴稱,在多個App内看到“29.9元充值100元話費”廣告,但随後充值時遇到問題。在消費後,消費者的29.9元石沉大海,或是僅僅收到門檻極高的優惠券,比如充值2000元話費才能享受優惠,或是充值20個月才能用完這些優惠券。律師表示,這類廣告屬于虛假廣告,商家應當受到處罰,此外,互聯網廣告主應當對廣告内容的真實性負責。

充19.9元就得到100元話費是真的嗎(充29.9元能得100元話費)1

29.9元充值100元話費?實則為高門檻優惠券

網友李先生表示,自己在支付寶支付停車費後,跳出“29.9元充值100元話費”的廣告,出于對平台的信任,他點擊了這條鍊接,并輸入了自己的手機号。

“點擊立即充值後,我并沒有收到話費到賬信息,而是收到了充值話費需下載APP的短信息”,李先生說,按照短信提示,他下載了一款名為“小象省錢”的App,注冊登錄後,他才發現自己被騙了。

“在小象省錢App裡,我發現給的是充值話費券,如果我充值50元,隻能享受2.5元優惠,充值100元能享受5元優惠,以此類推,需要充值2000元話費才能完全享受29.9元充值的100元優惠”,李先生說,至少也要充值300元,自己才能“回本兒”。

他表示,在此期間,并沒有任何提示說,29.9元充值是給100元的話費券,商家涉嫌虛假宣傳、誤導消費者。但是自己随後在App内想申請退款,也并未找到退款途徑。

對此,支付寶方面回應北青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支付寶平台通過日常巡檢和接到用戶反饋後的定點檢查,持續開展針對惡意營銷行為的專項治理。對于虛假營銷、誇大宣傳等行為,平台依據市場監管總局《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以及《小程序違規處理規則》、《生活号違規處理規則》、《惡意營銷處罰細則》等平台規則,做出相應治理和處罰。自2022年1月以來,累計處理惡意營銷推廣鍊接2060條,處罰違規營銷商家400多個。

其中,典型的案例就包括“話費充值虛假宣傳”,支付寶方表示,商家推廣内容顯示“充值可得100元話費券”,但用戶實際所得為多張不同金額的優惠券組合,并非立享100元話費,誤導消費者充值。支付寶平台表示,後續将堅持對惡意營銷行為進行巡查和整治。同時,提醒廣大網友,如在各個互聯網App遇到類似營銷頁面,請提高警惕,小心辨認,留意平台方的提示信息,并向活動商家咨詢了解活動詳情,一旦發現、遭遇違規内容,及時向商家反饋或進行投訴。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認為,商家以“29.9元充值100元話費”的廣告内容吸引消費者,實際上不僅要下載和注冊APP,而且需要充值很高的金額才能享受到相關優惠,這種廣告明顯涉嫌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内容欺騙、誤導消費者,涉嫌違反《廣告法》的有關規定,應該依法受到相應的處罰。“在這個案例當中,小象省錢App相當于廣告主,應當對廣告内容的真實性負責,也應當對消費者權益受損問題負責。支付寶平台相當于廣告發布者,應該知道‘29.9元充值100元話費’的廣告有虛假或誤導的成分,仍然為廣告主發布此類廣告,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充19.9元就得到100元話費是真的嗎(充29.9元能得100元話費)2

類似騙局在多個知名App多發 律師稱平台也有責任

北青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有類似遭遇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北青報記者整理發現,多個平台都存在類似的問題。在百度極速版、新浪微博、芒果TV、喜馬拉雅等平台,同樣可以看到類似的彈窗,點擊即可進入充值界面。在一名消費者提供的截圖中可以看到,在選擇支付的界面上,100元“會員價”29.9元的字樣十分矚目。在頁面最底部的小框中采用灰色字樣标明“100元話費優惠券包:20張5元券”。頁底的灰色小字還标明,需要下載“神奇特權”APP領取優惠券。

此外,後續指向的充值平台也各不相同,據北青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除了“神奇特權”之外,還有“惠惠指南”,“躍程話費充值”“購物貓貓”“省益省”“來就省”“喵優惠”“彩虹盒”等數十個平台均遭到投訴。

而這種話費充值騙局,除了得到多張話費券的情況外,還有的消費者壓根沒有收到任何提示。“我在視頻App上看完一條視頻後,系統立刻收到了彈窗,說讓我抽獎。然後我抽到了29.9元充值100元話費的大獎,點進去用微信支付了29.9元後,就石沉大海,根本沒有話費到賬”,消費者王女士表示。

據報道,另一名消費者徐女士表示,自己喜馬拉雅聽書主頁的側方看到了充值話費的廣告,點擊後也是需要充值29.9元就得到100元話費。“充值後我收到來自藍鲸生活平台的短信,說100元話費券包是新人福利,讓我下載App進入領取。我心想,100元券也行,隻要能充值成功就行,誰知,這100元是20張5元的券,并且每個月隻允許使用1張”,徐女士抱怨。也就是說,每個月都充值的話,需要20個月,近2年才能全部使用完。

目前,在網上有大量投訴話費充值陷阱的網友,一些已經通過各種渠道要求并收到對方退款,但更多的人反饋,這29.9元就“打水漂”了。

針對這種騙局,北京雲嘉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表示,29.9元得100元話費的内容與實際不符,甚至涉嫌欺詐消費者。推出這種活動的商家需要對此負責,需要按照承諾向消費者履行相應合同義務,構成欺詐的需要承擔退一賠三的法律責任。同時,廣告平台作為廣告發布者,依據廣告法應該盡到審核廣告主資質和廣告内容的真假與合法性的法律義務,未盡到這種審核義務的,需要與廣告主即推出優惠活動的商家承擔連帶責任。

上海瀾亭律師事務所的張耀律師認為,根據《廣告法》第二十八條規定,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内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廣告即構成虛假廣告。因此,一般認為“29.9元充值100元話費”的廣告宣傳構成虛假廣告。從民事責任的角度來講,發布虛假廣告,欺騙、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可以要求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先行賠償,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制作、代理、發布或者作推薦、證明的,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消費者購買相應話費券的,可向客服申請退款,還可以撥打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或者在全國12315平台投訴。

技術方面也需提升巡檢措施,消費者不應盲目輕信廣告

為何這類廣告會大量出現?有知情人士對北青報記者表示,對于平台來說,這種廣告治理的難點在于,他們投放均不是傳統的廣告位,而是在App旁邊廣告插欄、支付結果頁、跳轉出的頁面等插件,而非直接在平台上。“這些地盤有時候是第三方的廣告位,有時是劫持系統後跳出的垃圾廣告,這個管理起來有一定難度,平台隻能不停巡檢或者投訴量比較大定向處理。”這也提示稱,對于虛假廣告的治理,平台應提升相應技術處理措施。

“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内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廣告即構成虛假廣告。因此,一般認為‘29.9元充值100元話費’的廣告宣傳構成虛假廣告”,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民商事仲裁法律事業部資深律師劉怡對北青報記者表示,“部分商家是繞過平台惡意嵌入彈窗鍊接,平台沒有提供引流和分成,在這種情況下商家并不需承擔法律責任。”但這并不代表平台可以免責,根據《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互聯網廣告主應當對廣告内容的真實性負責,互聯網廣告發布者、廣告經營者應當查驗有關證明文件,核對廣告内容,對内容不符或者證明文件不全的廣告,不得設計、制作、代理、發布。這裡的廣告主指的是售賣該消費券的商業主體,廣告經營者指的是廣告制作公司,廣告發布者即是承載該廣告的支付寶、百度、喜馬拉雅等大平台。消費者購買相應話費券的,可向客服申請退款,還可以撥打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或者在全國12315平台投訴。

劉怡也提示稱 “希望消費者看到彈窗時仔細看清彈窗中的内容,不盲目下載不規範的APP,明白天上沒有那麼多掉餡餅的好事。”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溫婧 實習記者 莊黛熒

編輯/田野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含信息網絡傳播權)歸屬北京青年報社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