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三國演義》的時候,十八路諸侯的讨董聯盟,以四世三公的袁紹為盟主,袁氏家族是一個在亂世能夠振臂一呼,群起響應的家族,古代像袁紹家族這樣大族人家為數不少,同一時期的荀彧等人,家族也是河南颍川的世族,不論是在地方還是在全國來看,都是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大家族,然而古人卻說“人過五代另起墳,房過三代必走人”,你知道是為啥嗎?
五代另起墳
說到中國古代的許多大族人家,都是傳承幾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大家族,唐文宗李昂曾說“吾家二百年天子,竟不如崔盧耶”,古代的那些大族人家,能夠傳承多年,在社會上形成的強大影響力,不單單是靠祖輩的餘蔭就能辦到的,每一代都需要有領軍的人物,帶領家族不停的前進才行。
孟子說“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就是說祖輩辛辛苦苦打拼下的事業,延續五代以後,影響力或許就要慢慢地消退了,春秋時期講究宗法制血緣關系,天子的嫡長子繼承天子的位置,其他的兒子被封為諸侯,依此類推下去,到了幾代人以後,那些許多的庶出貴族子女,慢慢的就變成和老百姓一樣,沒有什麼特權可以享受了。
漢武帝的推恩令,其實也是這樣的,劉備為什麼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卻幹着織席販履的營生,就是因為傳了幾代以後,子孫越多,能繼承的東西越少,到後來也就和平民百姓一樣了,如果想讓自己重新獲得祖輩那樣的光芒,就需要自己再另外的奮鬥了。
《左傳》裡說“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這裡的墳字說得是典籍的意思,古人常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和“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就是說你靠着學問和知識,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尤其是後來的科舉制,許多的大族人家,都能靠着知識,讓自己家族從新走上巅峰。
楊修家族在三國時和袁紹家族一樣,都是四世三公的大豪門,但是在曹操時期都被打敗了,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和楊修一樣,同出弘農楊氏,可謂是讓楊家再次輝煌;宋朝的司馬光,是西晉司馬氏的後代,靠着科舉考試,最後配享宋哲宗的太廟,讓家族再次走上巅峰,他們的成就,就是“五代另起墳”的典範。
三代必走人
房子是大家用來居住的屋子,古人修房子的時候,講究“天圓地方”,很多家族都是幾代人一起居住,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共同建設,讓這個家可以成為大家安穩人心的地方。
《漢書》裡說“然三代之将,道家所忌,自廣至陵,遂亡其宗”,這裡的“三代”說的是從祖父到孫子這一代,《宋史》裡說“綴行期集,列叙名氏,鄉貫,三代之類書之,謂之小錄”,這裡的“三代”是說從曾祖到父親這一代,無論從哪一輩算起,三代人的時間都很長,一旦過了三代,家裡肯定是會有人離去的,畢竟古人說人活七十古來稀,生老病死和悲歡離合是自然的規律而已。
然而三代還有其他的意思,相傳有人曾說武則天是“唐三代後,女主武王”,這裡的“三代”說的是三十年的意思,古人常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黃河的河床比較高,下遊泥沙淤積,經常會改道,一個曾經叫河西岸的村子,變到東岸了,也就有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說法,後來的人們把這句話作世事無常交替變化的一個意思。
人們搬家或者是離開曾經居住的地方,本就是一個非常平常的事情,而過了“三代”的時間,根據情況做出一些改變也是正常的現象。
結語
人們不論是生活在古代還是生活在現代,大多數人都是努力拼搏奮鬥一生,隻是期望生活能夠善待自己,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大家前進的步伐,可是奮鬥而來的事業,或許隻能安穩的傳承幾代,要想自己家族能夠長久的保持競争力,就需要不斷的培養下一代。
沒有什麼競争是會停止的,這是自然的規律而已,停下來就意味着不進則退,這是社會的現狀,靠人力是無法改變的,總之,不論你家族曾經多麼輝煌,隻要你不努力,就有可能敗光,而如果想要保持這樣的生活,就需要自己好好拼搏才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