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景是攝影愛好者最愛拍攝的重大題材之一。在夜幕的暗色背景襯托和各種光源的照射下,容易打造出主體突出、個性鮮明的攝影佳作。但是,與白天光照條件下的拍攝方法不同,夜景攝影有其自身的創作規律。下面就談談夜景拍攝的特點和應用技巧。
夜景拍攝的特點暗色背景容易突出畫面主體。在夜景拍攝中,由于天色黑暗,許多與主題表達無關的景物容易被黑暗所淹沒。而拍攝主體或其它需要突出的景物,配以适當的光照予以突出,會給讀者以較強的視覺沖擊。例如,拍攝一個夜間經營小吃的攤點,人物主體及攤位上物品被攤主的自備光源照得通明,而附近雜亂堆積物、樹木、房屋等景物被夜色籠罩,被攝主體很容易在光亮的條件下凸顯在畫面之上。由此可見,夜景拍攝的畫面具有突出主體的獨特優勢。
合理布光容易實現藝術誇張。在夜晚弱光條件下,光源的照射直接影響景物的明暗程度。利用合适的人工布光,造成景物之間影調的合理搭配,把被攝主體誇張地表現出來,使其比現實中的景物更具鮮明的光影效果,從而增強畫面的神秘色彩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例如,一棟普通的建築在白天看沒什麼特點。如果夜晚用五光十色的景觀燈照射,拍攝效果就會别具一格,生動感人。
慢門拍攝容易産生動感效果。由于夜晚整體光線較弱,适宜進行慢門拍攝。通過長時間曝光,運動中的點光源形成“拖曳光”的動感效果,使畫面産生白天拍攝時無法實現的、極具動感的流線型光影或稱“流光”效果。例如,夜晚的汽車在彎道上行駛,5秒以上的曝光,就會使車燈的軌迹形成優美光亮的曲線,使畫面凸現絕佳的藝術魅力。
弱光拍攝容易造成圖像模糊。在夜景的光照條件下,很難達到手持拍攝的安全快門速度。有時需要使用小光圈擴大景深,用低感光度來保證畫面的細膩,這就必須使用更慢的快門速度。根據筆者的體驗,一般情況下廣角拍攝時曝光在1/20秒以上,長焦拍攝在1/50秒以上,如果采用手持拍攝,缺乏必要防抖措施,就很難保證圖像的清晰度,拍攝的成功率很低。
使用高感容易造成畫質下降。在極弱的光線環境中,攝影人往往會通過設置較高的感光度(iso)來提高快門速度。而感光度的增加與畫面的噪點多少成正相關。正常情況下,圖像傳感器為APS畫幅(半畫幅)的單反相機,在感光度達800以上時就會明顯産生噪點。一般的準專業相機或家用相機圖像傳感器面積更小,在感光度達400以上時就會産生噪點。噪點的産生,難免使圖像質量下降,甚至給攝影創作帶來難以彌補的損失。(未完待續,請看下期)
《湛河夜色》 任峰輝 攝
【溫馨提示】下一篇:《夜景的特點與拍攝技巧》(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