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多夢會導緻深睡眠期短、睡眠深度不夠、睡眠質量不高等症狀。而常常做噩夢不僅會讓我們突然“驚醒”,也會導緻深度睡眠不足,那麼為什麼會做噩夢呢?難道隻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嗎?其實這樣的說法并不全面,那麼還有什麼原因呢?小編帶大家來看一下吧~
經常做噩夢,可能由以下幾種原因導緻:
心理因素:如白天經受了惡性的刺激、心理保持應激狀态長久,或心理壓力較大。在心理保持沖突狀态下,就會引起夜間噩夢。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睡前過度緊張、過度興奮、如初次離開父母在陌生環境中睡眠、各種内心沖突和焦慮情緒均可誘發本症,睡前聽講恐怖故事、看恐怖影視也是誘因之一。
外在因素:如軀體生病的初期,腦腫瘤等。當噩夢僅偶爾發生時,對正常生活、睡眠質量無長期不良影響,可不進行幹預治療。但當做噩夢較久,例如3個月内每周3次左右做噩夢,且對正常生活産生了影響,就需進行睡眠科檢查,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身體因素發熱、卧室空氣污濁、被褥過厚、睡眠姿勢不當、胸前受壓等身體不适均可誘發。此外,飲食習慣不良,如晚餐過飽或飲食太少,呈饑餓狀态也是誘發本症的原因之一。
首先應尋找并消除身體和心理上的誘因,針對心理矛盾給以合理的咨詢和指導。當發現兒童出現惡夢時,應将其喚醒,待其情緒穩定後再讓其入睡。一般無需藥物治療,若發生過頻,可短期内給予鎮靜劑,睡前服。但是不要輕易使用催眠鎮靜藥物,因為長期服用後,晨起會有困倦感、易成瘾、停藥後反彈等副作用。
可以吃一些食物來預防失眠如:牛奶、水果(蘋果、香蕉、梨等)、糖水、小米粥、酸棗仁粥、蓮子粉粥等。
除去心理因素的原因,某些反複呈現的噩夢确實具有預兆疾病的作用。從病理學的角度看,許多身體疾病和精神疾病在潛伏期間症狀并不明顯。特别在白天人們的大腦活動頻繁、腦細胞十分興奮的情況下,更是難以覺察到體内潛在性病變的微弱異常刺激信号。
而睡眠時,噩夢可能預兆疾病,許多腦細胞進入“休息”狀态,工作機能降低。這時,白天影響細胞的刺激信号就會刺激皮層有關中樞,使相應的腦細胞出現應激反應,産生預見性夢境。
經常做噩夢可能在提示這些問題!
◇ 心髒病
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顯示,頻繁做噩夢會增加51%的高血壓風險、50%的心髒病風險和132%的心梗風險。
心血管病、房顫、高血壓患者頻繁做噩夢要引起重視,可能是疾病發生變化或加重的信号。
◇ 低血糖
夜間低血糖是糖友常見症狀,一般發生在淩晨1-3時,往往在睡夢中發作,醒來後發現自己有做噩夢、出汗、心悸、手足顫抖等情況。
如果早晨起床後總感覺沒睡好,或伴有頭痛,這時就需要警惕。
◇ 睡眠呼吸暫停
睡覺時如果時常出現呼吸暫停等情況,會使人感覺胸悶,從而引起噩夢,由于這個原因做噩夢的人不在少數。
◇ 偏頭痛
研究發現,偏頭痛發作前,患者往往會做一些關于“憤怒”和“攻擊”的噩夢。一種理論認為,這是因為偏頭痛導緻大腦發生了多種變化。
◇ 過度焦慮
國際夢研究協會研究發現,失去所愛的人、目睹重大事故等會讓人産生抑郁情緒,進而引發噩夢。工作生活壓力大導緻的緊張情緒、焦慮心情等也是做噩夢的心理原因。
◇ 缺少睡眠
缺少睡眠也會影響夢境,尤其是當人們的睡眠被打斷再入眠時,容易做噩夢,反過來,做噩夢又會讓人越發難以入眠,形成惡性循環。
噩夢應該如何預防與治療?
◎ 睡前1小時到室外散步或欣賞音樂,以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
◎ 晚飯不宜多吃,睡前不吃零食。
◎ 睡前1小時應停止緊張的腦力和體力勞動,避免看有刺激性的影視、書報。
◎ 臨睡不吸煙、不喝酒或咖啡之類的飲料。
◎ 養成按時睡覺的習慣,過早、過遲都不好。
◎ 被子不宜過暖過重,枕頭不宜過高過硬。
當發現做頻繁做噩夢時,一定要多加留意,它可能在提醒你要多多關注自己身體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